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择优而用
听说报纸的发行之前要归于朝廷,还有一伙人很着急。那就是京城那些花了钱登广告的商人,他们可没胆子跟朱元璋讨价还价,只能去找宋忠受苦。可宋忠也没办法,只能跑到东宫来,把情况说明清楚。“如今这些商人们担心他们花出去的银子白扔了,所以想要讨个说法,殿下看要怎么回才好”朱允熥作为一个现代人,心里面很清楚,不管什么人都是有好有坏,商人也不例外!自然不可能跟朱元璋一样一杆子打死,不过借着这个机会,立个规矩也不错。但这种事情交给宋忠去做,总是显得不伦不类。考虑了一下之后,他便开口说道:“你去告诉他们,让他们不用着急,再等上一阵子便会有结果。”虽然话是这么说,他心里面也开始盘算着,接下来要怎么让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正好刘璟还没有走,于是朱允熥便把他给找了过来:“刘先生才识广博,你觉得如何才能让这些商人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必须要有可行之法,要不然皇爷爷那关不好过。”这话直接开门见山,显然没有把刘璟当成外人。略微沉思片刻,刘璟这才开口说道:“殿下的意思是说,想要让这些商人们知道可为与不可为,心向善而不作恶”朱允熥轻轻点了点头,表示他说的不错。考虑片刻,刘璟才接着说道:“人生在世,不过就是为名利二字,但是给商人正名,陛下这一关过不去,若是不给他们好处,这些商人们未必心甘情愿。”朱允熥找他过来并不是商量主意,而是让他参谋一下。于是当下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其实我有一个主意,这些商人们所获之利也是通过低买高卖!而自己则是不事生产,对于朝廷而言,商人越多未必是好事,不过没有也不成,他们既然是想要获利,那朝廷可以在这方面想办法。”说到这里,他略一停顿,等着刘璟把这话给消化掉。片刻之后朱允熥接着说道:“就比如说,朝廷可专设一衙门,这些商人们可以进行捐助,所募集得到的钱财,专门用于照顾关寡孤独以及地方受灾之人,朝廷依据他们捐钱的多少,来给予他们刊登广告的资格,岂不是两全其美”等他把话说完,刘璟眼前一亮:“殿下这个主意好,想必陛下也会同意的,不过这如何实行也有难处,毕竟天下有钱之人何其多也,总要有个门槛才行。”朱允熥笑了起来看着刘璟:“这就是为什么把刘先生找来的原因,对于朝廷事务刘先生多有了解!不如借这个机会就此事写封奏折,由我转交给皇爷爷。”他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自己调刘璟到东宫总要有个由头,先不说谷王同意不同意,光是朝廷里面的流程,走下来时间就不短。自己身边没有一个出主意的人,这不行。虽然说拥有着两世的见识,可说到底他跟古人之间在见识上还是有些差距,可行不可行之间,光靠自己去斟酌,没人帮着参详,太费劲了。这封奏折一上,等到下地落实,那么朱允熥把他调入东宫,也就名正言顺了。同时也有千金买马骨之意,向天下人展现出自己的态度。如果有人想要投靠自己,那就参照刘璟。这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不从现在开始,笼络出来一批可用之人,同时让他们知道自己心中所想,那么将来接替大位想要做点什么事情,估计也不会顺当。刘璟听完之后也不推辞:“殿下请放心,此时我心中已经有了眉目,临走之前一定能将奏折写好。”朱允熥轻轻点了点头,并且提醒道:“你返回之后,要尽快将城池修建完毕,到时候我会调你入东宫,以你的才学,留在谷王身边实在是有些可惜了。”若是旁人,此时早就欢欣雀跃了。而刘璟脸色淡然,拱手一礼:“下官一定会听从朝廷的安排。”等到刘璟离开之后,朱允熥返回书房之中,将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次日他便前往冶铁坊。这段时间夏原吉在这边忙得不可开交,听说皇太孙来了,赶忙过来拜见。“见过殿下,不知今日殿下前来所为何事”朱允熥淡然一笑:“这两天我闲来无事,便写了一点东西,想要找你参详一二。”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叠纸递了过去。夏原吉接过来一看,不由得开口赞道:“殿下当真是奇思妙想,若是如此一来,便可以利用那些商人们的钱来做正事,下官觉得大有可为!”等他把话说完,朱允熥便开口说道:“你要觉得可行,便回头写个折子交到我这里来。”之所以要把同样一件事情交给两个人办。无非就是,无论是夏原吉还是刘璟,能力相差并不算太多,唯一的区别就是刘璟做事情更着眼于大局,而夏原吉则是更注重实用性即可行性。至于将来让谁来管理此事,朱允熥也是有些难以决断,干脆就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谁递上来的奏折更有可行性,那么他将来便会主力此事!夏原吉皱眉略微想了一下,然后问道:“殿下,如果想实行此事,恐怕还少了一样东西。”朱允熥有些好奇的问道:“什么东西”就听夏原吉开口说道:“商人逐利,光是让他们拿钱出来得一些虚名,恐怕不少人未必积极,最好的法子便是由之以利,比如说许他们一些好处,如此一来,必定响应者云集。”这个可以有。朱允熥听完之后就知道,夏原吉更适合操作此事,不过他也没有当场说出来,而是嘱咐道:“你有什么想法全部写在奏折里面,到时候我会转交给皇爷爷。”这时夏原吉微微点头,压低声音:“殿下,下官还有一事正要禀告。”7
听说报纸的发行之前要归于朝廷,还有一伙人很着急。那就是京城那些花了钱登广告的商人,他们可没胆子跟朱元璋讨价还价,只能去找宋忠受苦。可宋忠也没办法,只能跑到东宫来,把情况说明清楚。“如今这些商人们担心他们花出去的银子白扔了,所以想要讨个说法,殿下看要怎么回才好”朱允熥作为一个现代人,心里面很清楚,不管什么人都是有好有坏,商人也不例外!自然不可能跟朱元璋一样一杆子打死,不过借着这个机会,立个规矩也不错。但这种事情交给宋忠去做,总是显得不伦不类。考虑了一下之后,他便开口说道:“你去告诉他们,让他们不用着急,再等上一阵子便会有结果。”虽然话是这么说,他心里面也开始盘算着,接下来要怎么让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正好刘璟还没有走,于是朱允熥便把他给找了过来:“刘先生才识广博,你觉得如何才能让这些商人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必须要有可行之法,要不然皇爷爷那关不好过。”这话直接开门见山,显然没有把刘璟当成外人。略微沉思片刻,刘璟这才开口说道:“殿下的意思是说,想要让这些商人们知道可为与不可为,心向善而不作恶”朱允熥轻轻点了点头,表示他说的不错。考虑片刻,刘璟才接着说道:“人生在世,不过就是为名利二字,但是给商人正名,陛下这一关过不去,若是不给他们好处,这些商人们未必心甘情愿。”朱允熥找他过来并不是商量主意,而是让他参谋一下。于是当下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其实我有一个主意,这些商人们所获之利也是通过低买高卖!而自己则是不事生产,对于朝廷而言,商人越多未必是好事,不过没有也不成,他们既然是想要获利,那朝廷可以在这方面想办法。”说到这里,他略一停顿,等着刘璟把这话给消化掉。片刻之后朱允熥接着说道:“就比如说,朝廷可专设一衙门,这些商人们可以进行捐助,所募集得到的钱财,专门用于照顾关寡孤独以及地方受灾之人,朝廷依据他们捐钱的多少,来给予他们刊登广告的资格,岂不是两全其美”等他把话说完,刘璟眼前一亮:“殿下这个主意好,想必陛下也会同意的,不过这如何实行也有难处,毕竟天下有钱之人何其多也,总要有个门槛才行。”朱允熥笑了起来看着刘璟:“这就是为什么把刘先生找来的原因,对于朝廷事务刘先生多有了解!不如借这个机会就此事写封奏折,由我转交给皇爷爷。”他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自己调刘璟到东宫总要有个由头,先不说谷王同意不同意,光是朝廷里面的流程,走下来时间就不短。自己身边没有一个出主意的人,这不行。虽然说拥有着两世的见识,可说到底他跟古人之间在见识上还是有些差距,可行不可行之间,光靠自己去斟酌,没人帮着参详,太费劲了。这封奏折一上,等到下地落实,那么朱允熥把他调入东宫,也就名正言顺了。同时也有千金买马骨之意,向天下人展现出自己的态度。如果有人想要投靠自己,那就参照刘璟。这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不从现在开始,笼络出来一批可用之人,同时让他们知道自己心中所想,那么将来接替大位想要做点什么事情,估计也不会顺当。刘璟听完之后也不推辞:“殿下请放心,此时我心中已经有了眉目,临走之前一定能将奏折写好。”朱允熥轻轻点了点头,并且提醒道:“你返回之后,要尽快将城池修建完毕,到时候我会调你入东宫,以你的才学,留在谷王身边实在是有些可惜了。”若是旁人,此时早就欢欣雀跃了。而刘璟脸色淡然,拱手一礼:“下官一定会听从朝廷的安排。”等到刘璟离开之后,朱允熥返回书房之中,将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次日他便前往冶铁坊。这段时间夏原吉在这边忙得不可开交,听说皇太孙来了,赶忙过来拜见。“见过殿下,不知今日殿下前来所为何事”朱允熥淡然一笑:“这两天我闲来无事,便写了一点东西,想要找你参详一二。”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叠纸递了过去。夏原吉接过来一看,不由得开口赞道:“殿下当真是奇思妙想,若是如此一来,便可以利用那些商人们的钱来做正事,下官觉得大有可为!”等他把话说完,朱允熥便开口说道:“你要觉得可行,便回头写个折子交到我这里来。”之所以要把同样一件事情交给两个人办。无非就是,无论是夏原吉还是刘璟,能力相差并不算太多,唯一的区别就是刘璟做事情更着眼于大局,而夏原吉则是更注重实用性即可行性。至于将来让谁来管理此事,朱允熥也是有些难以决断,干脆就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谁递上来的奏折更有可行性,那么他将来便会主力此事!夏原吉皱眉略微想了一下,然后问道:“殿下,如果想实行此事,恐怕还少了一样东西。”朱允熥有些好奇的问道:“什么东西”就听夏原吉开口说道:“商人逐利,光是让他们拿钱出来得一些虚名,恐怕不少人未必积极,最好的法子便是由之以利,比如说许他们一些好处,如此一来,必定响应者云集。”这个可以有。朱允熥听完之后就知道,夏原吉更适合操作此事,不过他也没有当场说出来,而是嘱咐道:“你有什么想法全部写在奏折里面,到时候我会转交给皇爷爷。”这时夏原吉微微点头,压低声音:“殿下,下官还有一事正要禀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