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筹划炼油厂
异界,真方县城的辰州府邸内。
李辰如获至宝般将桌上一块板砖大小的粗钢块翻来覆去地细看。
一旁的秦高工则侧身站立着介绍道:“这是第一炉粗钢,我将它与这个社会土炉炼出的钢做了比较,其质量要好得多。
当然,若再经加工,它不仅可以用来制造机械设备,或许连枪支的枪身冲压件也不在话下……”
为何是“或许”?
因为秦高工虽是冶炼专家,但对枪支用材也只是略知一二。
在这方面,只有吴文才是出类拔萃的热兵器专家,还得等他回来判断才行。
“好,不过,咱们自己用的钢材质量必须严格把控,至于用于对外销售的,就没必要追求极致了,稍稍超过他们本地钢的质量即可!”李辰欣喜的对秦高工道。
他李辰考虑的不只是商业利益,还要琢磨政治利益。
他深知,把最好的钢铁卖给其他诸侯,无异于为他人制造锋利的兵器提供便利,将来若发生纷争,岂不是自讨苦吃?
秦高工惊愕了半晌,终于明白过来。
他来到这个世界已有大半年,自然知晓李辰几人的雄心勃勃。
“产量多少?”李辰问道。
产量代表获利多少,对此他最为关心。
为了养活上千人的队伍,以及维持辰州府邸的各项开销,他已变卖了府中大量物资。
然而,这种依靠变卖家产来维持日常运作的方式,绝非长久之计。
如今虽然未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也捉襟见肘了。
“咱这只能算是微型钢铁厂,一天生产五十多吨不成问题,年产量也就两万多吨!”秦高工笑着说道。
这几个月来,李辰一直在关注钢铁和铜的市价。
由于局势动荡,这边的生铁价格已经涨到每斤五十文,而钢的价格更是高达每斤一百五十文至二百文。
他们炼的钢融入现代技术,质量不是这个世界生产出的钢能比拟的。
那么,价格起码是每斤二百文左右。
如果日产五十多吨,那就是日进两万两白银。
当然,扣除成本后只有万儿七八千两,但这也相当不错了!
“铜厂的情况如何?”李辰计算完钢厂的利润后,对铜厂也充满了期待。
“咱那个铜厂没有炉子,采用的是湿法冶炼。
但是在这个世界,大量收购硫酸存在困难,所以现在只能小规模投产,估计月产黄铜一吨左右!”
月产一吨的话,基本上只能自给自足了。
自家制造子弹和炮弹正需要铜材。
钢厂和铜厂能够如此快速地投产,秦高工功不可没。
“下次有机会我带你回去,把承诺的一亿款项转给你,以履行合同!”李辰爽快道。
他看着这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头,心中满是不舍。
他很希望秦高工能够留下来。
秦高工惊讶地扶了扶眼镜,看着李辰,沉默不语。
李辰见状开玩笑道:“咱们在这边用不了华币,如果您急的话,就给你银两?”
秦高工嘿嘿笑了两声,回答道:“不急嘛,我看你这里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弄个炼油厂,水泥厂等等,这个我也是行家哟!”
炼油厂?
这可真是个绝妙的主意!
李辰和成志好几个都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们注意到,这里的人们在夜间照明时大多使用蜡烛或油灯。
而油灯所用的油种类繁多,有些人使用清油,这种油是从植物中榨取出来的,但价格较贵。
还有许多百姓使用的是一种矿油,也就是未经提炼的石油简单滤析出来的煤油。
这种油杂质多,烟雾大,但价格便宜,通常是普通百姓的选择。
如果能建一个炼油厂,将石油提炼成各种不同的油品……
李辰的双眼顿时放光,他当即拍板决定:“这个可以有!”
“这个主意不错!”他继续兴奋地说,“咱们再补签个合同?”
“不用了,那一个亿我还不知道怎么花呢!”秦高工兴致勃勃地回答道。
李辰明白了,秦高工宁愿留在这里免费做事,是因为他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在这里,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曾经的理想。
“秦老,这个世界虽处乱世,但也有它的美好之处。
空气新鲜,食品环保,民风淳朴,您不如就长期留下来吧。
您才年过六十,正是风华正茂、大干事业的好年纪,何必回去当一个退休职工呢?”
李辰的这番话,在秦高工的心中掀起了一阵涟漪。
是啊,在那边,自己奋斗一辈子才评了个高工。
而在这边,李辰对他充分信任,什么事情都放心交给他去做,这是对他的一种放权和肯定啊!
看着那由自己筹划、设计、施工并成功投产的小型炼钢厂、炼铜厂,心中的成就感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这事让我好好想想!”秦高工轻声呢喃,陷入了沉思。
要建炼油厂,就必须先知道石油的藏身之处。
李辰带着秦高工和陈好财来到县衙,找到了王矿监询问情况。
“李大人,您说的是猛火油吧!
咱们这里东北边的臭油沟,这东西从地下冒出来,已积洼成湖了。那地方离县城不过百余里!”
王矿监听李辰说明来意后,信心十足地介绍起来。
事情的进展竟然如此顺利,超乎想象。
李辰将油田现场勘查的任务交给了童高工和王矿监,待他们带人去臭油沟考察完毕,再制定具体方案。
炼油厂的事宜有了些头绪,李辰又去与周知县交谈了片刻。
周知县长吁短叹地告诉他,由于朝廷正值内忧外患、天下动荡之际,今年的会试多半会取消。
他觉得这对李辰的前程影响极大。
其实,李辰压根不在乎这些,在这乱世之中,就算中了状元又能如何?
然而,周知县忧国忧民,心情不佳,这多少还是影响了李辰的情绪。
下午,他处理完一些公务,闷闷不乐地带着陈好财准备返回辰州府。
看着大街上人流如织,熙来攘往好不热闹,繁华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他不仅感叹,这真方城虽地处偏隅,却躲开了兵祸,倒也成了一方安宁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