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223章 在世萧何

第223章 在世萧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回到合肥以前,李元徽跟幕僚们商量的是要把沛郡和隶属于徐州的淮北地包括淮阴拿过来,好跟瓦岗形成一个战略缓冲区,避免爆发冲突的时候,对面直接突到淮河岸边。

    但因为杨邃和崔孝同的劝谏,翟让发兵的异常果断,迅速夺取了琅琊、东海、下邳三郡十数县,还把刘元庆所统领的徐州义军驱逐到了沛郡。

    郑善道也没想到对方行动的如此迅速,所派出的三千郡兵还没等到达沛郡就发生了这样的状况,好在统兵的郡丞娄贺一见沛郡的核心地带已经被徐州义军所占据,这三千兵力去了凶多吉少,于是当机立断,率军走水路沿着涡河直上,占据了谯县,也就是曹操的老家。

    谯县是徐州和豫州的交接处,顺着涡河南下,就是钟离,是曹魏时候的五都之一。

    娄贺立即给太守郑善道和合肥的都督府发了军报,秉明情况。

    李元徽这边收到线报之后,直接去了钟离,打算就近指挥,接收徐州的情况也更快些。

    因为随行人员不少,李元徽就没去钟离县城,而是在皇觉寺住下了。

    皇觉寺的老方丈亲自迎接,并把寺内不少院落都腾出来给李元徽和他的亲卫。

    李元徽本人是不信佛的,但进了庙里,该烧香还是得烧柱香,香火钱该给还是给点,就当是房钱了。

    庙里待了大半个月,北面的情况居然神奇的稳定下来。

    这一幕甚至让李元徽有些怀疑,这个刘元庆是不是瓦岗扶持起来的啊?

    他在徐州大闹一通,地盘都被翟让拿去了,然后又跑到沛郡。若这一切真是瓦岗设计的,那只能说背后有高人指点。

    这一手玩的很漂亮。

    如果不是瓦岗策划的,那翟让这个人就更得注意了。

    做事这么果断,没用一个月就拿下大半个徐州,并且还玩起了养寇自重,这手段让李元徽都觉得不俗。

    不过这样一来,徐州的三股势力直接就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态势。

    徐州都督裴敏之占据着徐州州治以及最核心的彭城一带,徐州义军刘元庆已经拥众十余万,却不是经过淬火提炼之后的瓦岗军对手。

    瓦岗军翟让亲自统率数万大军集于下邳,单雄信将兵数千屯于吕县,就在彭城和下邳之间。

    俨然已经控制了大半个徐州,并且随时可以进取彭城。

    徐州的主动权全都在瓦岗军手中,这样的情况对于李元徽来说可非常令人头疼。

    关中那边虽然好消息连连,但这个好消息对于江淮方面来说未必就是好事。

    一旦老爹老哥们打进了长安,那基本上就是奔着跟洛阳方面翻脸去了。

    到时候江淮可就是是四面受敌。

    所以在这种情况发生之前,必须得有足够的战略空间,以及足以对抗围攻的兵力和资源。

    因此李元徽立即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徐州义军造反如果不是瓦岗在后面拱火,那就说明这帮人是受不了压榨,为了活命。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可以尝试把这些人收归己用。

    现在天下间能一下子拿得出大量的粮食,养得起十余万人的势力还真不多。

    江淮算一个。

    首先淮南是大面的平原,水域发达,鱼米之乡。加上李元徽这几年搞屯田,积累了大量的粮食。

    这个年代最尖锐的矛盾,就是吃饭问题。

    起义的人并非全都是吃不上饭的人,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吃不上饭。

    因此解决了粮食问题,就能解决大多数问题。

    刘元庆现在占据沛郡,如果进行大规模的劫掠,还能维持一段时间。

    如果不这么干,沛郡的府库基本上支持不了他们多久。

    但问题在于,如果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那么沛郡原本的秩序也就荡然无存,百姓会流离失所成为流民,部分人会被裹挟加入义军,这样的地方是无法作为根据地支持徐州义军的活动。

    所以李元徽这边,是打算找个人去见刘元庆的,劝说他带着沛郡归降。

    不过看了一圈,自己带的人都是些武夫,罗士襄、王佛保都是能以一敌百的猛人,但这样的人肯定当不了说客。

    李元徽倒是能把道理说清楚,但这种活就没有主帅去干的。

    正在犹豫要不要安排信使去约刘元庆找个相对中间的地方见一面,罗士襄过来禀报,说是有钟离大户前来求见,还带着淮南太守的荐书。

    李元徽一听,带着郑善道的荐书,自然也就让人进来了。

    见面的地方是在禅院内的一个亭子里,李元徽这边用泥炉烧水煮着茶,也算是附庸风雅一回。

    来人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七尺有余,身材中等,长相清俊,穿着得体的袍服,留着整齐的须髯,眼神之中很有光芒,见到李元徽之后,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异彩,随后躬身一稽道:“钟离野人李百室,拜见都督。”

    李元徽闻言,心中一惊,李百室?这不是老朱的萧何在世吗?

    不过面上却不见波澜,决定还是得考校一番,试试成色:“李先生不必多礼,请入座。听说先生是贤德之人,今日来此,必有贤德之言教我。”

    言罢,示意亲随倒茶。

    李百室闻言拱手道谢,随后进入亭中,与李元徽相对而坐。

    “敢问都督,您想要的贤德之言,所为何事?都督是想要做大燕忠臣呢,还是想匡扶天下呢?”

    李元徽闻言笑道:“请问这二者有什么分别嘛?”

    李百室道:“都督如果想要做大燕忠臣,就应该缩减军队,等着朝廷问罪。听说光平皇帝仁厚,看在晋阳公主的面上,或许都督能够免于一死。”

    李元徽道:“我有何过要请罪?”

    李百室直视李元徽道:“楚王韩信有什么罪过嘛?为什么变成了淮阴侯呢?都督您坐拥三郡之地,带甲十万,父兄又占据三州,这就是大罪了。”

    李元徽笑道:“危言耸听,若我要匡扶天下呢?”

    李百室道:“秦末战乱之时,汉高帝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乱杀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大燕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称王称帝者不可胜数。倘若唐公与都督父子兄弟,效法汉高帝,天下便可轻易平定!”

    李元徽闻言又是一笑,“李先生所言,有些空乏了,先生不如与我说说,我该做些什么。”

    李百室略一思索,沉吟道:“都督虽然雄踞三郡,但江淮北接中原,南抵江东曹元静,西御荆州曹烜,此二人皆当世英杰,都督欲图之不可急切”

    “而近来徐州生乱,我以为将军可谋取谯沛,以为藩屏。以阻青兖瓦岗西进之势”

    “都督当行仁政与江北,敛谷聚兵,守御大江,等唐公东出崤函之日,就是将军北上中原之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