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 章 妈,咱还借了谁家的钱
这事儿马上传遍了全村,甚至传遍了十里八乡。
谁都知道了一个穷小子现在成了大款,而且还是单身,母亲还天天为儿子的婚姻大事一筹莫展。
两个媒婆回了郭艳家,郭艳母女正在焦急的等着消息。
见到媒婆回来,急忙上前迎接,两个媒婆气喘吁吁的进了屋。
“真的,这是真的,那孩子到底出息了,现在人家可是不缺钱的主儿。”
郭艳母亲听着乐开了花,“那她是不是答应了彩礼的事儿?”
媒婆又不言语了,“这咋说啊!不知道她家咋想的,当我们说起彩礼的时候,她很犹豫,后来又说这事儿容她再好好想想。”
郭艳母亲一听就不高兴了,“她还想啥?这当初非要上赶着让你们来提亲的是她吧?她现在还要再想想,这不是耍咱们玩儿吗?”
瘦媒婆劝说道:
“大姐,您别生气,人家开始以为彩礼是十几万,也就和主任家上次出的价格齐平,但你那会儿一下子让我们告诉人家是五十万,人家一时接受不了也是正常,也得让人商量一下不是?”
郭艳母亲双手叉腰,愤愤不平道:
“那会儿还不是照顾他家条件差嘛!谁能想到她儿子竟然是个隐形富豪,那我不得把价格往上提一提吗?这我都觉得要少了,应该要一百万。”
郭艳看着贪婪的母亲,心里的话想说又不敢说,她怕告诉母亲真相会让她更加难堪。
所以只能憋在心里,她双手搓着自己的衣角,低着头默不作声。
但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
郭艳的母亲看出了她的不对,“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儿想说?”
郭艳依然低着头,默不作声。
她妈一看就来了脾气,大声怒斥道:
“你个死丫头,有什么事儿就快说。”
郭艳再也忍不住,跟几人说出了实情。
郭艳母亲听后瞬间怒目圆睁,像是要吃人一般,“什么?你说那小王八羔子今天带你出去就是走个过场?”
郭艳一看母亲来了气,就急忙安慰道:
“妈,这事就算了吧!人家又看不上咱,何必舔着脸子往上贴?”
“看不上?看不上还让你婶婶上家来提亲,这不是拿咱们耍着玩儿吗?这口气不能忍,我得上他家去理论理论。”
说着就要气冲冲的往外走,两个媒婆急忙拉住,“你别生气啊!这本来是一桩好事儿,你去了这么一闹,不就彻底闹掰了吗?”
郭艳母亲倒是很听劝,媒婆一拉,她马上就停下了脚步,“那你们说怎么办?咱就让她娘俩这么当猴耍?这要是传出去,我们还怎么见人?艳艳以后还怎么嫁人?全村人都得看笑话,我们以后也就别出门了。”
媒婆安慰道:“这事儿你不说我不说,没人知道,你这么一闹,反而弄得人尽皆知。”
媒婆一边捋着郭艳母亲的背,一边说道:
“咱们先等等,她说明天一早就给信儿,成不成的就看明天了,好不好。”
郭艳母亲喘着粗气,“明天必须给个说法,没有这么欺负人的。”
两位媒婆好说歹说,总算是安抚好了她。等到天已经黑了才各自回家。
家里的王涛也把实情告诉了母亲。
王母知道王涛发了财,但这钱总归不是靠辛勤劳动得来的,她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但现在也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不管怎么赚的钱,只要不违法就行。
王占军更是高兴,因为他王家祖宗好几代人就没有富过,自己家也就只有两个女儿。
王家的香火也就靠王涛了,王占军之所以一直对王涛家照顾有加,一方面是顾及亲情,毕竟都是一家人,再加上两家基本就挨着。
还有就是因为知道在自己百年之后,还得用得着王涛。
因为按照村里习俗,王占军死后,女儿是不能拿幡的。
所谓幡,就是 “招魂幡” ,也叫做 “引魂幡” 。
按照村里的说法,一个人死后没有下葬,他的灵魂在七天之内就会到处游荡。下葬的那一天,孝子打起 招魂幡,引导亡魂回归,连同灵柩一同进入幽冥戒。
王母看着王占军,心中也很是欣慰,“占军,这些年王涛不在家,也没给家里出过什么力,虽然你哥在家吧!但他那身体也不能卖力气,大小事儿没少麻烦你,上次看病没少从你那里拿钱,现在王涛有钱了,又是年下,你的钱先还上。”
说完起身去了西屋,不一会儿拿着几捆钱走了进来,放在了炕沿上。
王占军不好意思的说道:
“大嫂,你这是啥意思?我现在又不急着花钱,你就留着用呗!”
这时王涛才知道,这么多事儿母亲一直都在瞒着他,家里的困难她都一个人承担了下来,从来都没有让他知道。
王涛的心里此时更是五味杂陈,他觉得母爱是如此伟大。
“妈,这事儿您怎么从来没有告诉过我?”
“告诉你有什么用?你那会儿也没说有钱啊!我担心你在外面过不好,怎么可能还会跟你要钱?你要真有钱,能连个对象都没有?”
“妈,那咱家还借了谁的钱?”
王母稍微盘算一下,一一告诉了王涛,基本上都是亲戚。
王涛当下决定,现在就把所有的钱全部还上。
算了算大概不到二十万,其中借的最多的就是王占军,因为毕竟是给哥哥看病,他又没有儿子,生活上自然就少了很多负担。
当天晚上,王涛就带着母亲,两人拎着欠下的所有的债都一次性还了回去,到很晚才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睡梦中的王涛就隐约听到有人敲门,是妇女的声音。
王母马上出了屋,她早已经起床,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生活的艰辛不允许她躺在炕上睡一分钟的懒觉,不管冬天的天气如何严寒,她总是得早早的起床为这个家忙碌奔波。
王涛只听母亲一开门,就和来人寒暄了一阵,听起来分外热闹。
紧接着王母朝屋里喊了一声,“涛子,快点儿起来,家里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