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贫家子的科举日常 > 第125章 置业

第125章 置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先前杜蘅之想着为家里买卖寄卖方便以及自己考试方便,就想在县城置业的,结果遇上年景不好以及邀名买利的过,他家倾家之资在山上建了蓄水池,没了钱。

    如今他从福王那里得了百金,购买羊毛以及在村里建作坊花去三百五十两。

    因羊毛技艺已经献给朝廷,他家想自己做也不敢做多大,只能等上头的回复答应他们做再说,所以他那作坊建的并不大。

    那三百五十两主要是买羊毛以及建造作坊的花费,其他雇人因是每月开支,所以没那么费钱。

    那作坊占地八分,五百多平,但只一半建了房子,其他则围了院场以供晒羊毛。

    他之所以只能找来二十个女工在作坊,那则是因他家和那些已经恢复自由身的女奴不在一个地方,那些边关妇人不愿背井离乡跟他回来。

    且边关不稳,民生艰难,那里会纺织会刺绣的边地妇人也少有。

    先前出关后在瓦剌部他无意给了一汉人女奴一块糖瓜,那女奴才不到二十五岁,却看着有近三十多岁的样子,她在蛮部呆了有十二年之久,会做蛮部的一些吃食。

    而且吧,她即不会纺织也不会刺绣,却很有一把子力气,竟拦了他自卖自身,跟了他回来。

    那女奴名三月,姓姚,家人已经都没了。

    他称呼人为姚姑。本来他叫人姚姐,人觉得他把人叫年轻了,便纠正了他。

    他家姊妹杜萱杜若年纪都太小,管着府学旁的食铺,就跟之前去关城寻父的郝铄那般,到底有些镇不住场子,又都是女孩妇人,杜蘅之便让姚姑去了食铺帮忙管铺子。

    姚姑自卖自身给杜蘅之签了奴契,算自己人,而且姚姑家以前竟是小买卖人,她能写会算,杜蘅之便让杜萱教会姚姑做账管铺,以后就由她掌管食铺。

    以后杜萱就只管在食铺里做豆芽米花以及山楂糕罐头等吃食继续做自己的寄卖买卖,而杜若要在后厨做饭,掌管后厨,杜蘅之也应了她。

    只是姚姑需要照应杜若,再兼之帮忙杜若做饭管理后厨。

    杜若才十岁,什么还不太懂,这几年又被家里宠得任性些,她做饭再好吃,再会做饭,指望她管后厨,杜蘅之没法也不敢指望。

    只要杜若做事不出格还算懂事,杜蘅之认为宠着点她也无妨。

    之前从府城临走杜蘅之便让胞姐杜萱照应以及看着妹妹杜若点,别让她胡乱行事就是了。

    如今有了姚姑,便是姚姑管杜若并照应她了。杜蘅之和姚姑相处了有两月之久,发现其人做事还是心里有数的。

    先前他在边关的衣食住行以及回返路上都是姚姑照顾,姚姑将他照顾的挺好。

    他们的食铺里除了杜萱姊妹以及姚姑,还雇了两个府城的妇人洗涮收拾。

    他们那食铺是前店后厂,后头有住宿屋子里外合一大间,外间有灶,以后杜萱就在那外间做吃食便是。

    杜萱那豆芽房也移至食铺后头专门加盖的一三平小间里。

    自从有了食铺,不用再在宿舍做吃食,杜萱和李廷又重租了宿舍,和一对夫妇合租了。

    食铺老板明面是杜萱,暗地是杜蘅之。杜蘅之非掌控欲强,只是做买卖管事等他不喜欢令不从一。

    先前买铺时他就和李廷说好了,买食铺他拿钱多,那他便希望李廷把铺子经营管理权全权交托给他。李廷自己不熟悉买卖事,也懒得管铺子生意,便答应了杜蘅之只每年拿分红。

    他们那食铺按后世面积算只有三十八平,是府学边上的小食铺,做的主要是府学里读书人的生意。读书人大多清苦,因此铺子经营走的是平价餐馆路线。

    他们接手后便还是这样做,就是换了吃食种类。

    早上他们食铺就只卖馍夹菜或肉、米汤;中午鸡丝扯面、三菜一汤的简易快餐;若要小炒则需加钱请后厨给单做。

    食单是杜蘅之临去边城关外和妹妹杜若商量定的。

    杜蘅之去了边城关外,他姊妹做了三四个多月食铺买卖,竟也做的有模有样,每月竟会有达五六两的盈利。

    就是做食铺太累人,哪怕杜若姊妹带着雇的人一起做吃食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很累。

    所以他们的母亲张氏从家来了这里,帮着女儿儿子做食铺。

    杜蘅之一看这样不行,家里人都来了府城没住的地方太为难,正好手里有银子还剩下五百两之多,他就打算在府城置业了。

    他打算在府城置业的原因是他想将家都搬来,省得他家做买卖事传递消息或者彼此间相互照应不方便。

    路上还未走到中行(买卖房产奴婢的中介店)一条街,有店家往外送客,杜蘅之和郝铄随意看了眼,没想到竟被人招呼了:“两位公子可要买房?”

    杜蘅之感兴趣的问那店家:“可是官牙?”随后,他又笑着让那店家不要称呼他们公子,叫他们小哥便是,这是这里对未及冠男子的普遍称呼。

    “客人您说什么便是什么。”那店家笑着应了,随后请了杜蘅之、郝铄进店,还道两人眼力好,说自己确实是官牙。

    “倒也不是我等眼力好,你这店不就在府衙附近吗?在这里附近卖房卖铺的,不都基本属官牙店。”

    店家笑了笑,“那倒也是,小哥说的对。只是——小哥,您和这位具体想买个什么样的宅子?又多少价位的?”

    郝铄反问道:“你这里如今都有什么价位的宅子?”

    看郝铄有兴趣买宅,店家笑着道:“什么价位的宅子都有的,只小哥就想买宅子吗?铺面有没有兴趣?您又想买什么价位的宅子呢?”

    杜蘅之道:“大概三百两左右的宅子或铺面,铺面要求前面是店后面带院能住人,麻烦您都给介绍介绍。宅子位置府学附近的或者府城南北面的都可。”

    说完他看向郝铄,询问他的意思,郝铄手里的钱比他多。

    郝铄钱多主要是回来路上为了照应他爹,郝铄也没心情从关外边城贩货买卖,于是郝铄就给了叔祖郝辉庭五百两让人帮忙他采办货品,之后那些货品盈利后他和他叔祖三七分,他七。

    护镖的人经常这样护镖兼之自己做贩货买卖,这都是顺便之事,郝铄这样做是很正常的现象。

    要知道除了福王赏赐郝铄的一千两,郝铄去边关寻爹时可是带了大半家业去的。杜蘅之知道除了赏赐,他手里当时至少有一千两。

    杜蘅之这么清楚郝铄当时手里的银子则是郝铄买出关凭证时将一千两的大额银票拿出来过。为了寻郝父,郝铄家在郝铄打算去寻父时贱卖了两个农庄。

    郝铄想了想,“大概五百两左右的宅子或铺面,或者城外带地的农庄也可的。”

    看这两位确实有置业的打算,那店家笑着介绍了自己:“二位小哥称呼我薛掌柜便好。”

    杜蘅之兄弟俩笑着应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