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好兄弟,一辈子!
李世民不由的感到一阵后怕。
赶忙让禁卫去抓阿史那结社尔,直接格杀勿论!
随后,李世民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但又想到了孙武开。
这人可是救驾有功啊!
而且一个人就能斩杀40名敌军,这种武艺,放眼整个大唐也是出类拔萃的。
李世民本打算给孙武开升个官,当个将军什么的。
但转念一想。
这孙武开要是走了,那想找个跟他同水平的护卫怕是不那么容易。
嗯
本为了朕的生命安全,这孙武开还是继续当自己的侍卫吧!
打定主意,李世民便放弃了给孙武开升官的想法,而是赏给他一千两黄金。
拿到黄金的孙武开感动的都快哭了。
自己事儿还都没做呢,平白无故就得了一千两黄金!
这让他忍不住想跟阿史那结社尔当面道个谢。
谢谢他暴露了身份,让自己无功也受禄。
不过转念一想,阿史那结社儿现在怕是已经死翘翘了,自己也没处找去。
孙武开摇了摇头的说道。
“兄弟,这就不能怪我咯,明年的今天我给你多烧点儿黄纸,你在下面保佑我以后这种事儿多来几次。”
“好兄弟,一辈子!”
【所以牢记一点,禁卫羽林都是挂,皇帝走哪哪是家!】
【但看到这儿你会想,那我直接策动卫士,反杀皇帝老儿不就行了?】
【这就来到了第二点,皇帝与士大夫虽有对抗,但本质是合作关系,皇帝是士大夫阶级的总代言人,他才不会杀光士大夫把位置让给平民子弟。】
【因此,历代禁军都是从勋贵子弟中提拔,比如汉武帝的建章营是阵亡将士子嗣,清代的禁军也都是根红苗正的上三旗子弟。】
【你策动他们去砍皇帝?怎么?他们的九族是批发的吗?】
李世民点头道。
“没错,禁军的第一点就是绝对的忠诚,这忠诚度最佳的无疑是那些跟自己有关的家族。”
“想我爹起兵时,便是从义军中挑选了三万禁军,到了朕这儿,则是从我秦王府的亲信中挑选的禁军,这样就能保证禁军的绝对忠诚。”
其实除了以上的论点之外,禁军的待遇比在外的军队要高出很多,并且他们只保护皇帝的安全。、
绝大部分禁军只要不作死,自身的安全是完全不必担心的,这一点也要比在外的军人要强的多。
又高薪又安全,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为啥会铤而走险去造反?
【嘉靖帝朱厚熜,是个经常把火撒到宫女身上的变态,因此杨金英等16名宫女联合起来,打算趁朱朱厚熜睡着后实施刺杀。】
【于是夜晚,暗杀小分队来到了朱厚熜床前,她们将麻绳栓成绳套,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抹布,打算套住朱厚熜勒紧,用抹布捂住脸遏制呼吸,然后一起摁住四肢,压在朱厚熜身上把他活活憋死。】
【十六打一,不出意外,肯定是会成功的,可就在勒死嘉靖帝的关键时刻,绳索被杨金英打了个死结,任凭宫女们怎么用力都没法勒死嘉靖。】
【情急之下,宫女们拿出发簪刺向嘉靖,但巧妙的错过了所有要害。】
【随即被路过的宫女发现,壬寅公变失败了。】
大明。
嘉靖也已经傻了。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宫女竟然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竟敢行刺皇帝!
自己修了好几十年的仙,不但没长生,还让个女的差点弄死。
这事儿要是成真了,怕是之前那个皇帝的奇葩死法中就会有朕一笔!
当即,嘉靖怒气爆表,仙也不修了。
就想着找到那个杨金英好好审问审问。
【复盘整个壬寅宫变,你会发现宫女们在筹划阶段错过了三个考虑。】
【第一,武器装备不趁手,不管是荆轲刺秦还是项庄舞剑,手上的家伙事儿首先得保证能a出伤害,因此经验丰富的刺客往往会将近身武器上涂抹毒药,以此来保证一击必杀。】
【第二:宫女们实现准备不到位,要有b计划。宫女们在唯一武器上吊绳报废之后,才发现自己没有趁手兵器,无法对朱厚熜补刀,这就让嘉靖得以残血逃生。】
【所以第三点,条件允许的话,你最好有备用武器,以防不测。】
“这点都记住了吗!?”
天地会。
陈近南询问着众人,严肃的说道。
“越到关键的时候越不能慌张!都是大老爷们,都是反清义士,我相信大家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不过就像光幕说的那样,凡事都要有两手准备!倘若到时真的遇到什么突发情况,也要随机应变。”
“对了,伍天仲,你是用毒的行家,兵器上的毒就交给你了,记住,要用最猛的毒,一定要见血封喉!”
【第四点:有始有终。】
【如果不打算和行刺目标同归于尽,一定要留一条后路,因为一旦被抓或者被认出来,轻则被杀,重则国灭乡无。】
【你可以逞英雄,但不要把你的九族带上。】
【明朝宫女们突发奇想的刺杀,明显是仓促的,因为她们并没有考虑好,成功或撤退的路线,而被发现后,他们急中生智灭了房间里的灯,本想借着黑暗逃脱,可灯不知一盏,很快被人重新点亮漏出了脸,全员被抓。】
【不过,在聂政刺韩相暗中,聂政在成功刺杀韩国相后,在明知不可能杀出重围的情况下,立刻用刺面、挖眼、剖腹等重口味手法对自己来了个反向出厂,这使得韩国无法辨认凶手,无法株连聂政的家人。】
“聂政的确是个狠人。”
李世民说道。
“要不是他姐姐前来认尸,怕是这名侠客便会埋藏在历史之中了。”
“那《聂政刺韩傀曲》也是千古绝响啊!”
《聂政刺韩傀曲》是由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根据《史记》中记载的《聂政刺韩》的故事创作的。
此曲还有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
《广陵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