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下聘
二月二十六,薛洋带着聘礼和柳院长、王媒婆早早的出发去往风家。
路上行人纷纷驻足,他们看得不是马上的俊美男子,而是聘礼最前头的那一对活雁。
这大雁实在难得,尤其还是活蹦乱跳的大雁。一般情况下,村里人大都不太在意这些细节,即使送些别的礼物,女方通常也不会对此耿耿于怀。长此以往,无论是在村庄内还是镇子上,已经极少有家庭会选择赠送活雁作为聘礼了。
而且眼下刚刚开春,要想寻觅到一只活雁简直比登天还难。
媒妁之言不可违,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经验老到的王媒人便规劝薛洋:“要不你去买些别的物件送过去吧,只要能表明自己的诚意即可。”
然而,性格执拗的薛洋根本不听劝告,愣是花费了整整五天的工夫,辗转奔波于周边的数个县城和乡镇之间,历经千辛万苦才好不容易觅得一对大雁。
说起来,王媒人一生牵线搭桥无数次,但像薛洋这样执意送上大雁作彩礼的男方并不多见。
望着眼前那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雁,她不禁心生好奇,开口询问:“不知现在这大雁价值几何啊?”
“找了人。花了二十两银子。”薛洋小心翼翼地给一对大雁绑上鲜艳的红绳,每一个动作都轻柔无比,仿佛生怕弄疼了它们似的。
待到绑好之后,薛洋才直起身子,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眼中满是赞许之意:“嗯,不错不错,这对大雁如今可真是越发让人赏心悦目了呢。”
一旁的王媒人见状,却是惊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失声喊道:“哎哟,我的老天爷哟!”她活了这么大岁数,还从未见过有人如此舍得花费巨资购买一对大雁。
尤其当看到薛洋亲手将这对天价大雁拿出来时,王媒人更是激动得差点儿把他夸到天上去——毕竟像这样出手阔绰又心细如发的男子实在难得一见。
风铃一家人,包括风二哥和风二嫂在内全都回来了,他们早早地就在正厅里等待着。风母显得有些焦躁不安,不停地在原地走来走去。
&34;娘,您先坐下歇息一会儿吧。&34;风铃开口劝道。
这可是风母头一回嫁闺女啊,此刻她心里特别地紧张,双手不断摩擦着,同时嘴里念叨着:&34;我真的坐不住哇。&34;
风铃见状也不再强求母亲,心想再等一会儿应该就好了。果然没过多久,冬木便一路小跑进来说道:&34;快到村口啦!&34;
听到这个消息,风母再也按捺不住了,急忙站起身来对大家说:&34;那咱们快出去迎一迎吧。铃儿,你回自己屋里待着去。&34;
风铃无奈地撅起小嘴,心想到底谁才是这场婚礼的主角呀?明明今天是人家被下聘礼的大日子,但却连露面的机会都不给。尽管心中有些不满,但她终究还是不敢违背母亲大人的旨意,只得老老实实地跟着凝冬返回闺房。
薛洋等人到了门口,翻身下马,随后走上台阶,向风父风母行了礼。
两边人相见之后,柳院长拿出聘礼清单。
院子周围很多跟过来看热闹的村民,都想听听里面都有什么。
这读聘礼清单是这里的习俗,读一个,抬进去去一个。
柳院长清了清嗓子,高声读读起来。
“沉香木雕花大床一张,雕花贵妃榻一张,紫檀桌一张,黄梨花木桌椅一套……”
下面还有各种的梳子、尺子、如意秤、镜子、都斗、剪刀以及算盘。风母听得头有些晕,也有些愁,他们家小,这些东西往哪放哦。
柳院长还在继续读着,还有各种绫罗绸缎,金银首饰,最后一项是聘金,共黄金一万两。
等他读完,风母等人张着嘴,久久不能回神。
最后还是风大嫂最先反应过来,暗暗地碰了碰风母,这才反应过来。
风母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礼单,心想,乖乖,薛洋这是把家底都掏空了吧。
等聘礼都搬进去后,他们才将人迎进去,柳院长递上聘书,这下聘的流程算是走完了。
薛洋等人走后,风铃才从房间里出来,望着满院子的 聘礼,也有些错愕,“这,这么多?”
风母叹了口气,“我们要把库房清一清了 ,不知道放不放得下。”
看着这些聘礼,风母是又愁又欣喜,欣喜的是,这些聘礼表明了薛洋对她家铃儿的重视,愁的是,嫁妆虽然不用跟聘礼对等,但是少太多也不好看。
风铃不知道风母的担忧,逗弄着笼子里的两只大雁,这天寒地冻的还能弄来两只大雁,看来薛洋是 没少用心啊。
这纳吉结束 后,两人已经是彻底定亲了 。
薛洋来风家下聘阵仗很大,村来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这就变成村里的热议话题。
夕阳西下,总是村中人闲聊的好时候。
“那两只大雁都长得极好,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活雁的。”
“诶,谁不是头一次见呢,我家那口子来我家定亲的时候带了两只鸭子,我们在屋里说话,那两只鸭子也没有闲着,在外面嘎嘎的叫个不停。”
“哈哈哈,我家那口子也是送的鸭子。”
两人自从正式定亲后彻底不再避讳,白日的时候时常成双成对出入,美食铺的老主顾也都认识了这个天天跟在老板后面的跟屁虫。
“你家这位对你可真是用心,这几日没少见到他陪你出门溜达。”
那女子也是美食铺的老主顾了,每日都会从铺子里买些早点,带回去给家中幼儿吃。
几次下来,两人熟络起来 ,时不时的会聊上几句。
“莫姐姐莫要打趣我了,我瞧你今儿戴的这簪子从未见过,想必莫姐姐家的那位也定是不差的。”
莫夫人摸了摸头上的簪子,她家那位,给她买的东西倒是不少,就是陪她的时间不多,诶,算了,她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