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自然是出丁
“赵大人,要么出丁,要么捐资,倘若所有人都出丁,无人出饷银,那么赵大人武装军伍的钱财,从何而来?
要知道,现如今国库空虚,可是拿不出一两银子。”
周延儒知道赵平乱是江南富商之子,带往京师的白糖、美酒、精盐,更是畅销无比。
赵平乱不缺钱,可是,花一两百万两的巨款去养区区六千兵,兵丁的来源还是各家各府的家丁,这就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豪赌。
万一武装起来的兵丁带着装备跑了,那么赵平乱不仅血亏,更是无法完成守卫蓟州的任务。
到那时,烧钱又败阵,这样的双重打击,才是让赵平乱这种人彻底跌入深渊的开始。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周延儒不惜站在所有朝中重臣的对立面,开始试图将所有的关键点全部聚焦于出丁这一层面,以期为赵平乱打造一口金刚棺材。
坐于金台之上的崇祯听闻周延儒知道国库空虚的事情,心中不由得闪过一丝强烈的怒气。
原来你周延儒也知道国库空虚啊!
既然如此,之前的忠贞为国之举,其中到底充斥有多少个人政治意图的表演,这就很难去断定了。
说句不好听的,这周延儒为了沽名钓誉,竟然敢于有损国家之利益,真是该死!
崇祯心中虽然对周延儒生出了一种无言的厌恶,可当前之局势,又到了最为重要的时刻,丝毫打断不得。
赵平乱整军出征的事情,就是当前的重中之重,现在还不是与周延儒算总账的时候。
放下心中对于周延儒的怨气,崇祯心头又升起一股没来由的惶恐。
若真的无人捐资,那么赵平乱的军资到底从何而来。
“京师武库,多有兵甲器具,骑兵战马,守城之战也不需太多,大可划拨出一部分。
如此一来,就算国库无钱,依旧可以整编出一支强军。”
赵平乱虽然是从电商系统之中购置装备,可这种事情不能明说,所以便谎称要调用京师武库之中的现成装备。
此种操作,真可谓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还真可能被赵平乱给临时拼凑出一支建制齐整的军队出来。
在这一操作之下,赵平乱除了领军出征以外,似乎什么代价都没有付出。
要么获得京师勋贵豪奢之家的壮丁五千人,要么获得一百万两以上的天价军饷。
这种空手套白狼的举动,真可谓是妙到毫巅,看得周延儒是暗恨连连。
甚至只要赵平乱一口气募捐出六万两银子,赵平乱甚至连第一个月的军饷都不用出了。
如此精妙的算盘,看得一众大臣勋贵是恼怒不已。
这个赵平乱,真可谓是将大伙给算计得死死的。
白得六千精锐之师不说,甚至还可能获得一大笔的饷银,真是无耻至极。
“赵大人,如果所有人都出壮丁,那么六千兵马第一个月的饷银六万两,又该谁出?
总不能,赵大人白得六千精锐战兵,却什么代价都不用付出吧?”
周延儒心中虽然恨得咬牙切齿,可依旧方寸未乱,看出了赵平乱最后的破绽,便准备从这个方向去突袭。
就算当初赵平乱一出手便是三十万两的冰敬,可是每月六万两的巨款,还有最初的一笔开拔钱,这都是需要准备的。
更何况,赵平乱想要在京师武库之中拿到好装备,必须要付出一定的钱财开路,不然最终得到的,都会是一些破铜烂铁。
在赵平乱的预期之中,看似不用花一分钱就能白得六千强军。
可是,实际上需要在各处关键地点花钱的地方,没有二三十万两的启动资金,是休想的。
启动资金一大笔,后续每月的军饷、粮草、军伍易耗品、军功犒赏等的开销,都需要赵平乱去想方设法去筹备。
看似周延儒只说了一个六万两,其实背后所隐藏的大坑,是吃人不吐骨头的。
如果养兵这么容易,一些边关的将领为什么不自己养一支私兵?
为什么辽东将门吃空饷、喝兵血样样齐全,辽东自有的边境贸易更是屡禁不止,却依旧只能养数十数百的亲兵?
招拢一帮子亡命徒容易,装备、军饷、辎重、易耗品、首功、抚恤,哪一个不花钱?
哪一个又不是大把花钱?
这赵平乱仗着自己会逼捐养兵,便开始轻视养兵的昂贵,现在周延儒就要以此为基准,狠狠的坑害这赵平乱一回。
只要赵平乱敢于将其他花费全部一把包揽过去,周延儒就敢于第一个站出来出十员壮丁。
眼见这周延儒如此小瞧他赵平乱的财力,赵平乱就差向他炫耀电商系统之中的财富值了。
这周延儒机关算尽,最终却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可怜咯。
“各位大臣能够为国尽忠,本官自然也要为国尽忠。
多余的钱财耗费,本官自一力承担。”
顺着周延儒给的台阶,赵平乱登上那劲风最高处,同样的,也是为了骗出京师大臣勋贵府邸之中的五千精锐家丁。
削弱这帮京师豪门大户的底蕴,还只是其次,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尽可能的开发京师之中所蕴藏的战争潜能。
京师之中数千万两雪花银,大量被养得膘肥体壮的壮丁,这些可都是最为丰腴的战争资源。
不将这些东西给慢慢的榨取出来,他赵平乱本次的京师之行,不就白来了吗?
谢谢周延儒给的台阶。
让他顺利从满朝豪门大户之中巧取豪夺了五千精锐之兵!
妙哉!
“好!
赵大人公忠体国,不愧是国之栋梁。
老夫纵使不才,当此国难,亦不能屈居人后。
十员家丁战将,一人不多,一人不少,愿为御敌守国之表率。”
眼见赵平乱不知死活的欣然同意,周延儒脸上的神情却显得更加的肃然,铿锵直言之中,便说出了自己的最终计划。
凡是稍微懂点行的都知道,若是出人,不仅能够赚取赵平乱丰厚的军饷,甚至还能为自己府上的家丁添置一身精良装备。
甚至将来去了那蓟州,只要据城死守,不出一兵一卒城外浪战,甚至连基本的生命危险都没有。
可谓是时间拖得越长,从赵平乱那里赚取的利润就会越是丰厚。
大明举全国之力供养辽东,尚且艰难如此,赵平乱凭一己之力便想要硬撼建奴,不过就是痴人说梦罢了。
到头来,被活活耗死在边关野地,落得个家道中落的下场,也是其太过轻狂不羁的因果报应。
怪不得其他人!
在周延儒的带领之下,像徐允祯这种同一阵营的高官显贵立马表态,纷纷愿意每家每户出十口兵丁,支援蓟州的边防事业。
那可真是人人踊跃,户户竭力,金台之上的皇帝更是喜笑颜开,好一幅君贤臣忠图。
大明中兴之希望,便全在这些义不容辞的忠贞直臣的身上了。
昭昭大明,烈烈其魂。
大明,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