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后记-再相聚
时隔43年,也就是公元1988年,三位老人在江南的某个城市的宾馆里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三位老人,一位是这个城市不久前退下来的副市长胡兆礼,一位是从打老远赶来的时任某地委书记的胡兆义,一位是从台湾来的商人许京武。
三个人拥抱过后,胡兆礼拉过身边的一位老年妇女,对许京武说,老哥,这是你弟妹,你还记得不?
许京武走上前来拉住妇女的手说,记得,记得,你是高桂花吧?有情人终成眷属,终成眷属呵!
胡兆礼告诉许京武,她呀,现在也退下来了,原先是这个城市某区里的人大主任。噢,相当于你们的那个什么……那个县议长吧!呵呵。
看看,看看,都是大官啦。许京武似有所悟地对胡兆礼说,悔不该当初啊,当初如若听你一句话,我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境地呀!
胡兆礼还没说话,高桂花不无惊讶地问,那,老哥您现在……
还没等高桂花把话说完,许京武把手一挥,不无沮丧,又略带调侃地说,我呀,现在是大老板喽,收破烂儿的“大老板”,自己开了一间废品收购店,聊以苟延残喘啊!
胡兆义见眼前的这位自己原来的顶头长官情绪不佳,就岔开话题,寻找几个人感兴趣的话题,说起了在崂山的那段艰苦岁月,说起了那些奇人异事。他们把当时的崂山游击队比作钻进妖怪肚子里的孙悟空,让敌人打也打不得,吹又吹不得。时至今日,他们仍然愿意将青保称其为崂山游击队,除了说游击队如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外,还有那些看似灵异的事情;说到了游击队被围,胡兆礼的母亲雪儿突然出现,并将游击队带离险境的事情;说起了狐狸引领游击队从敌人的包围圈里遁入森林,提起了不明身份的老人将鬼子引入歧途,讲到了胡家的灵犬,自然又讲到了那条神异的大蟒蛇……。
四位老人说到兴高采烈处,不由地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到了那魂牵梦绕的崂山。
四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你一个故事,我一段情节。说到高兴处,竟然争先恐后、唯恐别人抢了自己的话头。许京武感叹道:崂山有太多的故事,崂山有太多的神奇……崂山啊,有灵气哟!
胡兆礼看了一眼白发苍苍的许京武,说,哎呀老哥哟,您也不是40多年前的老哥喽。看看,看看,这一脸的老褶子,这满头的白发。这可不是当年那位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许大队呀,老喽,老喽!
许京武眼里满是浑浊的泪水,说,哪儿有不老的道理,不是比你大一岁嘛,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继而话锋一转,说,你们兄弟们好啊,都干到书记、副市长啦,我混了一辈子也没混上你这么大的官儿!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43年前,崂山岩屋石一战,给青岛、李村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一段时间里,日军虽然对崂山南线仍以围困为主,但因为各战场的失败,已经腾不出手来对付崂山游击队。特别是德军的战败和苏联红军的对日宣战,更是加速了日军的灭亡。不到三个月,日本天皇宣布日军无条件投降。
就在游击队在崂山南线与敌人展开周旋的时候,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已经收回了即墨和崂山北部地区。而此时,青岛的伪军们也已窥察到日军的末日,加之崂山游击队的势力不断增强,一些伪军纷纷投身反戈。这时,李先良再一次严令,今后部队内外不得称其为游击队,一律称为青岛保安总队,否则以军纪论处。日军投降后,青保根据国民党国防部的要求,积极吸纳伪军,使青保的队伍急剧膨胀,一度达到一万二千之众。李先良率部迁往青岛市内。1946年初,李先良将青岛保安总队整编为保安师,报国民党国防部备案。然而,国防部派员来青岛检阅后并不满意,认为该师编制不足,遂撤销了该师编制,成立青岛市保安处。对编余人员除仍拨归青岛保安总队外,余者归国民党青岛警备区听候调遣。
1948年国民党国防部电令青岛市加强地方武装,由国民党第十一缓靖区青岛市警备司令部抽调一个团补充青保总队,并将其改为青岛市保安旅,高芳先任旅长。这是后话。
日本投降后,李先良命令青保总队随其迁入青岛市区,青保总部也随之进驻原国民党市政府,青保各大队、中队也接管了日伪时期的防御驻所。
1946年春节,已经成为中共青岛武装工作大队第二中队长的胡兆义奉命以回家探亲的名义秘密会见了其堂兄胡兆礼。胡兆义对胡兆礼讲了国民党的背信弃义,也讲了国民党必然失败的道理所在,劝堂哥归顺大义,弃暗投明。同时,他也向堂哥透露了一个惊人消息:前些时候,青保特务大队长许京武的弟弟许京文,借收缴日伪武器之机,向胶东八路军送了不少武器弹药。并劝胡兆礼能将青保部分人带出来。如果带不出来,最好劝他们放下武器,不要与人民为敌。兆礼对这位堂弟一向敬重,认为这位堂弟做事正派,有头脑,敢作为。从他口里说出来的事情一定有道理。而且,胡兆礼也深知国民党的腐败。当下承诺,寻找时机探讨许京武的口气,实在不行,自己就找机会投靠共产党的军队。
正月十五这天,胡兆礼将许京武约到春和楼,两个人边吃饭边说话。首先谈起了崂山抗日的一些往事,又说了些人情故事,然后自然说到了今后的出路上。
胡兆礼说,许大哥,咱们辛辛苦苦把日本人赶了出去,为什么反过头来朝自家弟兄开起了火?
许京武说,打天下呗!谁打赢了谁就坐天下,这你还看不出来?!
可是……,胡兆礼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问许京武,你看,咱们能打过共产党吗?
许京武喝了一盅酒说,难说啊!听说共产党大都是庄稼人出身,纪律严明,而且队伍里也都是些敢打敢拼的家伙,打起仗来不要命。这天下是谁的还指不定呢!
话说到这里,胡兆礼趁机说了从堂弟胡兆义那里得来的一些情况。但他隐去了其弟弟许京文向八路军倒卖军火一事。见许京武听得非常认真,便大着胆子说,以我看,这天下迟早是共产党的,大哥不如带着弟兄们投奔共产党去!
许京武抬头看了胡兆礼一眼,然后低头吃着花生米,沉思了一会儿说,咱们亲如兄弟,以后这话你不可对任何人提起。据说,抗日那阵子高总队就有这个意思,但上面不同意。李市长是沈部长的得力干将,而高总队又是李市长的生死之交。弄不好是要杀头的!
胡兆礼心里有了底,看来要争取他们是不可能的,而青保的弟兄们又都把高芳先、于承芳、许京武几个人当神供。看来,只有自己一个人寻找机会走人了!
一段时间以来,国民党青岛驻军连续向崂山北线解放区发起了十多次进攻,共出动兵力6500余人次,引起了共产党的强烈不满和高度警觉。尽管解放区共产党党政机关每次都提出抗议,揭露青岛国民党当局违反停战协定,破坏和平的罪行,但驻青国民党军队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为此,中共胶东军分区命令青岛武工大队派部队进入崂山开展工作。1946年3月14日,国民党青岛驻军接到情报,青岛武工大队的一个中队在北宅以北的凉泉村一带活动。高芳先受命率领青保前往剿共。
3月15日拂晓,高芳先率领青保二大队一部和特务大队及总部直属共计800多人包围了凉泉村。
此时,青岛保安总队正在酝酿改编为保安师,对内部建制设置已经做了部分调整。但特务大队基本未动。昨天晚上许京武在接到命令时,正因小恙去军医室,突然发现高桂花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由军需室调往了军医室。高桂花告诉他,自己调到这里也就是前天的事情,因上峰有令,青保今后应以守城为主,她一个大姑娘不宜留在军工部门,而军医室正缺少人手,便就将她调了过来。
作为为青保出生入死的特务大队大队长,居然对部队的变动毫不知情,许京武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子,怎么想,怎么不是滋味。他想起了前些时候胡兆礼对他说的一番话,但同时又想到自己与高芳先、与李先良的关系。他劝自己,人活在世上,决不可背叛朋友,更不能没良心。但他同时又想到了胡兆礼等手下兄弟。在非常矛盾之中,他对高桂花说,明天部队有行动,你随我参加战场救护。并说,如果他们不同意,就说是我要求你去的。临走时,还不忘嘱咐高桂花,记住,带上你的枪!
黎明前,高芳先带领青保完成了对凉泉村的包围。
当天被包围的正是胡兆义带领的武工队二中队。战斗异常激烈,胡兆义带领队员们利用巷子、墙头,与青保展开了一场巷战。正在激战中的胡兆礼突然发现许京武带着高桂花弓身来到他身边,非常惊奇,便问两人,恁怎么来了?
这句话与其说是在问两个人,倒不如说是在问高桂花。许京武说,别问了,你赶快带桂花绕到村后去。这次被包围的是兆义他们。给,这是八路军的军帽,恁两个戴上它去找兆义,对他说,现在因天还未完全亮,他们不敢贸然进村,半个钟头后,青保将开始合围。我在东北方向给他们留一个缝隙作出口,那里是我和二大队接壤的地方。来时我已经跟姜连胜他们说好了,如果看到武工队从这里出去,只管朝天放枪。你让兆义他们从那里突围,直接上山。
大队长,那你……
去,快去,再晚了就来不及了!
胡兆礼不敢耽搁,拉起高桂花向村后枪声密集的地方迂回过去。他断定,游击队的主力在那里。在脱离了青保的视线后,两个人在村头的一堆乱石旁边遇到了两名武工队员。
谁!?
我。别开枪,我是来送情报的。我是胡兆礼,是你们中队长的哥哥。快带我去见恁中队长!
见来人是一男一女,两个武工队员放了心,其中一位队员说,我们中队长就在我们后面,柱子,你带他们去吧!
胡兆礼、高桂花跟着叫柱子的战士来到相隔不远处的一堵石墙后面,见到了胡兆义。
队长,你哥哥来了!
正在战斗的胡兆义一回头,见是大哥和高桂花两个人,又惊又喜。
大哥,恁俩怎么来了?
别问了,是许大队长让俺俩来的。在恁的东北方向有一条通往山上的小道,许大队长在那里给恁留下一条缝隙,那里都是特务大队的人。许大队长让恁赶紧撤,青保马上就要合围了!
那恁两个人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跟你一起打国民党呗!
好,走!柱子,通知弟兄们,一班掩护,其他人撤退!
天刚刚放亮,敌人的总攻开始了,一排炮弹打过来,村边上的两栋民房被击中,胡兆义、胡兆礼兄弟两人指挥战士边打边撤。来到村后的大河边上,见其缝隙的左边不远处有大约一个班的青保,胡兆礼伸出两个指头,意思是二大队的人,给胡兆义打了一个手势,胡兆义带领几个人首先绕了上去,对这股敌人形成合围。兄弟两人带领战士们以迅雷不及掩耳,旋即将这一班的青保消灭。就在这时,只见东南方向密密麻麻压过来很多人。胡兆义急令队员们立即过河。他们淌着冰冷的河水,急速向山上撤离。过河后,听到背后响起密集的枪声、炮声,还伴有敌人的喊叫声,响作一团。
胡兆义的脸上流下泪来,他知道,没突围出来的战士几乎不会有生还的希望了。
胡兆礼理解眼前这位堂弟此时的心情,问道,出来多少人?
51个兄弟,连伤员总共出来32个人。胡兆义说,谢谢大哥,这还幸亏你和桂花。当然,还要感谢许大队长,没有你们,恐怕俺这个中队就敌人包包子了。
山顶上,兄弟两个人迎着升起的太阳紧紧地拥抱了在一起。
后记
正如作品中提到的那样:有些事情你看到了才会相信,也有些事情是你相信了才会看到。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下乡采风时,就听到了许许多多崂山游击队的传说,有些还是当事人亲历亲见的。其中有一个故事引起了作者极大兴趣,那就是狐狸现身,将被日伪军重重包围中的游击队神秘带出敌人包围圈的故事。乍一听,太过离奇,但却是事实。有很多人作证,由不得你不信。
过去,崂山多狐,这是家喻户晓的事实,而有关狐狸与人的许多故事,更是不胜枚举。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智慧生物不仅仅是人类,还有狐狸,有狼,有野人……这是我们统一的家园。当人类的贪婪变成侵略性的掠夺时,大自然就会做出反应;当侵略者入侵家园的时候,被涂炭的也不只是当地的人类,还有动物,也有植物,它们同样会奋起反击,所谓人神共愤,因此,侵略者必败!
因此也才有了这部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起名为《山妖》小说!
我们且不去管它有神还是无神,梦幻与现实也本不相冲突,有的只是我们的认知问题。你看到的不一定真实,你没见到的它依然存在,它不是以我们的意识为转移的。
20多年前就有了要写一写崂山游击队的想法,拖来拖去,一直未能动笔。直到在完成了《元凶》的创作之后的一次朋友聚会上,大家谈起创作这个话题时,有朋友直接建议我,应该写一写崂山游击队,这才打定了主意,要完成20年前的意愿。
崂山游击队准确的称谓是青岛市保安总队,但是很多时候人们都愿意称其为崂山游击队。由于历史的原因并限于当时的现状,有关崂山游击队的记载颇为零乱,许多人和事也说法不一,同一个事件往往有好几个说法,就是一场战斗的地点、伤亡人数也难以归一。而有些战事根本就没有记载。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只能根据其情况选择其一。好在这是一部小说,而非史志。
此书在创作过程中参考了《中共崂山地方志》、《青岛海洋民间故事》(作者:张崇刚,青岛出版社)、《李先良在崂山的抗日活动》、《僧道之争》(作者:段孝先,《崂山志丛》)、《咕当儿小友》(作者:王明章,《青岛文学》2010年第8期)等。并感谢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局,感谢段孝先先生、张崇刚先生、黄舸先生、曲正斌先生在创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马晓燕、史芸霏两位助手给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