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 > 第44章 何以说李清照是活出了快意人生的千古第一才女?

第44章 何以说李清照是活出了快意人生的千古第一才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对\"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印象,最初是从中学课本中了解到的。那是她16岁时去京城游玩时写下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词让我记住了李清照。

    原来李清照年少时很幸福快乐,有生活情趣。

    你看,她游玩时,被溪亭的景色迷住,竟忘了回家的路。到傍晚才调船回去,却划到盛放的荷花丛中,把停栖的水鸟都吓飞了。

    后来,逐渐加深了对宋词的研习,对李清照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原来,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李清照有着让人心痛的人生经历,小时候有美好的岁月,与第一任丈夫赵明诚也有一段幸福的时光,但还是受\"党争\"的漩涡波及,兼之后来南宋朝廷的妥协偏安,丈夫赵明诚英年而逝,使得李清照晚景凄凉,又被骗婚。欣慰的是,李清照没有为这些遭遇消沉,而是勇敢地与第二任丈夫张汝舟离婚,坚持创作,完成第一任丈夫的遗愿,平静生活,直到73岁时才淡淡地离开人世。

    李清照的人生,可圈可点,让人赞叹。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

    (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于公元1084年出生于北宋时期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李格非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苏东坡的学生,进士出身,当过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等职。母亲王氏也来自士大夫家庭,文学氛围很浓。

    李清照文学艺术天分很高,又受家学熏陶,兼之自幼聪敏好学,亦得到文坛大家晁补之等提点,自小在词坛上就崭露头角,表现出过人的才华。

    李清照所写的《点绛蜃蹴罢秋千》这首词就写出了她少女时代的愉悦与幸福时光。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你看,少女李清照在荡秋千时,有一个人闯了进来,吓得李清照羞涩离开,却又倚门回首,假装嗅青梅,偷偷看是谁。

    极形象地素描了当时的场景。

    (二)第一次婚姻

    李清照18岁时与京城门当户对的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那时,年长3岁的赵明诚还在太学读书,夫妇二人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只是好景不长。在李清照婚后的第二年,父亲李格非被列入\"元佑党\"在党争中受累,被逐出京城。公公赵挺之因不属旧党,升任尚书。李清照请求公公救父,但朝廷之规\"宗室不得与元佑奸党子孙为婚姻\"及党争之恶,赵家无可奈何。李清照只好离京随同父亲回济南生活。

    哪知世事变幻,让人目不暇接。李清照随父返回故里的第二年,朝廷解除\"党禁\",大赦天下,父亲李格非返京受差,李清照得以回汴京同赵明诚团聚。

    谁知不过一年光景,蔡京复相,打压公公赵挺之,旋及罢官,不久病逝。赵家即被逐放。24岁的李清照随丈夫赵明诚暂居青州\"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开启乡下生活。

    夫妻二人在乡下生活了将近二十年,度过了一段安宁的和美岁月。

    (三)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在26岁时,去京城看望父亲。《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就是这个时期李清照根京都汴京的繁荣有感而发即兴创作的名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很雅致地写出自己在风雨很大的昨夜饮酒太多,以致一夜浓睡,第二天醒来不忍看海棠花谢,试着问侍女窗外是不是落花满地,哪知粗心的丫头却回答:海棠依旧。于是自言自语,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对呀。

    这首小令一问世,即深受人们喜欢,广为传颂至今,誉为惜花伤春的不朽之作。

    (四)第二次婚姻

    李清照44岁时,北宋发生了\"靖康之变\",康王赵构南逃应天府,于公元1127年称帝宋高宗,于是,南宋时代开启。

    这一年,也成了李清照转折之年。

    这年的3月,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病逝。赵明诚赶往江宁奔丧。当年8月在旨令知任湖州的途中染病而卒,时年47岁。

    李清照为之悲怮,写祭文安葬赵明诚后,根据遗愿前往于1132年到杭州。

    不幸的是,李清照在去往杭州的路途中,由于战乱,历经5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在1132年到杭州后,所携带的藏品(丈夫遗物)多散失殆尽,失去了经济来源,陷入困境。

    无奈之下,李清照只好在48岁再嫁任职右承奉郎的张汝舟。哪知此人不过是觊觎李清照的藏品,婚后发现李清照并没有多少财物,遂恶语相向,百般折磨李清照。

    李清照识人不察,早已懊悔,又发现张汝舟骗官之劣迹,遂不惧当时南宋的朝规:妻告夫坐牢3年,毅然报官。在亲友们的营救下,李清照被关押9天后获释,并获准离婚,张汝舟被革职。

    李清照从个人痛苦中解脱出来后,没有消沉意志,着力于关注国事,忘我地投入创作之中,写下大量作品,并完成赵明诚遗愿《金石录后序》。

    公元1155年,李清照73岁,在怀着对亲人的思念和故土难归的失望中凄凉辞世。

    (五)赌书消得泼茶香

    率性的李清照,年轻的时候生活挺惬意的。

    她与赵明诚,那时家景也不错。夫妻二人感情很好,志趣相投,互相砥励,切磋文学艺术。

    赵明诚爱收集金石书画,两人就经常去市场上寻访,差不多每次都是倾其所有购回。据说,存入家中的这些藏品有二千多件,夫妻二人常一起研砥,为一些新的发现而快乐不已。

    为此,赵明诚计划编《金石录》,李清照全力支持。当丈夫赵明诚对一些材料的出处忘了,记忆力惊人的李清照总是一下子帮赵明诚回忆起来。于是,夫妻二人就约定:对金石的出处谁先准确说出,谁先喝茶。李清照每每得胜举杯喝茶时,大笑不已,以致把茶倒在衣衫上,茶香飘来,反而使夫妻二人更加乐在其中,更加忘情于爱好。

    文思泉涌的李清照创作出了很多自然清丽的词作。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据说,李清照写好这首词给赵明诚时,激起了赵明诚争胜之心,于是闭门三天,写下五十首词。赵明诚把这些词作与李清照的《醉花阴》混在一起,给友人点评哪句写得好。友人看后,说:独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最好,乃上上之作。赵明诚终未胜出,自此折服妻子之才。

    (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公元1129年,知江宁府任江东经制副使的丈夫赵明诚难以抵挡南下的金军,拒绝主战的南宋朝廷一味妥协求和。

    无奈之下,赵明诚只好放弃弃守江守,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

    经过乌江项羽曾自杀的地方,有感而发的李清照写下讽喻诗《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经历了长期的离别之苦,词风也由淡雅而转向沉郁、哀伤。

    《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在这样的心景下创作出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二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李清照开六连用了14个叠字,抒发自己悲凉的心境,后素描黄花堆积、梧桐细雨等残秋景象,着意渲染愁绪,一字一泪地表达了自己在国破家亡后孤独失落的苦闷状态,让人感同深受:一个愁字怎能表达得尽哟。

    到了迟暮之年,李清照写下最后一首词作《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明快地表达了人生只要爱过,无论多么无常,都将无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