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张饶身死
张饶虽是黄巾土匪但却穿金戴银一身行头华贵无比,头上更带着一个完全由黄金制成的头盔,这让张饶在一群身穿布衣的黄巾军之中显得十分扎眼。
赵云更是直接认出了张饶(赵云出使黄巾时曾经见过)直接提枪便向张饶杀去。
“不好!快来人,救我啊!”眼见赵云如杀神一般离自己越来越近,张饶慌忙的冲着左右大喊,希望有人来救自己。
“大头领,我来救你!”看着张饶有危险,一名黄巾将军不顾危险策马向赵云飞奔而去,企图拦住赵云。
“起开,不要挡我。”此时的赵云眼睛里只有张饶一人,心想绝对不能将此人放跑这可是一个大功劳啊!所以在见到有人前来阻拦自己,赵云也不与他纠缠直接一枪刺中要害,随后径直向张饶杀去。
“张饶拿命来!”赵云杀出来一条血路,策马冲到了张饶面前,举起自己手中长枪。
“啊!”看着赵云的枪尖距离自己越来越近,张饶发出了绝望的叫喊。
“刺啦!”一声,赵云长枪刺入张饶身体,直接将张饶打下了马。
张饶:死!
“不好了,大头领被杀了!”见到张饶摔下马去,黄巾军众人这才缓过神来,自己的大头领竟然被人杀死了。一时间黄巾军面面相觑,交头接耳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
此刻的赵云如杀神浑身是血,血液将赵云的白袍都染成了红色,赵云矗立在黄巾军中央但周围竟无一人赶上前去。一众黄巾军都被赵云勇武震慑到了。
“撤退!撤退大军退往泰山,与张宁汇合。”局势本就不利,再加上张饶的身死此时的黄巾军已经崩溃了,无奈张梁只能下令大军撤退。
“不许撤退!我们要留下来给大头领报仇雪恨。”听见张梁撤退的命令张栋立刻出声反驳。他当然不是真的想替张饶报仇而是现在张饶身死,黄巾大军正是群龙无首的时候,此时若是被张梁一声带走那张饶大头领的位置岂不是会被张梁拿下,自己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你……你是故意的。”看到张栋出声反驳,张梁气的满脸通红,他那里不知道张栋的心思当然自己也确实有这个想法,张饶都死了没有人比自己更适合做黄巾大统领这个位置。
但是现在张梁却不敢再出声了,张栋是用为张饶报仇的大义让大军留下的,若此时自己说撤退那岂不是对张饶不义,黄巾军中义字当头若是自己不仗义的名声传出去了自己这辈子都别想掌管黄巾军了。
“这张栋平日里五大三粗的脑子还没有狗脑子好用呢,他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来的?”张梁心中想到。
张梁转头望向张栋眼神中充满了怨恨,突然张梁看向了张栋身边的副将,张梁觉得此人眼生“这是谁?黄巾军中的大小头领自己都认识,不可能有自己没见过的头领啊!更何况此人还是张栋的副将。”
“报!两位头领,前面的兄弟们实在顶不住了,袁军攻势太猛了已经接连冲破了我们三道防线。”就在张梁,张栋二人互相僵持着争夺权利的时候,一名斥候狼狈的跑到张梁,张栋二人面前汇报道。
“哼!我才不管你走不走反正我是走了,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是今日我死在这里,以后就没人给张饶大哥报仇了。”张梁看到眼前的战局不容乐观,直接想脚底抹油开始逃跑。
“传我令,愿意跟我走的就撤退,我们去泰山,哪里还有我们的兄弟呢!在哪里我们未必不能东山再起。”张梁义正言辞的说道。
张栋看向自己身边的副将,显然是在询问那名副将的意见。这使得张梁又深深的看了一眼那名副将,张栋此人有勇无谋,刚愎自用。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会听从他人的意见这人张梁有些不敢相信。
“现在的局势确实已经无力回天在留下去我们恐怕会被袁军全部歼灭,将军不妨也撤退吧!泰山郡山高地险易守难攻撤退到那里的确是一个好去处。”见到张栋询问的目光,那名副将说道。
“好!就依你之见。传我令全军撤退。”听到自己谋士的意见后,张栋也选择撤退。
随着张梁,张栋两大首领意见统一,黄巾军也摆脱了迷茫的境地,全军后撤向着泰山的方向逃去。
“主公,我军是否追击?”赵云看着撤退的黄巾军向袁谭询问道。
“算了,穷寇莫追。打扫战场清点伤亡。”袁谭下令。
“是!末将领命。”
片刻后……
“主公,此战我们歼灭黄巾军近三万大军,俘获八千余人。我军伤亡也有五千多人。”片刻后鞠义来到了袁谭面前汇报道。
“这么说,张梁,张栋二人手下起码还有五万大军喽!”袁谭看着眼前的战报说道。
“公子,张梁,张栋二人一路向南逃窜,估计是前往泰山了。”鞠义接着汇报黄巾军的动向。
“泰山?也对泰山山高路险,易守难攻的确是一个好去处。”
“公子,根据斥候回报,泰山内起码有五千黄巾军在加上张梁,张栋二人五万残军若是在招兵买马,起码能到六七万的兵力,再加上泰山的天险接下来恐怕不好打啊!”鞠义担忧的说道。
“不好打?那就不打了。”袁谭语出惊人。
“不打?可是公子斩草要除根啊!若是不将黄巾一举消灭干净的话那么青州恐怕以后就没有安生日子了”听到袁谭要放弃攻打黄巾,鞠义连忙劝谏。
“不,鞠义将军你就理解错了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不打泰山,但黄巾还是要打的。强攻泰山势必会损失惨重,泰山虽险但里面的物资却不足以养活六七万大军若是我们将泰山团团围住,恐怕要不了多久张梁,张栋二人就会撑不住了。”袁谭指着地图讲解道。
“原来如此,公子高见。”鞠义恭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