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 章 弱冠
这里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中国的礼法。再加上作者对于现代礼法的吐槽吧。
作者查询了大量的关于古代的礼法。也问了自己的师父。发现有很多的不同之处。甚至于可以说是逻辑混乱!所以本书采取了逻辑比较严谨的说法。
在古代男子在15岁弱冠。这时的男性不再可以像稚童一样头发散乱了。弱冠之后就要把发髻梳起来。对于平时的行为举止都会有要求。行弱冠之礼,束发入儒教。就可以入学官册。同时可以考取童生了。弱冠之礼基本上就是束发认老师入儒教的。
而及冠就代表你真正成人了。可以考取正式的举人功名了。头发要被冠帽遮起!这个及冠之礼可以说是非常麻烦的。得有师长赐字!代表你可以出师了。也可以结婚了。
这也是古代封建王朝为什么会把师长放入五敬之中了。所谓的五敬就是天地君亲师。然后就是三教,佛道儒。最后才是九流。所谓的士农工商就是最简单的阶级分层。
及冠之礼都是20岁!由于封建社会基本上都是虚岁制,加上祈福挡灾原因会有天一岁地一岁的说法。所以真正的年龄就是弱冠之年应该是13岁!而及冠之年是17岁!所以古人不是傻子。
那么封建王朝的男性一生称呼顺序就是婴儿。幼童。稚童。弱冠,及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耳顺)。古希。耄耋(仗朝)。鲐背。期颐。分别对应了各个年龄阶段!
而女性的话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及笄之礼。由于封建王朝对于女性的虚岁制没有天地各一岁的说法!所以女性的及笄之日就是她15岁的生日。及筚就是要把头发梳起来也在不能散乱了。需要梳成少女发髻。可以嫁人了。
古代女性结婚的话如果是小门小户的基本就是嫁人之后就会圆房。因为女性不受尊重。如果是真正有身份的人家爱护女儿会同房而卧。但是圆房得等到17岁到19岁!这个因人而异了就!但是大部分就是12岁来天葵,也就是生理期。14岁左右嫁人,16岁怀孕!而女性的平均整体年龄也就是45岁左右!
中国古代的所谓礼法其实是从周朝开始的!而后到了春秋时期有了儒家,儒家重礼重外在。对于仪表行动都是有要求的。所以就会有刻板印象认为礼是儒家发明的。其实儒家是传承者并非发明者!
咱们所谓的古礼其实到宋才是真正完善了,因为某些原因的历史断层。所行的基本都是唐礼。到了大明以后朱元璋为了巩固汉人政权的正统性行唐礼,依宋制!从历史意义上才是真正的把礼法传播到各个别的国家!
儒教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所以就对不怎么懂得保护知识产权的道家学说进行了修改。使其更加的符合儒家思想。其实咱们现在能看到的所谓道德经之类的道家典籍都是经过儒教修改过的!而真正的道德经之类的道家书籍只有真正有传承没有出现过断层的门派还有吧大概。
而这一点上佛教就做的很好了。儒家基本没怎么修改过!因为佛教的经文为了保持正统性根本就不翻译。全部都是梵文!而懂得梵文的儒教之人又没有改编的资格。所以就保存的很好。
咱们现在所认为的燕京城的老礼说的是其实是清礼!清朝为了便于统治所以把一部分的明礼给废除了。再加上那些八旗子弟遗老遗少们的闲来无事的各种讲究。所以就造就了不一样的礼法。
由于中国的地大物博,加上多朝代定都地的不同。所以就形成了现在老礼乱的原因。大概就是西安的老礼行的其实是唐礼!而应天府也就是南京行的是宋制礼。东京汴梁开封洛阳之处行的礼其实是最老的周礼。而燕京行的礼是明制清礼!包括到最后儒教自己内部都打架!礼太乱了……谁也说服不了谁。索性就各信各的。都号称自己是正统礼法……
有时看到咱们现代人对于礼法的重视乱的看着我头疼都。但是都是对的。其实礼法的传承更多的是靠家族才能去传承下来。可是因为新旧思想的碰撞。中国也就造就了很独特的情况。
现在的咱们基本就是处于没有礼法的过程中。因为观念的转换,现代人更多的都是处于基本的道德理念加上法治的限制!旧时代的家族制被刚成立的新中国改变。再加上那起风的十年,新旧思想碰撞融合。形成了新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特殊制度。
但是由于几千年以来的习俗。所以老一辈对于亲戚的概念还是很重的。因为他们知道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同族的亲戚就等于是能活下去的保证!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家一点事情也没有啊!
而到了80年以后就更加明确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概念。也就是出现了亲戚不亲的原因。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家族制的限制就越发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家族制并不是因为古人不自私。单纯的就是抱团取暖罢了!这也就是在古代除族为什么是对于古人来说算是比较严重的惩罚了。
但是到了9000后们西方的享乐主义的文化侵袭。加上律法更多的是以个人为单位。所以也就造就了现在个人为单位的思维模式!
也就是说解放以前都是家族为单位。而解放到90年代左右是家庭为单位。90到现在是个人为单位!思维的碰撞使得现在的中国就乱套了。谁也说服不了谁!而道德的限制对于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小。现在基本都是只要我过得好别人爱怎么办怎么办。所以国家为了最后的道德底线就出台了各种看不懂的法律。
但是西方其实也在追求着礼法的改变,他们更多的是想回归旧的礼法。最明显的就是自由国嫁人的女性冠夫姓。这为啥那帮女人就看不见?而中国因为妇联的存在就没有了这个制度了!这也就代表着咱们其实是更先进的!但是至于成果的话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所以古代的封建王朝其实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从最古老的女性为尊的时代。那是单纯的为了人口的繁衍问题。然后到了女性依附于男性的封建王朝。最后到了解放以后的妇女地位直线上升。女性其实一直处于被压迫的状态。
但是让人看不懂的却是现在的女性认为自己又行了!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总是认为单纯的美貌就能实现社会阶层跨越我就看不懂了……
然后就是作者对于明朝的一些看法!
明朝衰败大部分人认为是从瓦剌战神那里开始的。然而换一个角度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结果。
朱元璋可谓是一代雄主!他对于别的儿子的培养远远赶不上对于朱标的培养,结果朱标竟然早死。朱元璋在没有办法又要保证他那偏执的嫡系思维正统性的情况下立了朱允文。而朱允文有能力当好皇帝吗?没有。就算朱棣不造反最后也不过是另一个宋而已!别忘了,儒教是经历过辉煌的。
朱棣如果作为皇帝来说是位雄主。同样对于儿子的选择上也是正确的。但是拉出来朱瞻基挡枪就很难理解了。朱棣知道儒教的害处。所以一直在压制。而朱高炽其实真没有那么的废物。他可是被朱棣亲自培养出来的!假如是废物的话朱棣会容忍他吗?
而朱瞻基这孩子就更有意思了。他有朱棣的锐气,但是却没有沉稳的性格!而朱高炽的早死让一个从小被恭维大的青年去登基了。没有压制。没有历练。只有意气风发,一生的意气风发!就因为自己的喜欢竟然废后了。然后立了个姓孙的倒霉娘们。正好,那个倒霉娘们生出来的正统性倒是有了,你朱瞻基倒是教育啊!结果让姓孙的倒霉娘们去教育。姓孙的娘们争风吃醋搔首弄姿有一套。可是教育孩子,呵呵。然后就把教育孩子的重任交给了一位连举人也考不上的太监王振。所以就有了咱们瓦剌战神的丰功伟绩……
而朱瞻基恰恰忘了的是朱棣对于文人的防备之心。所以,作者看来从朱棣王朝的建立到最后崇祯皇帝的结束。最大的转折点就在于朱高炽的早死和朱瞻基的教育缺失。所以就造就了后来儒教的猖狂。比如于谦,比如张居正。比如东林党!然后就是崇祯皇帝的圣旨连京城都出不去……
所以,但凡懂点历史的人都会对于明朝有特殊的感情。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意难平!所以才有各种的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