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中原突围
话接上回,我们说到了1944年6月7日凌晨国民党数十万部队袭击中原根据地,结果计谋并未得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接着看。
说起中原根据地,主要是以宣化店为主,在武汉附近建立起了一块儿不大不小的根据地,但却直接威胁到了蒋的命脉。
早在1941年7月2日,江宁在攻占台湾五个月后,在中原根据地找到了李先念,成功与党组织搭上了线。
而1942年3月2日,王震将军带领359旅主力组成南下纵队,而却在到达陕南一个小村庄时,与国民党军发生激战,被迫南下。
经过数个月转战,王震到达了广东,但兵力消耗殆尽,经过江宁的邀请,在福州进行休养生息,对外宣称为“福州城防警备旅”。
公元 1943 年 9 月,阳光明媚,秋风送爽。王震所率领的军队与第七野战军携手并肩,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他们紧密配合,奋勇杀敌,展现出顽强的斗志和无畏的勇气。
经过一番激战之后,王震部决定挥师北上,直奔中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他们继续驰骋疆场,为实现革命理想而努力奋斗。途中,王震与江宁在古都南京洒泪分别,各自踏上新的征程。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 10 月 30 日。这一天,王震部与新四军第五师在湖北黄安胜利会师。两支劲旅汇聚一堂,士气高昂,如虎添翼。紧接着,他们与河南军区部队迅速整合,齐心协力地在河南桐柏等地区组建起强大的中原军区。
中原解放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的心腹之处。它雄踞于江淮河汉之间的武汉外围,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长江自西向东奔腾而过,平汉铁路纵贯南北,将这片区域紧密相连。这里既有崎岖险峻的山地,又有一望无垠的平原,地形复杂多变。背后依靠着巍峨壮观的大别山、桐柏山和大洪山山脉,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天然防线。同时,中原解放区还俯瞰着富饶肥沃的江汉平原以及繁华热闹的武汉城,并对南京构成威胁,可以轻易掌控进出四川的通道。如此得天独厚的战略要地,无疑成为了解放战争中的关键一环。
抗战胜利之后,原本的中原军区正式更名为中原解放区,并拥有着数十万雄兵。江宁心里很清楚这个地区对于整个战局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能够守住这里,那么未来的局势将会对己方非常有利。于是他打算从遥远的台湾调集兵力前来增援并守护好这片土地。然而不幸的是,他的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已经被敌人识破了,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按兵不动。
自从抗日战争落下帷幕以来,蒋介石便开始暗中策划如何攻打中原解放区。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江宁心知肚明仅凭现有的力量想要保住中原解放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向延安方面上报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在报告中,江宁明确表示:“虽然目前来看暂时可以不必撤出中原解放区的军队,但是到了六月份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撤退,否则一旦敌人发动攻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这份报告充分显示出了江宁对于当前局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准判断。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六月一日的夜晚,趁着夜色的掩护,大部队开始了第一次分批撤退行动;紧接着第二天晚上,也就是六月二日的夜幕降临之时,另一批队伍也悄然地踏上了撤离之路;最后,在紧张而有序的安排下,剩下的人员于六月三日的深夜里成功撤出。经过这连续三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大部队终于赶在敌人发起总攻之前实现了突围计划。
而解放战争从此全面爆发,国民党走向了下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