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风雨欲来
可白马义从就不一样了。
他们以箭阵开道,以赵云为矢,几乎没费什么力就冲破了宋军的右翼大军。
直奔中军杀去。
这就是化繁为简,以极致的力扫平眼前的一切。
有些事差一步就是千难万难,可是这一步踏上去了所有的一切就都变的迎刃而解。
若论冲阵,白马义从或许不如校刀手的刚猛凌厉。
但与之相反的,他们把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等荀继业反应过来的时候,赵云便已杀到了他的眼前。
左侧的段慕云也在率队猛冲。
一白一红,交映在一起,晃得荀继业头昏眼花。
老实说,这支大宋的部队已经是兵部尚书陈言之殚精竭虑所能凑出来最好的部队了,纸面实力绝对不弱。
重步兵、强弩队、轻骑兵…甚至还有五千重骑兵。
除了宗仁昌的神武营不在外,已经算的上精英荟萃了。
且他们的统帅荀继业虽然算不上什么绝世名将。
但平心而论,在这场战役中他稳打稳扎,至少也没有犯什么致命的愚蠢错误。
可他们还是败了,而且败的莫名其妙。
似乎赵云一发起冲锋,他们的军队就像纸糊的一般突然就土崩瓦解。
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任何的兵种克制关系都是一个笑话。
且大宋阶级矛盾严重,就连军中也是贪腐成风。
兵器、盔甲都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所谓重骑兵的钢铁铠甲竟然连几支弓箭都挡不住。
这样的军队怎能不败?
这时的大宋经过三百余年的统治,内忧外患,已经走到了王朝的末路。
即使没有龙不祥的出现,他们也迟早会被时代滚滚的洪流所吞没。
连一点渣都不剩。
只不过是宗仁昌苦苦支撑至今,才没有彻底的崩盘。
荀继业这时候才真真切切的理解了帝都城下王成在面对赵云时是怎样的一个心态了。
你眼看着他在你的军阵里杀过来杀过去。
可是你就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二十万大军崩溃只在顷刻之间。
荀继业想要逃回帝都。
被段慕云从后赶至,凌空一脚便踢下马来。
旁边立刻扑过几名亲随,把荀继业结结实实的绑了。
溃军如潮水一般往帝都涌去。
赵云和段慕云不紧不慢的跟在身后,就像赶鸭子一样,直到兵临帝都城下。
数月之内,帝都已是两次被围。
只是这一次,上回拯救帝都的英雄却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不过赵云并没有攻城,只是把一封书信隔着高高的城墙射入了城内。
信上说道只给帝都三天的时间,即刻放洛妃和宗仁昌出城。
时间一到立刻攻城,且到时北王殿下亦将亲自率军南下,迎接洛妃娘娘。
龙不祥这一次不是说着玩了。
此时的北地,除了诸葛亮率领大军驻扎在山海关准备北伐外。
龙不祥亦亲率帝王营以及孙策、孙尚香、吕蒙、唐周、卫临等人兵至神鸣关。
一旦中原有任何的变动,他将立即挥师南下。
愤怒的天武帝把信撕的粉碎。
他又拔剑冲到了长青宫,以剑指着洛妃。
洛妃只是冷冷的看着他,道:“你待怎样。”
天武帝大口的喘着粗气,长剑剧烈的抖动,眼中如要喷出火来一般。
但他最终也没有动手,在长青宫中一顿乱砍乱砸,好一顿发泄后又扬长而去。
荀守成对荀继业的生死安危十分担忧,向天武帝献策道:
“眼前的局面比之日前反贼围城更加的凶险,想要破解此局…除非洛妃娘娘亲自出面,他们或许还能给几分面子。”
天武帝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让洛妃出面,就等于让他向那个女人低头。
两人相互间已经倔了十多年。
这时让天武帝低头,简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荀守成苦口婆心的劝了许久,见天武帝始终不肯松口,心中更是万分的焦急。
但他急的似乎还是太早了。
三天之期还没有到,帝都城内便已经发生了暴乱。
数万神武营的将士在得知北王的兵马都在赶来营救宗仁昌时。
再也无法遏制心中的怒火,一窝蜂的冲破了天武帝对他们的封锁。
来到了皇宫外逼宫,口中大叫:释放大将军,功臣无罪。
原来自宗仁昌下狱后,他名下的八名副将也相继被囚。
神武营虽然悍勇,但一时群龙无首。
被天武帝下了武器,派人将他们封锁在军营内。
当帝都再次被围时,每一名神武营的士兵都在无声的对视。
这些年他们为了这座江山付出了多少血与泪,没想到最终却落下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就连劳苦功高的老将军都被下狱了。
最终神武营将士们的怒火汇聚在了一处,化为了冲天的火焰。
这时也用不着什么指挥了,所有人都自发的集结在一起。
赤手空拳的朝着皇宫中冲去。
当武王龙不畏急匆匆的带兵赶到时。
神武营的将士们毫不退缩,怒视着他们,大声的咒骂。
言称若不放了宗仁昌,他们就绝不撤走,有种就把他们全都给杀了。
龙不畏拼命的约束着部下,生怕双方一个不小心就起了冲突。
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同时他也竭尽全力的想要劝神武营的士兵保持理智,先退回军营。
但他的声音立刻就被淹没在一声声愤怒的谩骂中。
帝都的局势,在这个时候变的异常的剑拔弩张。
一片山雨欲来的危机感。
这个时候,任何一个极其微不足道的的变化便可能引发全局的大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