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再遇四皇子
“多谢皇上。”向温言红了脸,柔声谢道。
一家三口说了会子话,皇帝才看向花弗“花姑娘?”
“民女在。”花弗这次警醒着,倒是没被这突然点名吓到。
“借一步说话可好?”皇帝问道。
安哥儿如今就等在他的御书房内,至于为何没有跟他一起来,安哥儿说道行礼来行礼去太麻烦了,他家今天他母亲去了,他就不去了。
“是!”花弗怎么可能拒绝?干脆应道。
于是皇帝便在向温言的注视下,带着花弗离开了。
“只怕他们还要聊段时间,你不如陪哀家去逛逛御花园吧。”姜书云对着苏惜凝说道。
“是。”苏惜凝自然不能拒绝。
“你也去,多走走对身体有好处。”姜书云看了眼向温言,说道。
“是。”向温言忙应道。
初夏的御花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下斑斓的光影。微风吹来,带来阵阵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花园中,玫瑰绽放着娇艳的花朵,一丛丛茉莉散发着幽香。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忙碌地采着花蜜,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湖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嬉戏。湖面上,荷花已经悄然盛开,粉色的花瓣随风摇曳,宛如仙子般高洁。岸边的柳树垂下翠绿的枝条,轻轻拂过水面,勾起丝丝涟漪。
“果然还是在园子里舒服。”姜书云露出个笑来,深呼吸了一下,似乎被这场景所动容,整个人也不似之前端着太后姿容。
“母后说的是,这花香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向温言软语道。
苏惜凝没有说话,只安静的听着她们婆媳闲聊。
“呀,那不是四皇弟吗?怎么坐在那里?”向温言的声音一向细软,哪怕突然加大了音量,也并不会让人觉得聒噪。
苏惜凝闻言,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
四皇子今年快十四岁,因为身体的缘故,一直很瘦,此时正坐在水边的大石头上,湖水已经浸湿了他的鞋子,可他毫不在意,依旧在那里发呆。
他的四周围了好几个蓄势待发的侍卫和太监宫女,做好了随时跳水救人的准备。
“他这些年,总是这样。”姜书云目光幽深,看向苏惜凝,不过一瞬,又将目光移向了四皇子,如今已经是长乐亲王了。
苏惜凝从看了一眼四皇子后,就一直低头做想心事状,一句话也没有说。
姜书云也没想着她能说些什么,转而笑道“再过两个月,就是皇上的寿辰,虽说先帝才去,但到底也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个生辰,
哀家便想着,大办是不合适,但家里人聚一聚,热闹一番,还是可以的。
平阳候府和安国公府自不用说,皇后,让你娘家人到时候也过来。”
“是,臣妾知道了。”这是抬举娘家的事情,虽然向家已经不缺这点子抬举,但到底也是新皇依旧重视向家的证明,向温言柔声细语的行礼应道。
“哀家记得,如意订的是新科状元沈希?”姜书云问道。
“正是。”苏惜凝恍若刚回过神,笑着应道。
“那就也叫进宫吧,日后都是一家人。”姜书云似是临时起意,说道。
“是。”苏惜凝应道。
逛了一会子,天也渐渐热了起来。
“回去吧,想来皇上那里也快聊完了。”姜书云看着将阴凉处驱散的越来越少的阳光,又看了一眼坐在水边的四皇子,说道。
“是。”苏惜凝二人自然没有异议。
回到宫里刚坐下,一杯茶尚未喝完,就见花弗被小太监领着回来了。
“既然事情都办完了,那臣妇就带着花姑娘,先告辞了。”苏惜凝见姜书云问了花弗几句话,就开始喝茶了,起身说道。
“去吧,再迟些,太阳也要毒了。”姜书云道,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既然花姑娘和皇上投缘,那皇上生辰,你也来吧。”
花弗突然被邀请,有些莫名其妙的应道“是。”
向温言闻言,却悄悄握紧了手帕,她真心爱慕皇帝,而人一旦有了真心,就控制不住嫉妒。
到了马车上,花弗整个人似乎都轻松了不少,甚至还有心情哼着小曲儿。
“今日看来挺顺利的?”苏惜凝笑着倒了杯水递给她。
“嗯,皇上跟我想的不一样。”花弗接过来,说道“皇上说,我若是把农具和弓箭做出来,把书写出来,就封我做个县主,而且不要求我在京待着,就是领着俸禄。
还说到时候赐我个大宅子,我可以把我救下来的无家可归的人都放在那养着,另外书局,他也会帮我!”
“怪不得你这样高兴。”苏惜凝笑道,却又意有所指的问“那你可想过当官?”
“当官?”花弗摇了摇头“这个世道,哪有女子当官的?别说皇上不会同意,我也不想当这出头鸟。”
“你说的也是。”苏惜凝闻言,便不再提这话。
她其实是觉得,花弗懂得这么多,朝廷如今姜家很能说上话不说,新帝也不是老思想,若是花弗愿意,姜书宁本就不歧视女子,安哥儿他们更是。
她吹点枕头风,让姜书宁和皇帝说一说,哪怕官位低着,说不定能成就一个女官,提升女子地位,这是她来了这里后,一直想做的事情。
不过这事,她自己都没做到,自然也没有强迫别人的道理。
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真要去做,真的很难。
“不过我会多写女子故事,而且我的饭馆就是女子开的,并没有人说什么闲话,还有不少女子愿意来照顾我们生意。”花弗不知为何,突然开口道“苏伯母,我有一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你只管问。”苏惜凝说道。
“我听姜斯越说,苏伯母开了两家店,都是由女子做掌柜的。”花弗迟疑着问道“店里帮忙的人,也都是慈幼院选来或者无家可归的人。”
“是。慈幼院是朝廷所设,是为了那些无处可归的孩子老人,平阳候府自当为朝廷分忧。不止我那里,就连别的官员家里,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