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出征
打发走华安之后,曹操若有所思地看向剩下的宾客们,并以&34;军务繁忙&34;作为借口将他们全部遣散,只留下戏忠一个人。
&34;明日,我将要领兵出征。陈留这个地方就完全交给你来管理了。&34;
曹操面带微笑,但眼神却充满信任和期待地看着戏忠说道。
戏忠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表示明白曹操的意思。
要知道,陈留可是张邈的势力范围啊!怎么可能轮到戏忠去掌管呢?
然而,虽然话没有说破,但戏忠心里已经非常清楚:
曹操这样做其实是在给自己留条后路,如果讨伐董卓不顺利,那么他们就可以退守陈留,以此为根据地继续谋求发展。
对于如何处理原来的陈留太守张邈,戏忠心中早已有数。
他相信自己有无数种办法能让对方乖乖让出位置,同时还能保住曹操正直、光明磊落的形象。
毕竟,多准备一条退路总是没错的。
戏忠暗自思忖着,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局势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
他深知各路诸侯此番征讨董卓,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在那个巨大利益诱惑的面前,又有多少人真正在乎天子的生死呢?
这场所谓的讨董之战,与其说是为了大汉尽忠,倒不如说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政治表演罢了。
毕竟只要讨董的声势越是浩荡,那么举兵之人就会被认为是正义之师。
“主公此次出征,打算率领多少士兵呢?又准备任命几位将领?”
“我计划带领八百名骑兵和五千名步兵,将领方面可以选择子进、子孝、子廉以及元让。志才,你觉得这样安排怎么样?”
戏忠听后连连点头称赞道:
“华安将军真是勇猛非凡啊!进可以作为先锋大将冲锋陷阵,退也能够守护在主公身旁担任牙门校尉。曹仁性格稳重,可以协助主公统领中军。曹洪擅长统率步兵。然后再让夏侯将军指挥八百骑兵从侧面呼应支援。整个部署井井有条,简明扼要,主公您真乃英明之主啊!只不过这次出兵数量,恐怕有点过多了吧。”
“哦?志才对此有什么不同看法吗?”
戏忠摆了摆手回答说:“属下岂敢有什么高见。只是想请问一下主公,渤海太守袁本初将会带兵多少人呢?”
“这个嘛,我倒没有亲眼看到过,但根据我对袁绍的了解,他大概会率领三万左右的兵力吧。”
戏忠闻听此言后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主公您只需派遣三千步兵和三百骑兵前去参加会盟即可。”
“这……”曹操心中暗自思忖,原本他还觉得自己提出的方案已经相当苛刻了。
毕竟他们总共招募到了一万五千多名义勇士兵,而现在却只打算派出区区五千多人去拯救汉室、扶持危难。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戏忠竟然更为过分,刚一张口就把兵力削减了近一半。
“主公请牢记,如果遇到抢劫粮草、单挑武将或者追杀溃败敌军等任务,可以毫不犹豫地主动承担下来。但若是碰到攻打城池、破关斩将以及两军正面交锋这样的事情,我们则可以借口兵力稀少、将领不足而推辞掉。依我看,凭借河北袁绍那豪爽大方的个性,想必他绝对不会跟处于困境中的儿时好友过于计较这些琐碎细节的。”
戏忠这番话几乎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曹操:有功劳就让你去争抢,有好处就让你去捞取,出尽风头的事情全由你出面。至于那些需要耗费大量军力、钱粮并且吃力不讨好的艰苦工作,则统统丢给其他人去处理。这种行为实在是太过火了些。
起初,曹操高举讨伐叛逆的正义大旗,招揽天下各路英雄豪杰作为自己的得力臂膀。
可即便是曹操本人也无从知晓,在他麾下的众多部将之中,究竟有多少人是真正效忠于汉室朝廷呢?
又或者说,他们是否只是单纯地忠诚于曹操个人呢?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曹操心头,让他倍感困惑。
戏忠的这番话,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曹操心头的疑云。此时此刻,曹操对这位首席军师充满了信任,他确信戏忠全心全意效忠于自己。如果戏忠心中哪怕有一丝一毫对汉室的眷恋之情,也绝不会说出如此坚定而决绝的话语。
曹操呆立当场,口中喃喃自语:“志才先前可曾见过袁绍?”
他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何戏忠在制定计策前特意询问有关袁绍之事。
这统率军队的数量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专门针对袁本初而设定的。
倘若真能按此计划执行,那么在会盟之初,袁绍可能会嘲笑曹操几句,但随后必定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他。
曹操深知其中缘由,只因他与袁绍自幼相识,深知其为人处世之道。
袁绍表面宽容大度,实则内心猜忌重重。尤其对于身边亲近之人,如果对方不如自己成功,他会毫不犹豫地给予帮助和提携;
然而,若是谁的事业风生水起、蓬勃发展,那么袁绍便会心生嫉妒,蓄意打压甚至防备。
戏忠微微一笑,那笑容深不可测,轻声说道:“未曾亲眼相见,不过略有所闻罢了。”
他的语气平静如水,仿佛早已洞悉一切。
“先生大才!好,就改骑兵三百,步卒三千。”
&34;忠便在此,恭祝主公旗开得胜咯。&34;
说话者声音洪亮,语气坚定,显然对即将到来的战事充满信心和期待。
经过一番紧张而又机密的会谈后,最终确定了出征的大名单。
那些有幸能够随军队出征的人们自然是欣喜若狂,他们早早地整理好行装,在陈留城西门外整齐列队集合。
然而,那些未能入选的人却是满脸不甘与失落,甚至有人情绪激动地冲出城门,拦住曹操所乘的战车,请求参战,表示愿意为国效力。
面对这些热情高涨的将士们,乐进和李典相对比较冷静。
毕竟他俩之前从未展现过统领兵马的才能,当初投靠时还曾当过华安的陪衬,没几下功夫就被苍龙戟打得丢盔卸甲,失去了兵器。
因此,不受到主公特别重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他们只希望能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让曹操看到他们的价值所在。
不过,真正心怀不满的其实是夏侯渊和典韦这两位猛将。
其中一人以擅长弓箭骑术、可充当中军接应为由,执意要求跟随出征;
另一人则依仗自身武艺高强,主动请缨担任曹操的近身侍卫。
曹操最担心的恰恰就是这种情况发生。
因为他深知这两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此次出征路途遥远且危险重重,如果带上太多猛将反而可能引发内部矛盾或者其他意想不到的麻烦。
所以必须谨慎考虑如何安排这些将领,既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又不能影响整个战局的稳定。
他深知袁绍善妒,此次出兵只率领少量军队就是为了避免引起对方猜忌。
如果让袁绍发现自己麾下将领勇猛善战,之前所做努力必将付诸东流。
实际上,他甚至不愿带上夏侯惇,更何况是夏侯渊和典韦呢!
&34;妙才啊,难道你觉得驻防之事并不重要吗?陈留城中仍有我军一万两千多名将士,如果我们全部离开,那么由谁来指挥调度他们呢?&34;
夏侯渊刚要开口推荐乐进和李典,但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毕竟这两人刚刚投靠曹军不久,并非曹氏宗亲,实在难以放心将军队全权交予他们。
犹豫良久后,夏侯渊才不情不愿地说道:&34;那希望族兄下次出征时不要忘记带上小弟我。&34;
&34;你我乃是同族兄弟,我曹操就算忘记自己也绝不会忘记你呀!&34;
&34;如此甚好。&34;
这段对话充分展现出曹操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人心的精准把握。
同时也揭示了夏侯渊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想要跟随曹操征战沙场建立功勋;
另一方面又担心军队大权旁落导致变故发生。
解决完夏侯渊后,剩下的典韦则是瓮声瓮气地说道:“主公千万不要看向我啊,我并不擅长统领军队,如果留在陈留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就跟随在主公您的身旁呢。”
“难道老典认为只有子进一个人保护不了我吗?”曹操笑着问道。
“那倒不是这样的,华老弟他英勇善战,我典韦自愧不如啊。但是嘛,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两个人合作起来力量才会更强大一些,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嘛。”典韦挠了挠头解释道。
“想想那董卓的身边也就只有吕布一个人护卫而已,可我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骁骑校尉,身边却能有你们两位猛将追随左右,这要是被别人知道了,他们会怎么想呢?”曹操打趣着说道。
“理会其他人干什么?谁要是敢胡乱议论,我直接拿着大戟把他砍了就是!”典韦满不在乎地回答道。
真不愧是个莽撞之人,什么胡言乱语都敢随口而出。
曹操见状,知道好好说话对典韦根本不起作用,于是立刻拉下脸来,高声喊道: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战争爆发,整个天下都将会陷入混乱之中。到那时,像这样的机会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所以说啊,你只需留在陈留保护好我们的军师大人即可,其他事情无需过多操心。日后定会有更多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良机等待着你。但若谁敢胆敢违抗军令,在战场上肆意妄为,那可别怪我不顾往日情面,立刻将其发配至马厩去做苦工!”
典韦听完这番话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整个人仿佛霜打的茄子一般——彻底蔫儿了。
他深知违背军令的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连忙点头称是,表示绝不再犯,并迅速乖乖地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