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我带皇叔恰烂分灭世族 > 第58章: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新书求票票)

第58章: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新书求票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半个月后,分地事宜结束,整个枣林亭各里俱已分地、抽丁。

    三家之地加起来比郑老公多许多,一番统计之后,治下人口竟已达到两万三千余人,丈量的土地达到整整八万七千余亩。

    颜政手头的青壮增加到一千五百余人,以两万人供给一千五百余士卒,相当于二十个人养一个。

    其实负担已经极重,后世有人疑惑,蜀汉后期相当于十人养一兵,这在小农经济下,怎么可能做到。

    这里头有个误区,那便是封建王朝时期,官方统计的人口,永远和实际人口有差距,只要人头税在,大户就会隐蔽人口。

    颜政分地伴随着编户齐民,则是对地方进行了彻彻底底的掌控和盘查,这是实打实的人口。

    而打豪强伴随着夺家产,这些豪强几代人的经营,缴获的钱粮足以让颜政撑上一两年。

    当然,未来还是必须开源节流,否则地盘一大,财政必然崩溃。

    颜政翻阅着杨敬造册登记的户籍信息,还有土地信息,计算着来年能征收的赋税。

    眼下也算执政一方,来年荒地开垦,水渠修建,都必须进行安排,不能让百姓闲着。

    杨敬坐在一旁烤着火、温着酒,分地一结束,他就准备猫冬。

    “呼,这天是越来越冷了!”张飞从外头走进来。

    颜政抬头问:“怎样,那些学生都接来了没?”

    “都接来了!”张飞坐下烤火,一把将杨敬温的酒拿起饮尽。

    他擦着嘴说:“一番筛选后,最终选定了两百個!”

    颜政惋惜道:“实在是老师不够,地方也太小,否则的话,定要每个里都弄个学堂!”

    杨敬嫌弃的接过空空的酒壶,不以为意道:“便是每个里都弄个学堂,也不见得他们乐意学!”

    “决不能抱着这般看法,他们不乐意,那是念书得不了好处!我早已有言在先,今后必然是要行科举的!”

    颜政严肃道:“若知识以群分之,成为少数人之特权,那么咱们今日做的一切,便全无意义!说到底,咱们最该打破的便是这知识的流通路子!”

    杨敬不否认,却反问道:“那少君可曾想过,许多豪门世族之兴起,皆赖他们掌握知识,而你说的那什么科举制,难道就不会如此?我看不见得吧,依我之见,学问能换来利禄,那么这家先一步,便是永远先一步。为何?因为先一步,便比人家多了钱粮土地,有了这些又能聘请名师,让子孙后代无后顾之忧的专研学问!

    至于寻常百姓,其中纵有天赋异禀者,可这位天赋异禀者取了利禄,还是寻常百姓嘛?少君志向远大,让万民读书,这是好事,我也不否认。可人人读书识字,兼有科举荐才,便能让万民得享所谓公正,我实在是不敢苟同!”

    颜政淡淡一笑,点头道:“杨先生说的在理,可我让学问通行,更多的是想让乡民,能多个选择!今后也不必是学而优则仕,这些日子你们也发现了,各行各业皆有门路!用我的话来讲,这便是世事洞察皆学问!

    试想打铁难道没有学问嘛,木工难道没有学问嘛,建房子、打仗难道没学问嘛?不,这些都有学问。若是打铁者能从学问中,探究出法门,炼出更多更好的铁,那这也算是惠及万民!同样的,各行各业的学问,只要有人专研,进而取得进展造福天下,那这便是让万民得学问的益处!”

    杨敬捋了捋胡子说:“打铁的学问?古之圣贤,可有说过打铁的学问?”

    “未曾,墨子倒提过,不过也仅是提过!”

    “哦!”杨敬半眯着眼:“那少君又该从何入手,来钻研着打铁的学问?”

    颜政拿起桌上的白纸,写好两个词:格物致知,经世致用。

    “少君这字得多练练!”杨敬吐槽一句,接着问道:“这两个词何解?”

    颜政说道:“格物致知,便是人对宇宙、天下、国、事、人,皆思索之、归纳之,以找寻其中不变之理。譬如三三得九,此乃天下共法,又譬如这炒钢,只需归纳总结得当,便是换个地方也是一样!经世致用,便是学问得能济世救民,得用到实处。换言之,得能办实事!

    我以墨家学术之兼爱、义利、尚贤、明理,辅以格物致知,经世致用。至少能让不少人,不用生来便只能种地为贱籍。今后地盘一大,还要办中学、大学,收天下人才以教育之,岂不美哉?”

    杨敬捋着胡子哈哈发笑,虽不太认可,却也看出几分道理。

    张飞只顾着喝酒,这个时候他往往插不上话。

    “不过少君,这些时日以来,我倒是看了些墨家的学问,少君若要儒墨并举,恐怕尚需苦心钻研!”杨敬提醒一句。

    颜政不以为意道:“先生勿忧,待兵强马壮,临中原以治天下,届时自有大贤替我辩经!”

    杨敬思索片刻,又是哈哈一笑。

    “少君说的极是,兵强马壮,自有大儒来少君完善,届时便是错的,也会是对的!”

    “本就是对的,何来错谬之说?”一个略带稚嫩的声音从门外响起。

    杨琰拿着一件大氅进来道:“这些日子以来我读墨家学问,再悟少君所言兼爱、义利、尚贤、明理,只觉豁然开朗!少君有此学问才会兵强马壮,而非兵强马壮,才能证此学问!”

    她边说边将大氅披到颜政身上,还贴心的压了压。

    颜政笑着对她点点头道:“还是琰妹见识高,若非你是女子的话,咱们定能成为抵足而眠的好兄弟!”

    咳咳——正在喝酒的杨敬呛了一下,“什么见识,女儿家长大了胳膊肘往外拐罢了!”

    杨琰不乐意道:“爹爹休要胡诌,我的学问俱是你教的,帮理不帮亲也是圣人教诲。爹爹此言,反倒是说明,咱们以往真是亲亲相隐。”

    杨敬被怼的无话,颜政不由朗声大笑起来,这位琰妹或许是小小年纪,便历经大起大落,所以言辞一直颇为犀利。

    杨琰又禀报道“少君,这些送来的学生,总共有女一百四十三人,男五十四人!年龄也俱已统计,按照你的吩咐,准备分成四个班,届时成先生父子可教算学,我和我娘教他们开蒙识字,你与爹爹若是想去上课,便去给他们讲墨家学问或者说道理都行!”

    “那我呢?”张飞睁大眼睛问。

    “读书人的事,三儿别凑合!”颜政制止一句,又问:“为何来的女学生,竟是比男学生多这般多?”

    杨敬答道:“自是想留着男娃,放在家中干活,半大小子已算是半个劳力!”

    颜政挠了挠头,汉代还没有男女大防,乡民短视之下,选择留下儿子给家里干活,让女儿出去读书识字。

    这……世道似乎反过来了!

    “算了,我亲自去看看!”

    颜政披着大氅就往外小跑而去,杨琰忙在后边跟上。

    两人很快赶到学堂,围堡正在动工扩建,这个学堂乃是原先郑家的两个仓库。

    “他们住所都安排如何了?”

    “男女分住,都是一个仓库!”

    “条件艰苦啊!”

    “有吃有穿有住,与他们而言,已是极大的优待!”

    颜政来到所谓“宿舍”内,其实不过是几个大通铺,外加几个架子摆放行礼。

    新来的孩子们,大多在十岁左右。

    女孩们对陌生环境有些惊惧,看到颜少君后,纷纷跪下行礼。

    颜政扫视一眼说:“琰妹,第一堂课,便是教会他们,不可动辄便下跪!除去天地以及生养自己的父母外,这天下无人值得他们跪。”

    “可!”

    “识字的时候,我教你的那套训读、音标,你好生领悟,有不妥的地方,一定要告知我!”

    “我省得!”

    颜政幽幽一叹:“惟愿四五年后,这些孩子里头,能够冒出人才来。”

    “少君放心,一定会有你要的人才!”杨琰一板一眼道。

    颜政回过头望着她,在后世不过是高中生的年纪,脸上却透着一抹不合年龄的成熟。

    “你也好好学,还有令妹和令弟,他们皆有识字的底子,假以时日必能成才!”

    “定不负少君之期望!”

    “明日便开始上课,课程我来安排!”

    …………

    建安元年冬,临近年关。

    曹操命裴茂、段煨会同关西诸将讨伐李傕,联军初战小胜,李傕难以抵抗退守黄白城。

    与此同时,曹操整军备战,即将出兵宛城,消灭张绣这个心腹之患。

    袁绍正在北方同公孙瓒拉锯,两家互有胜负,但终是袁绍越打越强。

    袁术在寿春,终日寻仙问道,企图为僭越之心找到天命依托。

    徐州的吕布刚在曹操的斡旋下和刘备讲和,而继续困守小沛的刘备,依旧在蹉跎。

    小霸王孙策已经勘定江东,正在勤修内政。

    至于其余所谓群雄,大多都在天下大势中,或主动或被动的做出一些举动。

    而关中太白县枣林镇内,传出了郎朗的读书声。

    这微不足道的读书声,在时势之下,显得微不足道,却又是如此的响彻云霄。

    只因读书声来自以往奴隶的后代,如此读书声响彻在如此时势,让黑暗中的大汉,终见一丝曙光。

    颜政在廊下听完一堂课,提笔写下: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第一卷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