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讨价还价
又在泉州待了一段时间,朱允熥跟蹇义敲定细节,然后由蹇义上书,他带回京城。入了金陵之后,朱允熥连东宫都没有返回,直接前往皇宫。看到他满头大汗的样子,朱元璋脸上露出一抹欣慰之色,牵手端起玉壶,倒了一碗酸梅汤:“不着急,先喝了解了暑气再说!”朱允熥接过碗,行了一礼之后这才仰头喝下口中说道:“真是痛快!”朱元璋满脸笑容:“看起来事情是办的不错了”他对此也非常关心,毕竟财政问题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可是重中之重,也是他多年以来想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朱允熥点了点头:“消息传出之后,大批商人已经开始运送货物前往市舶司!然后官服的货物则是通过船队沿海而下,用不了多久就能够赶过去!现如今就是把细则定下,择日就能够扬帆出海。”在朱元璋听来,不过就是一些萧规曹随的规矩罢了,结果奏章看了一遍,他的眉头就是轻轻一皱:“怎么这商税又要重新议定”这一条才是重中之重,朱允熥当下便说道:“海上商道获利颇多,而且赚的也是番帮小国的钱,朝廷自然要提高税收!如此一来,财政才会大为缓解,商税过低会伤及国本。”见他这么说,朱元璋摇了摇头:“这个道理咱自然明白,可是这海上行商风险很大,很可能会血本无归!咱虽然不喜欢商人,但是他们也是大明的子民,商税过高肯定不妥。”朱允熥这时候便笑了起来:“那简单啊,朝廷收足了钱便可以开设一个衙门售卖保险!这些商人可以花一定的钱来为自己的货物定额,随官船一起出发,要是途中遭遇到了损失,官府包赔!”这是后世的思维,朱元璋听的有些不太明白。他皱了一下眉头:“要是这么干的话,朝廷岂不是还要往里面倒贴钱”于是朱允熥便开始给他科普这保险业里面的猫腻。说白了就是参与其中的人越多,那就是稳赚不赔。另外就是要兴盛造船业,只要造出来的船越来越坚固,能够抵御海上风浪,那么沉船自然少。朝廷可以把这笔钱拿出来,新建船坞提高出海船只的硬性条件,并且可以根据这些商人纳税多少优先获得新船。价格上不需要太高,估计成本略有盈余即可,这算是朝廷的优惠措施。听了半天,朱元璋明白过来,他反问道:“若是这些人不参保,那朝廷岂不是没钱赚了”他现在又开始担心这个问题了。朱允熥笑了起来:“只有买了保险的人,才能够跟随官船一起行动,那些没有买保险的!在茫茫大海之上遇到了什么危险,没有照应危险岂不是更大这些商人们赚的是银子,可不是去送命的,他们想的明白!”朱元璋看他说的如此有信心,当下便点了点头:“你先看着办,如果不行还要把商税改回原来的样子。”听到这话,朱允熥想了一下便说道:“那孙儿有个不请之请,就是皇爷爷对外宣布将此事交给我全权负责,不过问此事!我这是担心外面的人,知道皇爷爷的想法之后会借机闹事。”之前那些商人闹出来的事情就摆在眼前,朱元璋想都不想的,便点头说道:“就照你说的办!”这时候朱允熥又说起另外一件事来:“皇爷爷,之前咱们专门说过,若是将此事办成,我便可以出征倭国!为了方便行事,我准备在华亭另设市舶司,为将来征伐倭国做准备。”听他又提起这事来,朱元璋皱了一下眉头:“非去不可吗”朱允熥重重的一点头:“华亭市舶司关乎到朝鲜王国以及倭国的安定,这件事情必须要做!如若不然,将来沿海一旦有所异动,朝廷还要花大笔的银子巩固沿海边防,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所以孙儿主意已定,还请皇爷爷成全。”叹了一口气,朱元璋点了点头:“既然你有这个心,咱就由着你折腾,不过一艘铁船太少了!要是有个十艘八艘的,你再出行也不迟。”这分明就是找另外的借口来否定此事。朱允熥心里面当然明白,虽然说船务那边加班加点,也才打造出了两艘铁船,还没有下水。要是等到凑够十艘,恐怕就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于是他当即便开始讨价还价:“三艘足以,倭国实力还不如陈祖义,而且孙儿也会做好万全准备!一定能够保证出战必胜!”看着面前这张坚毅的面孔,朱元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下来。身为皇帝他当然清楚,要是沿海一直不太平,朝廷的财政难以负担,时间一常必生祸乱。朱允熥想要做的是正事,他也不好阻拦!不过朱元璋也提出来了自己的要求:“你去可以,把楼英给带上,另外咱再派过去几个御医,以防不测。”这种小心翼翼的态度让朱允熥心中一暖:“楼英年纪大了,远行恐怕会出现不测,只需要在御医院里面找几个壮年之人!一同出海,断无大碍!”爷孙两个讨价还价一阵,把事情算是定了下来。这么一说就到了中午。朱允熥陪着朱元璋用了午膳,这才告辞返回东宫。回到内院没有见到徐妙锦,他便对正在脱靴子的赵平安问道:“夫人呢”赵平安将他的靴子脱了下来,顿时闻到一股异味,口中便絮絮叨叨的说道:“主母担心主子的平安,一大早便去寺院请香了,为主子祈愿!不过主子这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何苦主子千金玉体如此操劳。”说着他将袜子给摘了下来,看到脚底上居然有几个血泡,顿时眼前一红:“主子,你看看这脚上都起泡了!看着奴才我心中难受!”7
又在泉州待了一段时间,朱允熥跟蹇义敲定细节,然后由蹇义上书,他带回京城。入了金陵之后,朱允熥连东宫都没有返回,直接前往皇宫。看到他满头大汗的样子,朱元璋脸上露出一抹欣慰之色,牵手端起玉壶,倒了一碗酸梅汤:“不着急,先喝了解了暑气再说!”朱允熥接过碗,行了一礼之后这才仰头喝下口中说道:“真是痛快!”朱元璋满脸笑容:“看起来事情是办的不错了”他对此也非常关心,毕竟财政问题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可是重中之重,也是他多年以来想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朱允熥点了点头:“消息传出之后,大批商人已经开始运送货物前往市舶司!然后官服的货物则是通过船队沿海而下,用不了多久就能够赶过去!现如今就是把细则定下,择日就能够扬帆出海。”在朱元璋听来,不过就是一些萧规曹随的规矩罢了,结果奏章看了一遍,他的眉头就是轻轻一皱:“怎么这商税又要重新议定”这一条才是重中之重,朱允熥当下便说道:“海上商道获利颇多,而且赚的也是番帮小国的钱,朝廷自然要提高税收!如此一来,财政才会大为缓解,商税过低会伤及国本。”见他这么说,朱元璋摇了摇头:“这个道理咱自然明白,可是这海上行商风险很大,很可能会血本无归!咱虽然不喜欢商人,但是他们也是大明的子民,商税过高肯定不妥。”朱允熥这时候便笑了起来:“那简单啊,朝廷收足了钱便可以开设一个衙门售卖保险!这些商人可以花一定的钱来为自己的货物定额,随官船一起出发,要是途中遭遇到了损失,官府包赔!”这是后世的思维,朱元璋听的有些不太明白。他皱了一下眉头:“要是这么干的话,朝廷岂不是还要往里面倒贴钱”于是朱允熥便开始给他科普这保险业里面的猫腻。说白了就是参与其中的人越多,那就是稳赚不赔。另外就是要兴盛造船业,只要造出来的船越来越坚固,能够抵御海上风浪,那么沉船自然少。朝廷可以把这笔钱拿出来,新建船坞提高出海船只的硬性条件,并且可以根据这些商人纳税多少优先获得新船。价格上不需要太高,估计成本略有盈余即可,这算是朝廷的优惠措施。听了半天,朱元璋明白过来,他反问道:“若是这些人不参保,那朝廷岂不是没钱赚了”他现在又开始担心这个问题了。朱允熥笑了起来:“只有买了保险的人,才能够跟随官船一起行动,那些没有买保险的!在茫茫大海之上遇到了什么危险,没有照应危险岂不是更大这些商人们赚的是银子,可不是去送命的,他们想的明白!”朱元璋看他说的如此有信心,当下便点了点头:“你先看着办,如果不行还要把商税改回原来的样子。”听到这话,朱允熥想了一下便说道:“那孙儿有个不请之请,就是皇爷爷对外宣布将此事交给我全权负责,不过问此事!我这是担心外面的人,知道皇爷爷的想法之后会借机闹事。”之前那些商人闹出来的事情就摆在眼前,朱元璋想都不想的,便点头说道:“就照你说的办!”这时候朱允熥又说起另外一件事来:“皇爷爷,之前咱们专门说过,若是将此事办成,我便可以出征倭国!为了方便行事,我准备在华亭另设市舶司,为将来征伐倭国做准备。”听他又提起这事来,朱元璋皱了一下眉头:“非去不可吗”朱允熥重重的一点头:“华亭市舶司关乎到朝鲜王国以及倭国的安定,这件事情必须要做!如若不然,将来沿海一旦有所异动,朝廷还要花大笔的银子巩固沿海边防,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所以孙儿主意已定,还请皇爷爷成全。”叹了一口气,朱元璋点了点头:“既然你有这个心,咱就由着你折腾,不过一艘铁船太少了!要是有个十艘八艘的,你再出行也不迟。”这分明就是找另外的借口来否定此事。朱允熥心里面当然明白,虽然说船务那边加班加点,也才打造出了两艘铁船,还没有下水。要是等到凑够十艘,恐怕就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于是他当即便开始讨价还价:“三艘足以,倭国实力还不如陈祖义,而且孙儿也会做好万全准备!一定能够保证出战必胜!”看着面前这张坚毅的面孔,朱元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下来。身为皇帝他当然清楚,要是沿海一直不太平,朝廷的财政难以负担,时间一常必生祸乱。朱允熥想要做的是正事,他也不好阻拦!不过朱元璋也提出来了自己的要求:“你去可以,把楼英给带上,另外咱再派过去几个御医,以防不测。”这种小心翼翼的态度让朱允熥心中一暖:“楼英年纪大了,远行恐怕会出现不测,只需要在御医院里面找几个壮年之人!一同出海,断无大碍!”爷孙两个讨价还价一阵,把事情算是定了下来。这么一说就到了中午。朱允熥陪着朱元璋用了午膳,这才告辞返回东宫。回到内院没有见到徐妙锦,他便对正在脱靴子的赵平安问道:“夫人呢”赵平安将他的靴子脱了下来,顿时闻到一股异味,口中便絮絮叨叨的说道:“主母担心主子的平安,一大早便去寺院请香了,为主子祈愿!不过主子这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就行,何苦主子千金玉体如此操劳。”说着他将袜子给摘了下来,看到脚底上居然有几个血泡,顿时眼前一红:“主子,你看看这脚上都起泡了!看着奴才我心中难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