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能令骨肉离
南阳。宛城。府衙。
军情如雪片般飞来,袁术闻听,眉头紧皱,面色凝重,急忙召集众将商议,“汉军自三路进犯,来势汹汹,更听闻有【霹雳车】相助,吾宛城城池虽坚,亦恐难据守,不知诸公有何良策?”
袁胤道,“主公,汉军勇猛,不可力敌,不若避其锋芒,舍弃此处城池,退守淮南寿春,方为上策。”
袁胤得宠于袁术,文武中广有其党羽,故而话音未落,当即便有多人出列附议赞同,众人议论纷纷,堂上顿时乱似沸粥。
袁术见状头疼不已,以手扶额,暗自思忖,一时难以决断。
却见有人出列,大喝一声,声如洪钟,“主公万万不可听信袁胤谗言。”
众人定睛观看,正是主簿阎象。阎象颇有智谋,为人耿直,乃是袁术麾下第一智囊,对袁术可谓忠心耿耿。众人见是阎象,惧其威仪,皆不敢再作多语,堂上顿时鸦雀无声。
袁术见阎象出列,稍作宽心,遂问道,“不知主簿何出此言?”
阎象沉声道,“南阳尚有精兵十万,战将百员,加之城高壕深,地势险要,倘若闻风而退,就此不战而走,岂非要为世间之人百般耻笑?”
袁术虽奢淫无度,却远非一无是处,少年时,其亦曾行侠游历,以侠气闻名天下。
袁术知阎象足智多谋,料想其有退敌之法,遂复又问道,“不知主簿有何良策教吾?”
阎象沉声道,“主公。吾有一策,可退敌兵。”
“洛阳来敌,军势虽盛,然南阳北面亦有三鸦之险,更有雄关数重,足可据关拒敌。主公可遣一良将,进驻雉县,据守城池关隘,可拒洛阳敌军。有此天险,料想便是千军万马,亦一时难以攻破。至于武关与襄城之敌,可于郦县、堵阳二地设防,依托湍水、澧水据守。吾闻近日河水上涨,只需各遣一良将据守渡津浅滩,敌兵必难以渡过,有何惧哉?主公可再命一军,于后接应各处,则南阳万无一失也。另敌军长途奔袭,粮草必然接济困难,可遣将自小道绕至两处敌军身后,烧毁其粮草辎重,则此几路敌兵必退。”
袁术闻言大喜,当即扫视众将,准备分兵派将。
谁知扫视一圈,只见众将俱都垂头丧气,斗志萎靡,一副不敢出战模样。
袁术不禁轻叹一声,喃喃道,“可惜孙坚身死襄阳,吾之大将纪灵、刘勋等人远在淮扬,否则何惧区区汉军。”
阎象知堂上众将皆是庸碌之辈,用之必招致大败。
乃进言道,“主公勿忧。吾愿保举良将几员,俱都是文武双全,世间良才,可堪大用。”
袁术闻言大喜,忙问几将姓甚名谁,现在何处。
阎象道,“几人皆是南阳本地人士,素有才干,主公可速速召来,委以重用。”
袁术闻言,不禁羞赧得面红耳赤,想不到自己麾下竟然尚有如此人才。
稍作平复,袁术心中略宽,当即命人依照阎象所言前往传唤。
不多时,只见三人来到堂前,皆抱拳施礼,插手而立,各个威风凛凛,气宇轩昂。
为首一员小将,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剑眉星目,鼻正口方,三绺短须,相貌英俊,气宇非凡。其自通名姓,名叫李严,字正方,现为南阳郡吏。
中间一员小将,身高九尺,面如淡墨,虎目虬髯,膀阔三停,宽肩厚背,雄壮魁梧,杀气腾腾。其自通名姓,名叫吕常,南阳博望人,现为宛城巡尉。
最后一员小将,身高七尺,面如淡金,疏眉细目,微有须髭,细腰乍背,双肩抱拢,身姿矫健,神情刚毅,相貌威严。其自通名姓,名叫吕乂,字季阳,暂充任宛城捕吏。
三人皆文武俱备,颇有智略,又有万夫不当之勇,可称俊才。
阎象曾多次予以举荐,然袁术整日妄思称帝,无心理事,总是不予召见,故而三人未得重用。
如今事急,阎象重又想起三人之才,正堪重用,故而极力荐举。
袁术打量三人,心中不禁狐疑,如若重用区区小吏,恐要被人耻笑。况且三人年纪不大,却不知是否真如阎象所言,有卓绝本领在身。
袁胤察言观色,已知袁术心意,当即出列道,“主公,三人俱是小吏,况且毫无战功,如因一人之言,便予重用,恐怕令大将寒心,众人不服。”
阎象阔步上前,大骂袁胤行小人之径,怒不可谒之下,欲以手杖相击,袁胤慌忙躲闪至众将身后,不敢再言。
三将闻听袁胤此言,亦不禁心生愤慨,本欲就此离去,又怕大庭广众之下,辜负阎象荐举之情。
袁术见阎象、袁胤各执一词,心中犹豫不决,遂望向长史杨弘。
杨弘素与孙坚交好,心中亦恼恨袁胤,暗道,若非其献上谗言,命孙坚出征荆襄,孙坚怎能身死异乡,如今又怎能无大将可抵御来敌?
然杨弘虽有忠义,却智略不足,见袁术目光盯向自己,苦思之下,亦无良策,只得随口进言道,“主公。依吾之见,主簿所言实属良策。然太守所言,亦有几分道理。”
袁术暗骂,俱是废话,遂追问道,“不知长史有何良策?”
杨弘沉思半晌,直憋得面色涨红,方才喃喃道,“依吾之见,莫若暂以城中大将为主将,以此三人为副将相辅,或为两全其美之法。”
袁术本就无谋,又恐手下再起争执,遂采用杨弘折中之策,却心中轻视,只加封三人为帐下别部司马。
别部司马乃别营统领,其兵多少各随时宜,多为将军帐下部曲,平常并无军权。待要两军交战,多以别部司马率领骑兵,以为别营侧援,所率军士多则数百人,少则数十人不等。
三人本有满腔热血,见此情景,却心灰意冷,暗存不满,心中虽有微词,但一时也难以更改,遂只得施礼谢恩,随即便唯唯而退。
阎象亦被袁术此举气得闷坐席前,半晌不再言语。
袁胤见状,趁机举荐三路大军主将,乃是苌奴、黄猗、李业三人,俱是其心腹之人。三人本领稀松平常,却俱都善于迎合。每每袁胤于袁术面前进言,三人便于其后摇旗呐喊,以为其堂上后援,故而也得其极力保举,身居偏将军之职。
袁术大喜,当即加封苌奴为折冲将军,命其率军两万,防守雉县关隘,并将李严归于其麾下听用;加封黄猗为折寇将军,命其率军一万,防守郦县,并将吕常归于其麾下听用;加封李业为折义将军,命其率军一万,防守堵阳,并将吕乂归于其麾下听用;又命桥蕤为都督,陆勉、舒邵、惠衢、张炯等为副将,冯方、徐缪二人为参军,袁胤为监军,统领精兵三万,屯兵西鄂,负责各地接应。
真真是:谗语能令骨肉离,奸情难测事堪悲。何因掘得江充骨,捣作微尘祭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