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同窗
郑秀才爽快收下了杜蘅之这个学生,又说六礼本要待他考察杜蘅之品行一两月之久正式收了他为徒才要的。如今郑秀才却直接收了他。
他这里的规矩就是读书不得懈怠,也不许在私塾内随意打架斗殴等。
古代师徒如父子,到郑秀才这里读书的,他都要仔细探查学生品性再收的。
学生家里条件不差,这就可以让学生心无旁骛专心学业,他方才欣喜地方就在于此。杜家虽是农户,但家里条件目前看来并不差,供孩子读书还是可以的。
不一时,杜志才出了郑家宅子,拿了车里之前准备好的六礼,让杜蘅之正式拜了师。
随后他跟着老梁妻马氏,向郑秀才的妻子宁氏交了束脩和住宿饭食费,又帮着杜蘅之安置了衣服行李后,便自己先行离开了这里。
杜蘅之堂兄弟俩商量好了要寻几本书用来参考读书,杜志才还需带着侄儿去书铺看看。
而杜蘅之则从此后,便要留在这里读书了,他一旬十天休沐一次。
因他家离得远,休沐他也回不去家,主要是放假时间一天不够他从家往返。
当然,事先说好的,他和堂哥下午还是约定了再见时间。他先前当着他爹的面,和郑秀才请示过,说是下午申时初,也就是下午三点和人有约,会有事外出一趟。
郑秀才答应了让他出去,只说晚上有宵禁,让他外出务必要在天黑前回来。
郑秀才这里的住宿饭食费是半年一交,一次四百文。同样他这里的住宿饭食费也可用米粮替代交费,一月二十斤到三十斤各种米粮。
有人家境贫困,可以交杂粮米替代这费用,就是交的多些,需三十斤。
可杜蘅之认为,郑秀才这里应该没有家境特别贫困的学生才对,毕竟他所收的束脩和饭食费,也就是学费以及学杂费相对来说并不便宜,一般人家在他家读不起书。
宿舍是六人间的通铺,铺前面都有一张书桌搁在那里。隔壁还有一个宿舍,却早已经住满了。
如今这个宿舍有四个铺位已经住满,杜蘅之喜欢靠墙睡觉,便挑了最后面那个靠墙的地方。找梁伯借了盆,打水擦了擦,等晾干后他便准备收拾住下了。
接着,他还将已经布灰许久的两张多余的书桌里外上下都擦了擦,一张书桌他准备用来读书写字,一张用来搁东西。
那张多余的桌子他看没人用,便自己用了。若到时宿舍再来人,他腾出给人家便是了。
他们住宿学习的地方在一进院里,只吃饭在一进院的后头,小花园的东侧。那里还有饭堂可供学生吃饭。
总之,他们活动的地方,都被限制在第二进院的前头。后头有女眷宁师母,如非必要,他们不方便进出那里。
一早上接受考验、拜师入学等忙活了一通,简单收拾了一番行李,就到了中午吃饭时候。
听到外头喧哗喊饿的动静,杜蘅之便拿了碗筷出了宿舍去了吃饭的地。
这两个碗一副筷子还是张氏忘了,他提醒其放进去的。他念旧还有点强迫症,就是要这样,不然心不安。
张氏给他放了碗筷,却不知怎么的想到了山楂糕,又给了他装了两三斤切好块的山楂糕,说是让他分给同窗吃,他欣然应了。
因着杜蘅之是陌生面孔,他过去时,那里的人都朝他看了过去。
给他们做饭的是梁伯的妻子马氏,之前梁伯带他过来专门介绍了马氏,还让其多多照应一下他这个新来的学生。因此马氏看到他过来,便招手喊他过去:“小杜,快过来这里排队吃饭!”
呃……老梁、小杜,梦回前世办公室称呼。杜蘅之笑了下,快步走了过去。
排在杜蘅之前面的学生,个头大多都只到他胸前,后面又来了几个学生,倒是和他个子差不多。离他最近的前一个,他回头瞪着圆圆的眼睛:“同窗,你姓杜,那你叫什么呢?”
圆眼睛前面是个大耳朵的孩子,杜蘅之促狭间想问他是否叫“图图”。
图图回头轻斥圆眼睛,“你应该先介绍自己,再问旁人名字,你如此却是失礼了!”
说完,他不等圆眼睛回话,就对着杜蘅之介绍自己:“鄙人姓熊,熊罴百万的熊。名盈泰,月盈月亏的盈,安泰的泰。今年十二岁。敢问阁下贵姓大名?”
熊吗?好稀少的姓氏。杜蘅之拱手笑着别扭称呼了这位熊兄。
“熊兄客气了,阁下不敢当,鄙人免贵姓杜,杜蘅的杜。名蘅之,杜蘅的蘅,取之不尽的之。今年也是十二岁。”
随后他看了眼圆眼睛的那孩子,又有股冲动想问对方是否叫“圆圆”。
对方是个圆头圆脸的胖乎乎孩子,像年画上的福娃,很喜庆很圆润的长相。他那眼睛是杏眼却有点过圆,蛮可爱。
圆眼睛终于逮到了说话机会,“鄙人姓刘,文刀刘。单名溪,溪水的溪。今年十岁。”
嗯?叫刘溪吗?那刘溪、刘川也就是刘润泽他们可有什么关系?他记得刘记是家族连锁企业的。
杜蘅之还没问出自己心里疑问,刘溪就已经比划了他和自己的个头惊叹起来:“杜兄,你个子好高!”幸运的是,前世今生杜蘅之都是高个头。
杜蘅之语带安慰:“你年纪小我两岁,以后还要长的。”
熊盈泰不赞同的用下巴点了他身后示意:“非也,你个子比之同龄人也高呀!就和那些十四五岁的师兄那般,甚至那些人中也有人比不得你高的。你不才十二?以后也不是就不再长了,如此就算我们再长两年,那也追不上你。”
杜蘅之笑了笑,对此倒也没再说什么,只是转了话题问:“我想问一下,咱们私塾里有几个十四五岁的师兄呢?”
三人说话时,有人旁观或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有人则指着杜蘅之,旁若无人跟其他人说道:这是新来的同窗。
他们说话没一时,就轮到杜蘅之打饭了。
马氏不像前世的食堂阿姨,喜欢给人舀饭菜抖勺子。她接过杜蘅之的两个大碗,直接抄底给他舀了满满一大碗汤粥,还让他往旁边的屉笼里自己拿馒头。吃多少,看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