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杨过之计
四人一回到临安分舵,早已在大堂等候他们多时的众人便围了过来。
黄蓉先是看了一眼郭靖,得到“没事”的眼神后,便上前挽住洪七公的手臂,娇声问道:
“师父,今日皇帝赏赐的午膳味道一定很不错吧?“
“哈哈哈,蓉儿不愧是我的好徒儿,一语中的。那小皇帝待我等果然是礼敬有加,今日的午膳不仅美味,还做了好多新菜式。
最后,还送给我一块可以每个月自由出入御膳房一次的令牌。”
洪七公爽朗地大笑着从怀里摸出赵昀赠他的金色令牌,上书“御厨”两个大字。
令牌在一丝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向众人展示着它的尊贵和荣耀。
“这个我也有,我也有啊,蓉儿,你快看看我的令牌。”
老顽童单手举起他的令牌,得意地向众人展示着,仿佛这令牌是他的传家宝一般。
“哇,御厨,老顽童,这么说是因为你们成了皇帝的御厨,所以才可以自由出入御膳房喽?哈哈哈哈…”
有人拿起老顽童的令牌看到上面刻的两个字后,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开玩笑道。
“不是啊!不是这样的。我和七公两个人怎么会做御厨呢?那也没有人敢吃我们俩做的菜呀!不过是一个可以进入御膳房的凭证而已,不代表我们就是厨子。”
老顽童连忙摆手解释道,脸上的表情就像被冤枉了的孩子。
众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这笑声像春天里的阳光,温暖而明亮,满室皆是愉悦的气氛。
随后郭靖将此次进宫面圣的详情一五一十地向众人讲述了一遍。
听到最后皇帝竟然答应赐予“抗蒙同盟”十万贯钱和一万石粮草,众人都是一脸的欢喜与激动。
黄药师听后捋着胡须,赞叹道:
“想不到这位年轻的皇帝竟然有如此胸怀和眼光,若是他能摒弃‘重文轻武’的国策弊政,拨乱反正,也不失为一代明君。”
“只可惜他生不逢时,遇上了千年一遇之草原霸主的崛起。
赵宋朝廷的沉疴积弊绝非朝夕之间可除也,目前皇帝所采取的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也只是延缓衰亡,治标不治本而已。
蒙古人如今已势不可挡,若是他们不去西征,而是一心南下攻宋,恐怕赵宋朝廷坚持不了十年就要投降。”杨过一脸忧愁地说道。
“那过儿可有好办法,让蒙古人转移矛盾,不再攻我大宋?”郭靖一脸忧愁地说道。
“办法总是有的,只不过需要等待时机。欲成大事,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不可。
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努力使自己强大起来,至少得守住他们明年三路大军的进攻,因为他们谋划已久,不会轻易放弃的。”杨过说道。
“过儿所言不错,蒙古人这一次绝对是蓄谋已久,有备而来。我们必须重挫他们的锐气,让他们不敢轻易南下犯我边境。”黄蓉深以为然道。
“好。既然过儿腹有良策,不妨先说出来与我们商量一二,也好让我们心中有数。”郭靖说道。
“是呀!过儿,你有什么好主意,尽管说来听听。”洪七公催促道。
“我最近思虑再三后,做了一个长远的规划。
第一步就是我们如今正在做的,组建和壮大‘抗蒙同盟’,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第二步就是联合朝廷的力量,尤其边境各城守军,尽量掌控在我们手中,如天罗地网般;
第三步就是设法让蒙古人从内部生乱,进而形成分裂,如釜底抽薪般。”
杨过缓缓地说道。
“众所周知,在铁木真死后,他们争夺大汗之位延续了近两年时间,导致蒙古的经济活动和军事行动都陷入了停滞,窝阔台继位之后才又重新开始对外战争。
依我梦中所见,窝阔台将于五年后薨逝,而届时他的六皇后乃马真将会无视遗命,临朝称制。
原本窝阔台是将汗位传给阔出的儿子失烈门来继承的,但乃马真提议由她的儿子贵由即位,却遭到了以中书令耶律楚材为首的一些大臣的反对。
所以乃马真以失烈门年幼为由临朝听政后,对耶律楚材进行清算,险些将其灭门,只有耶律齐和耶律燕兄妹二人逃脱。
在乃马真皇后掌权的五年里,她宠信奸佞,任由他们勾结在一起,陷害忠良,打压异己。 朝政在她的监管之下变得乌烟瘴气,诸王各自为政,大臣们结党营私。临死前才将汗位传给她的儿子贵由。
不过贵由也只做了两年大汗,他便在一次出征的途中去世,因此蒙古又陷入了汗位的争夺之中。贵由的皇后想效仿其婆婆摄政,但是她远没有婆婆的手段,因此失败了。
而与贵由有宿怨的拔都召开了忽里台大会,推举拖雷的儿子蒙哥做了大汗,当时由于拔都的势力与拖雷系的势力都非常强大,因此汗位就顺利落到了蒙哥的身上。
不过最终蒙哥在后来攻打襄阳城时被我用飞石所击杀。蒙哥死后,由其弟忽必烈继位,正是此人先后灭了大理与赵宋,改国号为大元。
… …”。杨过又将他前世所见有关此后几任蒙古的汗位之争的过程详细地讲述了一遍,众人听后皆陷入了思考之中。
黄蓉很快便欣喜地说道:
“所以,过儿,你的谋划就是让蒙古人无休止地陷入汗位之争,或者我们可以设法扶持一位人选继承汗位。
如此我们便可以从中获利,无论是维持现状或是以后占据北方都将大有裨益。”
“不错。郭伯母果然聪明,一点就透。”杨过说道。
“那不知过儿打算扶持谁上位?具体又怎么实施呢?”黄蓉问道。
“不管是谁上位,一定不能是忽必烈,趁此人此时羽翼未丰,应尽快铲除。“杨过斩钉截铁地说道。
“过儿所言不错,此人有大气运在身,的确留不得,要不然赵宋必亡。”黄药师和洪七公等人皆纷纷认同道。
只有郭靖似乎还有一些于心不忍的样子,不知他是不是想起了他当年的好安答——托雷。
毕竟郭靖曾经与托雷结拜为兄弟,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如今面对他的儿子——忽必烈,这个威胁到宋朝安危的人物,郭靖也明白自己应该当机立断。
虽然心中有些许不忍,但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他必须放下个人情感,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