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巍巍崂山
有人曾形容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月”。那么,当你在崂山巨峰顶,看完东海日出的壮丽奇观后,由然而生的便是“崂顶观日天下奇”了。
站在巨峰顶上放眼望去,脚下是碧波万顷的大海,大海簇拥着延绵翠绿的群山,就有那么一种“一览众山小”、“万景收眼底”的豪迈。如是在晴天的清晨,迎着东方刚刚破晓的鱼肚白光,登上巨峰之巅,举目瞭望山下茫茫大海,红日欲出而未跳出海面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红霞一抹长空”的第一道奇景;接着便是红日渐露,“海吐红珠露半边”,的第二道奇景;还未等你从惊叹中回过神来,扑面而来的是“浪捧火球拖水出”的第三道无与伦比的绝妙景观。顿时,大海被烈火烧煮得沸腾起来,万顷赤红浪花,映衬着天空万缕艳丽的红霞;海岛红了,山村草屋红了,云霞中漂浮的座座奇峰红了;而那源于巨峰、流经峡谷、奔腾入海的条条长河和细长的山溪,则被染成了一疋疋蜿蜒曲折的长长红飘带,在飘飘悠悠地随风荡漾!那位于海边的“雕龙岭”,被染成一条红头、红角、红磷、红尾的赤红长龙,它头伸东海水,掀起道道红色怒涛;尾翘“白云顶”,横扫漫天红霞!那位于仰口湾畔的“狮子崮”,恰似一头红色鬃毛的庞大雄狮,蹲踞在山顶之上,正双目圆睁、惊愣愣地凝望着海中冉冉升起的滚圆红日,似昂首长啸,欲蹬肢跳跃!那并立于群峰之中的“夫妻石”,被朝霞上下尽染,光彩照人,恰似一对新婚夫妇,身穿红色新装并肩而立,正在拜天、拜地、拜长老亲朋,举行“龙凤呈祥”的隆重婚礼!
紫气东来,霞光万道。再看峰北的“五老峰”,好像五位修行万载的老僧亦或是老道,身穿红色袈裟、彩色道袍,头顶撑开的红色罗伞,脚踏朵朵祥云,正在飘飘然拨宅升天!连那“唯我独尊”的巨峰和峰北侧的“石柱高”、峰南侧的“比高崮”、“自然碑”,峰西侧的“美人崮”,也都被染得红光闪烁、焕然一新,如同一根根刚刚铸造出炉的粗壮高大的顶天立柱,支撑起万里云天。
随着旭日的节节高升,那鲜红欲滴的朝阳,也逐渐由赤红变桔红,由桔红变浅红,由浅红变金黄,由金黄变淡黄,再由淡黄变为耀眼的白热化了的丽阳!山、河、村寨、花草、树木,也在不断地变幻着,最后随着太阳升起的光芒,一切复归原貌。
这就是著名的崂山首推十二景之一的巨峰旭照。
有人赞叹说,此一景,黄山不看,泰山未及,峨嵋逊色,难怪为海上名山第一,天下道教第二丛林!
崂山有太多的故事,崂山有太多的美景,然而也有太多的磨难。当抗日的烽火遍烧中国大地的时候,崂山的抗日斗争亦如火如荼地开展中来。就连虐杀成性的日本鬼子也被美丽的崂山景色所迷惑,不得不承认,崂山确为世界最美的海上名山!
1942年,时任国民党青岛市政府秘书长的李先良对久打不开崂山抗日局面十分忧虑,于当年夏天,委派他的随从副官高芳先以督察大队长的身份进入崂山,以原来的胡兆礼领导下的崂山游击队为骨干,开始收编剩余的游杂队伍,整顿纪律,正式建立抗日基地。
清晨,高芳先站在巨峰顶上,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在谋划着未来斗争的计策;在为巨峰旭照所震撼的同时,又忧心于崂山的抗日形势。眼下的崂山游击队不足200人,势单力薄,武器简陋,对原有的游杂小帮既不能收编,又无力管辖或消灭,很多时候还深受其害,如何才能打开崂山的抗日局面呢?
此时,李先良仍在莱阳濯村遥控指挥,而先前与之亲密的并向沈鸿烈保举过的原山东第十三区专员兼保安司令王保元,因与李无隶属关系,赵对李的态度逐渐冷淡,还不时派出部下潜入崂山,与崂山游击队发生摩擦,甚至有占为己有的企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高芳先担负着建立并壮大崂山抗日武装,开辟崂山抗日战场的重任,带领一百多人的队伍进驻崂山的。
高芳先来到崂山后,重新整编队伍,整饬作风。确切地说,直到此时,崂山抗日游击队才算正式成立。这时的游击队分为两个独立战斗群集,一是原来的青岛保安大队,一是青岛市督查大队。因胡兆礼、姜可明等人既会武术,又略懂侦察技术,被调离原青保二中队,分别在许京武手下的督查大队特务队任职。特别是特务队成立之初,枪支短缺,战斗力亟待提高。当然,最为紧要的还是解决装备问题。为此,胡兆礼等人更是煞费苦心,为了搞到枪支弹药,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境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游击队侦查得知,最近总有一帮二鬼子特务队骑脚踏车来往于城乡之间,个个腰插二八匣子,所到之处,耀武扬威。听到这个消息,胡兆礼喜上眉梢,不由地为之一振,嘴上说,特务队需要的就是他们手中的武器,这倒送上门来了。送上门来的货还能不要吗?他在向队长许京武汇报后,得到了许的赞许,并命令他带领三分队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