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文娱:全能天王 > 第18章 光之子李波

第18章 光之子李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早被架好的摄像机中,李波的字迹,一个一个的被投射到现场的大屏幕上,也出现在直播间七百万人的眼睛里。

    “外人之称我龙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龙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龙国在!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全篇三千多字,除去删减掉一些不合历史之词,删删减减下来,也洋洋洒洒两千多字。写下来,就算以李波年轻的身体,也大感吃不消,当最后一个与国无疆落下,写完后缀,李波放下笔,揉着手腕,苦笑。

    殊不知,李波此举,包括内容与字迹,惊骇了所有人。

    整篇龙国说,被摄像机拍下,放大到整块屏幕上,一字一句,如龙钩铁划,正气盈满,如溢纸而出。

    比如花少团一行五人,虽说不如那些文学大佬们,感触那么深,可看到那其中的与天不老,与国无疆等词,已是惊骇的望着李波,心中的感觉复杂得很。

    还有那字迹,与昨天所写,截然不同的字迹,让五人不得其解,心中疑虑重重。

    看着大屏幕上,那比书法家还强的字迹,几人纷纷想到,“难道昨天李波的字,是在藏拙?”

    跟花少团所想一样的,还有见识过昨天一幕的网友,还有在现场的那位景区主任老头。

    大家围在那里,谁都没有开口,只静静等待那十位老先生的回魂。

    没看见,那十位老先生,已差点趴在桌子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在那研究。

    渐渐地,有人回过神来,开始小声议论起刚才的一幕。

    “这篇文写得很好,虽然看不太懂,但一定极好。”

    “楼上的,你是来搞笑的吗,如果不懂,那就走开,让懂的人来说。”

    “有没有大神懂的,出来跟大家释疑释疑。”

    还真有人出来为大家释疑。

    “网友们好,我是一名文学系学生,我来为大家解释李波先生所写此文的意思。全文译的话,太长,我只捡其中主要的,有典故的来解释。“青门”四句:用汉初邵平故事。邵平在秦末为东陵侯。秦亡后,在长安东门外种瓜为生。(见《三辅黄图》)此句谓邵平回想当年的繁华,颇为感伤。青门,汉长安东门。孺人,古代大夫之妻称孺人,明、清两代七品官的妻子封孺人。珠履,用珠子装饰的鞋。杂遝(tà踏),杂乱。伟烈:丰功伟绩。烈,功绩。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抚髀(bi):《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注引《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髀,大腿。幽郁:深沉的忧郁。

    挟山超海:喻英雄壮举。《孟子·梁惠王上》:挟泰山以超北海。唐虞三代:指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三代。郅(zhi)治:至治,把国家治理得太平强盛。郅,极,至……”

    近千字长文的释疑,让众人看了像没看,只觉得心不安,神不似神,云里雾里。

    “你写的,你有理,我只感觉到,不明觉厉。”

    “说太多,明太多典故,我们只要知道文很好,很厉害就好,别的,请恕我文学水平太低。”

    “大家,我发现一件事,如果有去天正娱乐官网逛过的,就有看过李波的官方介绍,那上面,说李波是音乐学院毕业,能写出这种古文的,确定大学学的是音乐专业?要说是古文专业,我更相信。”

    “楼上的,你等等。天正娱乐官网有公布李波信息?真的假的?”

    “真的,我刚才去看了,真有。李波就是天正娱乐的艺人。”

    “稍等,我去看一眼。”

    这一天,天正娱乐官网,浏览量暴增,差点让网页崩溃。

    网友反应,现在舞台上的李波,不知道,他正看着那些老人喋喋不休,无语望天。

    一阵乱象,直到半小时后,才渐渐沉寂,恢复了正常。

    所有人,把目光望向一身西装,长身玉立的李波身上。

    不知是不是错觉,只见逆光站着的李波,仿佛站在光里,光线划出他伟岸的轮廓,被所有人瞧在眼里。

    这一幕,被花少团的摄影师拍下,播出后,李波获得了一个“光之子”的称号,当然这是后话。

    对李波,不管是一众大佬,还是总督们,态度要多尊敬,就有多尊敬,弄得他浑身不自在。

    好在主持人还算敬业,将所有视线,拉回到正轨。

    根据正常的大会流程,进入古诗补全的正题当中。

    所谓流程,就是李波现场将两首诗写下,再经由十位文学大佬,亲自认证,景区刻碑立碑于黄鹤楼前,供后人观瞻。

    流程最后,由总督,颁发下一份证书给李波,随证书一起的,还有一个信封。

    接过信封的李波,以为流程到这里,就已经结束。随之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李波分外诧异,也分外欣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