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英灵殿,清代老者的请求!
……
“好了,云姝姐,快带我去英灵殿吧。”
云逸轻柔地擦掉了任云姝的泪水,神色郑重地说道。
只要能够得到英魂铠甲,再加上自己本身所具备的古武修为,以后一定有办法摆脱掉古月墨璃那个疯子!
任云姝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心情,然后说道:“行,姐姐这就带你去,你跟姐姐来!”
……
英灵殿并非位于百货大楼的楼上,而是在其负四层。
云逸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新奇,因为他从未涉足过这里。
当他们乘坐电梯抵达负四层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昏暗,冷风不断吹拂而来。
任云姝打开了灯光,眼前呈现出的是一个类似山洞的地方,前方有一条狭长的过道,充斥着潮湿和阴冷的气息。
云逸跟在任云姝身后,大约走了两三百步,便来到了一扇古老的石门前。
这扇石门充满了斑驳的痕迹,仿佛历经了无数的风雨沧桑。
然而,在石门的左侧,有一个按钮,形成了现代科技与古代遗迹的鲜明对比。
任云姝按下按钮,通过指纹识别后,石门缓缓打开。
石门打开后,一股古老而神圣的气息扑面而来。
云逸放眼望去,只见英灵殿内庄严肃穆,四周的墙壁上镶嵌着闪耀着光芒的宝石,将整个大殿映照得熠熠生辉。
在大殿的正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祭坛,祭坛上摆放着各种珍贵的祭品。
而在祭坛的周围,排列着一列列威武的历代名将雕塑,他们身姿挺拔,神情庄重,仿佛随时准备为了守护这片土地而战。
这些雕塑栩栩如生,每一个名将的面容都清晰可辨,他们有的手持利刃,有的身披战甲,有的骑着战马,威风凛凛。
云逸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他仿佛能够感受到这些名将们曾经的英勇和荣耀。
任云姝紧紧牵着云逸的手,逐一为他介绍着那些名将雕塑。
她指着左边的雕像说道:“看,这位是被誉为飞将军的李广,他英勇无畏,箭术高超!”
接着又指向另一尊雕像,“这位是冠军侯霍去病,他少年英武,战功赫赫!”
然后目光落在了那尊高大威武的雕像上,“这位是三国第一名将——吕奉先,他武力超群,威震四方!”
随后又指向了宇文成都的雕像,“这位是宇文成都,他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猛将!”
还有常遇春的雕像,“这位是常遇春,他勇猛善战,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云逸看着眼前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像,心中充满了震撼与敬仰。
随后,任云姝又带着云逸走到了另一边,她继续介绍道:“这位是武侯诸葛孔明,他智谋过人,鞠躬尽瘁!”
“谋圣张良,他深谋远虑,为大汉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接着指向了苏东坡的雕像,“这位是苏东坡,他才华横溢,文学造诣极高!”
然后依次介绍着李太白、杜甫、王安石的雕像,“这是李太白,诗仙之名当之无愧;这是杜甫,他的诗作感人至深;这是王安石,他的改革精神令人钦佩!”
还有张居正、严嵩的雕像,“这位是张居正,他是明朝的杰出政治家;这位是严嵩,他在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指向了李鸿章、左宗棠的雕像,“这位是李鸿章,他在晚清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位是左宗棠,他收复新疆,功不可没!”
云逸沉浸在这些历史人物的雕像之中,仿佛穿越了时空。
……
任云姝缓缓转过身来,面对着云逸,认真地说道:“英魂铠甲,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斗铠。”
“你看左边那些名将的英魂,他们的铠甲大多都是斗铠,这种铠甲更侧重于战斗能力,充满了攻击性和力量。”
她稍作停顿,继续说道:“还有一类是智铠,就像武侯诸葛孔明、张良、张居正他们所拥有的英魂铠甲一样。”
“智铠更倾向于控制和爆发,能够运用智谋和策略来发挥出强大的力量。”
接着,她又指向另一边,说道:“除此之外,还有辅铠。”
“正如其名,辅铠主要偏向于辅助其他铠甲进行作战,能够提供增益效果,增强整个团队的实力。”
……
云逸郑重地点了点头,强压着内心的激动,向任云姝问道:“我自己选还是……”
任云姝微微一笑,拉起云逸的手说道:“你跟我来。”
她牵着云逸的手走到祭坛前,拿起桌子上的一把刀,然后对云逸说道:
“你割破手掌,把血滴入其中!然后再点燃三根香,之后你不要动,等着就行。”
云逸没有丝毫迟疑,他迅速抓起桌上的匕首,轻轻地割开手掌,鲜血顺着伤口滴落进祭坛之中。
紧接着,他点燃香,将它们插入其中。
做完这些后,云逸突然身体一颤,紧接着,他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被人硬生生地扯了出来。
下一秒,他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神秘的空间。
在他眼前,十位虚影逐渐浮现出来。这些虚影形态各异,散发着奇异的光芒。
在那神秘的空间中,十位虚影呈现在云逸眼前。
有的虚影身披铠甲,英姿飒爽!
有的则是文人装扮,尽显儒雅气质!
更有甚者,身穿龙袍,威严庄重。
他们无疑就是传说中的英灵。
云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些虚影,而虚影们也在静静地凝视着他。
突然,其中一个虚影向前迈出一步,他身着清朝官员服饰,身躯佝偻,白发如雪,但眼神中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他对云逸说道:“小子,选我吧!老夫虽不是斗铠,但单论爆发,不弱于任何人!”
云逸怀着恭敬的心情问道:“不知前辈尊姓大名?”
老者闻言,眼中却流露出一丝灰暗,他有些不敢提自己的名字。
毕竟,他的名字在后世,确实是臭不可闻!
但见云逸那期待的目光,老者最终还是长叹一声,口中忽吟道: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