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初露锋芒
和谈如期而至,几人在行馆闷了几日,都在准备涉及到的一些都很关切的领土物资的问题,黛玉只觉得这几天宛如封闭训练,不过比起那个更多了几分唇枪舌战的势头。
黛玉心中暗想,到时候岂不是好一番刀光剑影的辩论。
然而,真的到了和谈那日,黛玉心目中以为的高大上的外交行为,瞬间就撕开了神秘面纱。
谈判桌上,平日里儒雅圆滑的众大人,整了整礼服,淡然坐下,然后……开喷!
果然,最高端的谈判,要用最朴素的方式。
黛玉忽觉得,就是村头的大妈,气势也未必输了。
对面的自然也毫不相让,然而因着对面战败,气势自然输了许多。
没多时,便定下来了几条盟约。
大致就是从此止戈熄战,匈奴至此退后多少里,每年必向大业朝贡。
其中的争端,无非就是朝贡的多少,退让的面积,如此种种。
和先前的大差不差,就在黛玉终于松了口气时,匈奴使臣却忽然又提了一条让人意外的要求。
“我们汗王久慕大业的风土人情,人才俊秀,因而,还恳请大业天子能将一公主赐给我们,以此来接两边长久之好。”
大业官员一听,瞬间上火:“开什么玩笑,你们战败了,懂什么叫战败吗?还敢要求我们公主出嫁。”
使臣淡然一笑:“或是世家女子我们汗王亦欣然接受,古有解忧公主,今望仍能结两边之好,方才长久。
若能如此,则今日贵国所提条款,我们全然接受,既安了人心,也顺了民意。
若非如此,便是暂时平稳,只怕也民心稳固……”说完意味深长的一笑。
这句话看似为了民心稳固,实则隐隐有着威胁的意味。
旁边一位脾气暴躁的大人又要开喷,然而,郑大人却挥了挥手,制止了他:“此事可再议。”
两边看似不欢而散,实则大事已定,现在的问题无非是是否要远嫁一个世家女的事情了。
几位大人坐在一起,都有些愤愤不平,郑大人却意外的没说话,忽然问黛玉的意思:“瑾兄弟怎么看?”
黛玉叹了口气:“若是逼狗入穷巷,唯恐狗急跳墙。”
此话一落,瞬间安静下来。可不是吗,如今他们看似停战,有了一时安稳,可长久的安稳呢?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
郑大人点了点头:“是了,此事还是回禀了官家再议。”
众人都是点头。
新帝听闻此事的时候,也有一丝愣神,这斛律嘉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诸位爱卿怎么看?”
海大人这次倒是亲自上场:“儿女情怀在加过大义面前都是小事,若能因此定了民心,倒是好事。”
旁边的一个大人也赶紧点头:“若是去做得王妃,许也是福气呢!”
黛玉一听这话,心里暗暗翻白眼:“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郑大人缓缓开了口:“此要求不算太过,可如今我们为战胜国,如此不免有些势弱了些。”
新帝点点头,看向老相爷,相爷碾了碾胡须,却是说道:“林瑾,这次和谈你也参与了,你可有想法?”
黛玉忽然被点名,难免有些意外,于是赶紧恭谨的说道:“一个女子?若是一个女子就能拯救两国关系,还要军队来做什么?”
相爷听完哈哈大笑,又转向新帝行了个礼:“林家小子的话,听着粗糙,到也是老臣心里的话。如今家国初定,更是不宜开着和亲的口子,此口一开,只怕我大国尊严受损。”
新帝业点了点头:“如此倒是有理。只是…”
一旁的海大人看出了官家的犹豫:“臣倒是以为,古有解忧公主恩泽番外,如今无妨从世家女总再选一位和亲,既彰显了我大国风貌,也平定了塞外民心。”
新帝若有所思,似乎有所动摇。
也是,既然可以用一个区区女子的命运,就换来眼前的太平,上位者怎不心动?
黛玉却忽然说道:“微臣敢问陛下,为何我们大业定都在北地业都?这里既没有南方的富庶,又没有中原的广袤。”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一阵沉默,说和亲的,怎么扯到定都了?
海大人冷笑一声:“这跟和亲的事有什么相干?竖子不足与谋,切莫在殿前胡乱言语。”
新帝却摆了摆手,眼神中浮现一丝疑惑,注视着黛玉,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黛玉这才缓缓开口:“从大业开国以来,便是马背上定天下,高祖更是文武兼能,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定乾坤。不仅建立了大业,还命四海之内车同轨,书同文,更是,北击匈奴,南平蛮族,抗击外侮。。
然而,定都之时,他既没有选择江南富庶泽国,也没有选择中原广袤大地,偏偏选了直达凉州卫的业都。
要知道,这你并非属于中原,原被民间唤做化外之地,走过燕然山,便是关山,如此的位置,可谓军事地位极其重要。
臣曾度过一些高祖的文章,初读此篇时也不甚明白。
然而,等臣自己行军千里,远赴关山之后,便才慢慢明白了其中的意味,前些日子,又偶尔得了民间纪念高祖的一些杂谈。
才恍然大悟,民间早已有闻: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大业儿女骨子里的血性和傲骨从何而来?
便是我大业历代的帝王英武,武将勇猛,文臣风骨而来!便是我大业每一个子民血肉里,骨子里的印记!
如此,臣只愿陛下拒绝此番要求。另,我大业从此: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瞬间安静的可怕。
便是海大人,在听到文臣风骨的时候,都战栗了一下……
无论何人,文臣还是武将,谁一开始不是想做出一番业绩,为国所铭记的!
黛玉的话一出,倒是让所有人都感慨不已。
“说得好!”
众人一看,原来是北静王的声音,此时他正满眼激动地看着黛玉。
老相爷更是欣慰的笑着点头。
新帝沉吟了片刻:“好一个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如此就这般!”
众人都满脸感佩的看着黛玉,而人群中角落里,一双并不友善的眼神,此时却放出了寒列的光芒。
下了朝堂,黛玉跟着相爷一同回翰林院,相爷笑看着他:“我果然没有看错你,明日起,便到内阁来吧,我缺个记录官。”
黛玉一愣,点了点头。
那是什么地方?可是说是心脏中的心脏了!直接参与民生决策,即便是个书记官,可也能为她内心筹谋许久的布局,开一个好的头!
黛玉也难免心中激动,然而相爷却又缓缓开了口:“你也需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黛玉听完心中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