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不征之国
黄忠哈哈大笑道:“冲锋舰随我包抄过去,缠住东瀛人,不可放跑了一个倭人。”
周瑜亦领大军而上。
岂料东瀛人的船队这时却早已退开的远了。
原来黄忠与山下彻也斗箭之时。
羽生弓弦眼见山下彻也不敌,便立刻接管了指挥权,传令全军远远的退开。
只留山下彻也所乘的大船独立波涛之上。
表面上看是为二人斗箭腾出空间。
实则早就做好了开溜的打算。
就像山下彻也毫不留情的抛弃了许多跟随他一路东来的弟兄一般。
如今羽生弓弦也毫不犹豫的抛弃了他。
大虞船队沿海面一路追杀。
羽生弓弦令士兵将劫来的珠宝尽数抛入大海之中。
以减轻船身的重量。
到最后不但一无所留,连原先本身所携带的一些粮草竟然也不得不抛弃。
后续光是这些珠宝的打捞工作就足足消耗了大虞数月之久。
大军追杀一阵,因海上风波不定而停。
东瀛军损失惨重仓皇逃离。
岸上的厮杀也早已结束。
孙策、太史慈、戚继光、陆少名四将联手。
松下太兵留下来断后的部队败亡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待战后众将聚于一处,彼此相见。
陆少名长躬到底道:“陆某谨替东南百姓特感谢诸位不辞辛劳千里来援,多谢诸位了。”
周瑜微微一笑道:“陆将军既已投靠我大虞,我等前来也不过是为了保卫自家的国土,此乃分内之事,不必相谢。”
陆少名一凛,道:“这个自然,东南如今已尽归大虞所有,陆某即日便前往帝都拜见北王陛下。”
周瑜笑道:“陆将军大可放心前去,今日一战后尽斩倭寇精锐,东南之地恐怕短期内再无战事。”
陆少名笑道:“此全仗诸位之功,今日能与诸位并肩作战,实乃陆某之幸。”
众将皆大笑,只是一战便觉彼此间关系亲近不少。
独太史慈闷闷不乐,只恨不能亲手斩杀羽生弓弦。
众将都安慰了几句。
黄忠突道:“方才公瑾道东南短期内再无战事,只怕那也未必,子义想要报仇机会也只在眼前。”
太史慈忙道:“何以见得?”
黄忠笑道:“我出帝都之时陛下曾传下密令,让我等驱逐倭寇后整军备战,日后只待令至仍有大战。”
周瑜一凛,道:“倭寇已被驱除,更有何方来敌?”
黄忠道:“仍是倭人,陛下说倭寇既然可以随时随地来骚扰我之国土,为何我们不能反过来去打他?”
“陛下的意思乃是要我等远征东瀛,收服四岛。”
众将皆是一惊。
远征东瀛,这四个字绝不是像说说那么简单的。
先不说路途遥遥,海上更是惊涛骇浪,还不知有多少风险。
就算大军真的平安抵达了东瀛,其所需要消耗的物力、财力也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这些人中以陆少名长期居于东南,对大海算是最了解的。
但那也仅仅局限于近海一带。
深邃的海洋,也不知隐藏着多少无尽的恐怖。
一个不小心,还没有抵达东瀛就极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就算是陆少名也不敢保证大军一定就能平安的抵达目的地。
众将一时都不由的露出了一丝忧色。
东瀛这个地方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龙不祥如此的执着?
这个问题不但周瑜等人想不通,就连在帝都的大臣们也想不通。
当倭人败退的消息传回帝都后。
龙不祥便正式的把远征东瀛这个方案摆上了台面。
没想到竟然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在过去几乎是不曾见的。
龙不祥的意志可以说一直以来就代表了北王军的意向。
如今称帝了没想到却反而不如当初。
难道远征东瀛的决定真的是错的吗?
错到了让群臣不惜联手反对的地步。
“陛下,东瀛乃是不征之国,此乃本朝钦定国策,怎能随意更改。”
说话的乃是前大宋同知枢密院事柳原本,乃是皇后柳轻舟的族叔。
只因他为官清廉,不结党、不营私,在百姓之中颇有名声。
因此龙不祥登基后便仍让他任原职。
龙不祥心中冷笑一声,道:“不征之约我也曾听说过,不知是何朝由何人所定。”
柳原本脸色一变,知道说错了话。
所谓不征之约乃是百余年前大宋南帝为了集结所有力量抵挡金国。
便与邻近一十五国定下不攻之约,以示亲善。
其中便包括东瀛、太湾、大理等国。
只是如今世事变迁,不但金国已灭,大理等诸国更是早已投靠。
柳原本在这时提出不征之约不但无用而且无效。
不过是用来阻止龙不祥出兵的一个借口罢了。
且更重要的是,他一时情急,竟然说出了本朝这样的字眼。
更是犯了大忌。
须知如今改朝换代,现在的朝代乃是大虞而并非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