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大宋之山贼传奇 > 第102章 三王寨之殇

第102章 三王寨之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经过数日的追踪,他们惊奇地发现,在这些镇子中采购大量物资的神秘人,尽管行走的方向各异,但最终都如百川归海般汇聚到一条线上。这条线,宛如一道箭头,直直地指向一个地方:三王寨。

    赵德法在地图上精心地将几个镇子圈起来,顿时眼前一亮,这几个镇子竟然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形,而圆心处,正是三王寨!

    然而,当他前往三王寨附近的村落探寻消息时,却遭遇了令人困惑的情况。没有一个村民愿意透露三王寨有山贼的只言片语。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但无论如何,他坚信,三王寨必定藏有山贼,而且就是打劫岁贡的那伙恶徒。

    至于村民们对此一无所知,原因无外乎两种。

    其一,这伙山贼穷凶极恶,村民们慑于其淫威,根本不敢吐露半句实情;

    其二,这伙山贼或许对附近百姓颇为友善,以至于村民们并不认为他们是山贼。

    赵德法心中还有一个念头,既然有山贼出没,必定会有恶名远扬。于是,他决定前往刑部档案库寻找答案。随后,他率领手下人,日夜兼程地赶回京城。

    距离皇帝给定的期限仅剩下短短两天,期间刑部已多次派人前来催促结果,都被赵德法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查案可不像喝凉水那么轻松,哪能说查到就查到呢?

    京城,刑部档案室里,赵德法和几个手下正埋首于一堆堆厚重的档案中,逐页翻阅着近年来有关山贼记录的卷宗。终于,在一本尘封四年的旧档案中,他们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答案。

    黄历十六年六月初四,谏议大夫刘宗人行至玉女坡,遇劫匪,被劫,护卫死伤者三十六人,宗人等愤死抵抗,六人脱险。期间一山贼曰:刘宗人,识我三王寨否?宗人归京,面见天子,跪求天子出精兵剿山寨,允之。黄历十六年六月二十,中郎将刘敏,率精兵五千,围三王寨,贼惊退去,官兵围寨数月,无果,遂归。

    这件事他有些印象,只可惜当时案子并非经他之手,故而在捕获三王寨山贼时,他并未将其与该案联系起来。

    随后,更早的档案逐一展现在赵德法眼前:黄历十三年八月,京兆尹李昌贺归老,至三王寨,遭劫,李昌贺身亡,有人报官,案宗送至刑部,捕头刘烨率部查案,无果。

    黄历十年、黄历九年……桩桩件件,无不指向三王寨。

    此时,距离十五日期限仅剩半天,刑部尚书如热锅上的蚂蚁,焦急万分,一次次派人催促。

    “黄捕头,可有结果?”

    “走,见黄大人!”

    黄光升见黄德法走来,赶忙迎了上去。

    这几日,他寝食难安。虽说他在皇帝面前夸下海口,是为了打压严嵩明,但十五天的期限实在太紧,让他倍感压力。

    若差事办得好,一切还好说;若办砸了,他不仅可能被革职查办,甚至可能入狱,更别提在一旁虎视眈眈的严嵩明了。

    黄德法是他任知府时的捕头,后随他进入刑部。其实,他并不喜欢黄德法的性格,只是……刚进刑部时没有自己的班底,加上刑部派系林立,不得已才把黄德法作为自己的班底。

    十年前,他力排众议,破格将黄德法提拔为刑部捕头,此后便再未对其予以晋升。

    刑部这摊水太深,而黄德法行事过于刚正不阿,大多数同僚对他颇有微词,更何况自己也对这位下属不甚喜爱,尽管黄德法的能力有目共睹。

    但在皇帝下达十五日的期限后,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位跟随自己十余载、能力出众的老部下。

    “老黄,情况如何?”

    “大人,已经确定了。”

    黄光升的声音近乎颤抖:“确定了?是何人所为?可有确凿的消息?”

    “大人,此次抢劫岁贡的乃是三王寨的山贼。三王寨距此百里之遥,位于三王山、三王岭。山贼人数不详,头目不明,但抢劫岁贡之事确凿无疑。”

    黄光升兴奋异常,他深知在短短半个月内取得如此成果实属不易。这下,他终于可以向皇帝交差了,严嵩啊,呵呵,有此功劳在身,老夫在皇帝面前岂会再受你掣肘。

    “老黄此次立下大功,本官必定奏请朝廷,为你加官进爵!”他没有过多挽留黄德法,便径直入宫,向皇帝禀报去了。

    虽然黄德法成功破获了抢劫大案,但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挥之不去:为何三王寨附近的百姓对山贼之事只字不提?到底是山贼的残暴威慑所致,还是另有隐情?

    想不明白,那就亲自去三王山走一遭。于是,他马不停蹄地赶回三王山,一探究竟。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去竟然让他的人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这都是后话了。

    且说皇帝得到黄光升的禀报,立刻命令兵部派精锐兵马围剿三王寨。兵部派早已集结的禁军统领曹力,率本部兵马七千人,浩浩荡荡的杀向三王寨。

    京城众官员议论纷纷,所有人都以为三王寨逃不过这一劫了。

    和其他官员迥异,礼部侍中张德山内心焦灼不安。

    他与三王寨关系匪浅,所有情报无一不是他传递给三王寨的。

    昔日他穷困潦倒时,曾遭遇劫匪,命悬一线之际,三王寨大当家率部疾驰而来,击退劫匪,救他一命,还资助他白银百两,助他进京赶考,从此他便与三王寨结下不解之缘。

    除了报恩,还有其他缘由。

    他实则是个外柔内刚之人,对当下官场的乌烟瘴气甚为不满,对朝廷不顾百姓困苦的做派痛心疾首。

    他最大的心愿便是朝廷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故而在与三王寨的两位当家彻夜长谈后,竟将他们视为知音。

    尽管三人性格迥异:大当家豪放不羁,二当家温文尔雅,他自己则博古通今,但由于大部分观点相同,使得他们三人相谈甚欢。于是,他们约定张德山充当内应,为其提供那些贪官污吏的行踪,而三王寨则负责铲除这些害群之马。

    事实上,多年来他们合作无间,三王寨劫富济贫,从不惊扰百姓,而他自己也坚守初心。

    每当大当家手刃贪官时,他便会独自痛饮整夜。能有大当家和二当家这样的挚友,实乃他人生之幸事。尽管离他的理想仍相去甚远,但路要一步一步走。

    上月,金人使者前来,催缴岁贡,他怒不可遏。堂堂大宋,竟然岁岁向蛮夷进贡,这简直是有辱天理、愧对祖宗!

    于是,在摸清楚岁贡押送的时间和路线后,他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给了三王寨。不过,他并未明言是岁贡,只是含糊其辞地说是有个大官,携带大量金银,皆为不义之财,护卫不超过五十人。

    本来按照他的计划,大当家的必定会杀光所有人,但偏偏是晨渊这个毛头小子指挥了这次行动,虽然成功,但放了伤兵回来,这让他大为头疼。

    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处境,他和山寨的联系只有大当家二当家的知道,他们绝不会出卖自己,况且每次跟山寨联系,都十分谨慎,他自信决查不到自己头上,就算查到又如何,大丈夫死则死尔,何足惧哉!

    他担心的是三王寨能不能挺过当前的关口。

    他有些后悔,后悔因为自己的冲冠一怒给三王寨招来灭顶之灾。如果三王寨被灭,还有没有像三王寨大当家二当家一样纯粹的人了。

    禁军已经出发,这帮兵老爷军纪极差,一路上虽然没公然干出烧杀抢掠的勾当,但是欺负百姓是常有的事情,这些人在金人面前像绵羊,在百姓面前又是恶狼,一路走来鸡飞狗跳。

    一百多里路竟然让他们生生走了六七天的时间。

    三王寨早就得到官兵来袭的消息,兄弟都被这些官兵的做派激怒了,这是官兵?妈的这他们才是山贼!

    看着本来在自己兄弟们照顾下安居乐业的乡亲们被官兵们各种盘剥甚至杀良冒功,山寨剩下的兄弟们都憋足了劲儿要让这些贼官兵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宋史载,黄历二十二年九月初五,禁军统领曹力,率本部兵马七千余人于三王寨战山贼,大破之,歼贼一百五俘虏,自此三王寨平。

    这是宋史的说法,实际上这一战三王寨确实损失殆尽,八十余人死四十九人,其余全部带伤,大当家重伤,张彪带着重伤的大当家于小路突围。官兵死两千余,伤无算。

    三王寨虽是山贼,但训练比禁军更加严格,军纪更好,且悍不畏死,加上占据地利优势,一开始官兵便损失惨重,但是毕竟人少,最终被官兵破寨。

    大当家本只想装装样子,与官兵稍作交锋便率军撤退,怎料官兵毫无底线的行为,将大当家彻底激怒,以致兄弟们伤亡惨重。

    若不是晨渊给张彪下了定要带走大当家的死命定要带走大当家,他此时恐怕早已成为一具白骨。

    此役过后,禁军统领迅速派人快马加鞭向天子献捷,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皇帝对曹力极力封赏,却对战死的两千余士兵只字不提,仅派人给这些士兵的家眷送去少量抚恤金。由此,大宋对官兵的态度可见一斑。

    皇帝心中的三块石头已去其一,剩下的便只有处理山贼的内应和安抚金人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