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京郊祥瑞
站在山坡上看着面前几块田里面已经冒出绿油的嫩芽来,朱允熥不由得笑了起来,用手一指开口说道:“当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管怎么说,终于见到效果了,只要将来能够种出来,那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说到这里,他转过头来就站在身边的解缙说道:“随后就麻烦你走一趟去户部请郁尚书到东宫来,这件事情今后就交给他们负责了!”解缙听到之后有些不解的说道:“殿下此事都是殿下一手操持,为何马上就要成功了还要交给户部去做”朱允熥笑着摇了摇头:“这两天我听人说了一句话,君不与臣争功,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反正这事情将来要推广,也要靠户部。交给他们去做,将来也能够省去不少的麻烦,最重要的是事情还能做成,要不然将来谁知道会成什么样子,我可不想看到有人相互推诿责任!”一番话说的解缙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郁新到了东宫之后,听朱允熥把话一说,他就是一皱眉:“殿下,这马上就到夏天了,按照惯例,不少地方都会发生汛情,户部官员还要在这方面着手准备,人手紧的很,恐怕分不出来更多的人了。”言外之意很明显,那田里面种的什么东西他都不知道,将来有没有功劳这两说,可是万一得不到眼前这位殿下想要的结果黑锅,还要他们户部的官员来悲。到了那时候他这个户部尚书,说很有可能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这可不是他想要的局面,说到底他年纪大了,不想再临了再背一个污名。朱允熥当然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不过也没有解释,而是面色一寒:“户部负责的就是管理天下百姓之事,所以这事情你们不管也要管,既然你们忙那也简单,轮流派你们的官员前去田地那边查看情况。若是有什么问题及时来报,如果因为是你们的原因,导致出了什么事情,我拿你们户部的官员是问。”他摆明了一副不讲理的样子,郁新心中暗暗叫苦,面前虽然是皇太孙,但那也是国之储君,而且现在朱元璋已经把朝廷的诸多事物交到他的手上,郁新只能不情不愿地接了下来。有句话说的好叫牛不喝水强按头,按照常理来说,作为一名明智的上位者,是不应该做出这样的举动的,但是朱允熥有信心玉米必定能够大获成功。这东西虽然是粗粮,但是不挑地,而且产量高,到时候算一下产量,必定就是祥瑞,到了那个时候户部官员上下必定对他感恩戴德,今后做事情分布起来也更加容易。如果在这个时候解释的太多,那反倒是向他求着户部做这件事情,平白失了威严!由他这个皇太孙看着,户部官员就算是再不情愿,每天还是会派人过来看看情况,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时间一长也形成了惯例。而锦衣卫哪边派出去查看各地水文情况的探子,也纷纷赶回京城,,跟朝廷各地官员上书的不同,探子这边的回报更加详细,而且出入不小。就拿整个北方为例,连年征战,民生凋敝,朱元璋只能集中有限的财力,来修缮中原地区的河道,毕竟这片区域人口密集,一旦出什么事情死伤人口太重。因此相对于比较危险的便是黄河下游,尤其像是兖州附近的河道,因为这里的人口因为战争十户九空,所以便从其他地方迁来许多百姓,填充当地。当地的官员光是安置百姓这件事情就忙得脚不沾地,其他事情当然顾不上,以至于河道废弛,河岸堤防不稳,朱允熥等解缙把基本的情况说明之后,他皱起眉头来:“天灾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只能防范于未然,既然兖州附近的情况刻不容缓,那就必须要重点照顾,随后我便会让工部派人去实地勘探!”朝廷这边刚刚派人出去没多久,兖州附近的德州便传来急报,黄河发水,冲垮不少地方的堤防,淹没房间无数,失踪百姓更是无从统计。朱允熥得到消息之后,连忙进宫禀告朱元璋,首先请罪道:“是孙儿没有及时派人前去兖州,要不然的话,这次的灾难说不定能够避免!”而朱元璋则是摆了摆手:“现在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定,你不要着急往自己身上揽担子,咱看了你对于兖州情况的奏折,说明你的担心是对的,朝廷的确应该花银子兴修水利。当务之急,便是要赈灾此事由你去亲自监督,务必多救一些得主百姓!”朱允熥出了皇宫之后,便马上明船队出发运输大批粮食直接北上,同时着令各地官员以救人为要。而这一次朱元璋直接点名都察院周新为按察使前往德州,赐先斩后奏之权。要知道之前刚说了盛世,现在死了这么一大批人,只要政治嗅觉还在的人就明白,这件事情绝对不能犯糊涂,否则就是跟自己的脑袋过不去。身为户部尚书的郁新,也顾不得自己,年迈整日忙的连轴转,就在此时,一名户部官员匆匆而来面带喜色:“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咱们户部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一脑子都是官司的郁新,听到这话眉头就是一皱,因为德州水灾的事情,他忙的连休息的时间都没了,哪有什么可喜的,于是当下不满的问道:“哪里有什么大功如今德州的事情要是做不好,将来咱们互不恐怕,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你说说喜从何来”那官员压低了,声音凑近几分:“京城郊外的几亩田地已经收获了,其中一亩的收成有两百多斤!”郁新一听脸色就是一变身为户部尚书,他心里面当然知道,山坡上的那些地全部都是贫地,种粮食最多只有几十斤的,收成就了不起了。现在居然收了两百多斤,岂不是
祥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