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APP里的碎片 > 第三章谭板栗念叨爷爷谏太宗十思疏

第三章谭板栗念叨爷爷谏太宗十思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晨光初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在这样的清晨,谭板栗老爷子如往常一样早早地醒来。他的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但那双深邃的眼睛仍然炯炯有神,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的坚定与智慧。

    他缓缓地坐起身,双手支撑着床沿,感受着清晨的凉意从地板上升腾。他抬头望向窗外,只见阳光洒落在屋檐上,将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边。听着门外传来的鼓声,他知道两个孙子早已经醒了。

    果然他一轻手轻脚从房间悄悄走出来他看到,他的两个孙子孙女也就在大厅的沙发上,落灰大声缓慢的说着:胖粒,你知道这个“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是是出自哪里吗?”

    孙女胖粒穿着一件粉紫色的连衣裤,胸前两条长长的飘带随风摇曳,头上还系着一条同样颜色的飘带,看起来既活泼又可爱。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地边走边听落灰说的话,她好奇地说:“我不知道呀,等爷爷醒了我们去问他吧。”

    孙子落灰则穿着一套条纹套装,胸前印着醒目的英文“wednesday”,他看起来比胖粒更加清醒,一双大眼睛闪烁着聪慧的光芒。他走到爷爷的床边,关切地问道:“爷爷,您昨晚睡得好吗?胖粒有问题问你呢!”

    谭板栗老爷子微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摸了摸落灰的头:“好孩子,爷爷睡得很好。今天天气真好啊!”

    胖粒也凑了过来,仰起头看着爷爷:“爷爷,哥哥给我念了“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老爷子眼中闪过一丝宠溺的光芒,他轻轻拍了拍胖粒的头:“等一会,爷爷再回答你们问问题吧,爷爷想去洗漱,洗漱好爷爷带你们出去逛逛吧”

    胖粒和落灰异口同声问道:“爷爷,我们要去哪里呀?”

    谭板栗念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今天我们去折一枝柳树吧,咱们去外面看看哪里有柳树,折一枝柳树回来给你们爸爸妈妈看看,他们一定很开心。”

    听到这个消息,两个孩子都高兴地跳了起来。他们迫不及待地穿上鞋子,冲出房间,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冒险。谭板栗老爷子看着他们欢快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这样的时光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家的温馨和幸福。

    在去往山里的路上,谭板栗老爷子牵着孙子孙女的手,一路上欣赏着清晨的美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到了路边马路上,花园旁,路草地上,他们开始寻找万条垂下绿丝绦。孩子们兴奋地穿梭在大树旁,却不曾发现一棵柳树。他们小心翼翼地摘路旁的芦苇草没有柳树,但芦苇草在公园草地随处可见,放入塑料袋子里。

    谭板栗老爷子则在一旁指导他们如细心抽出芦苇草,才不会伤到手,并告诉他们,芦苇草喜欢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它可以在各种土壤类型中生长,从沙土到粘土都能适应。同时,芦苇也是一种非常耐寒的植物,可以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中生存。

    在采摘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谭板栗老爷子看着他们的笑脸,说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落灰一听马上说:“爷爷我知道这是,诗经,的《秦风·蒹葭》。”

    谭板栗老爷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落灰,你记性真好。这首诗描述的是对远方伊人的思念和追寻,就像我们今天采摘芦苇草,也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收获的快乐。”

    当太阳渐渐升高时,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家中。谭板栗老爷子亲自下厨,为他们做了一顿手抓肉,手抓肉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美食之一。这道菜选用肥嫩的大尾羊,经过宰杀、去毛、去内脏后,将整羊放入锅内加水用小火焖煮。煮好的羊肉肉质鲜嫩,香味四溢,胖粒和落灰直接用手撕着吃,米饭一起吃着。

    孩子们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美食的同时,他们家客厅的桌子上多了一盆插着几棵随风飘动的芦苇草。

    饭后,谭板栗老爷子坐在门前的摇椅上,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玩耍。这时胖粒跑过来问谭板栗:“爷爷,你能介绍下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这首诗吗?”

    谭板栗老爷子微微一愣,然后笑了起来。他放下手中的茶杯,摸了摸胖粒的头,说:“孩子,这不是诗,是唐代名臣魏征为劝谏唐太宗所写的一篇奏疏,其中通过列举历史上的事例和道理,对唐太宗进行了深入的规劝和提醒。

    “这句话出现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是魏征为了劝谏唐太宗而列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之一。魏征认为,历史上的帝王都是在忧思中治理国家的,而且他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都非常巨大。因此,唐太宗也应该时刻保持忧国忧民的心态,不断努力治理国家,才能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他顿了一顿,继续解释:“你们没听明白吧!爷爷再给你们解释下你们可要听仔细了‘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这句话是说,所有的国家领袖,都是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这里的‘凡百’指的是所有的,不论大小;‘元首’则是指国家的领袖;‘承天景命’则是说他们接受了上天的旨意和使命,要为国家、为人民谋福利。

    ‘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这句话则是说,这些国家领袖在担当重任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而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道路和目标。但是,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往往会出现道德衰落的现象。这是因为随着地位和权力的提升,他们可能会变得骄傲自满,忘记了初心和使命,导致道德品质的下滑。

    这首诗的深层含义是告诫我们,作为领导者,要始终保持谦逊、谨慎、不骄不躁的态度,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和人民持续做出贡献。”

    谭板栗老爷子讲完后,看着胖粒和落灰认真倾听的样子,心中满是欣慰。他相信,这些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能够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而这也是他作为一位长者的责任和使命。

    胖粒听后,眨了眨眼睛,似乎有些不太理解,但又觉得十分有趣。他点点头,说:“爷爷,我会记住的。那这个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谭板栗笑了,说:“当然有关系。你看,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看起来平凡而简单,但是每一步都充满了责任和担当。就像这句诗所说,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要有一种对生活、对家庭、对自己的敬畏之心,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

    落灰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阳光洒进客厅。胖粒则拉着谭板栗的手嚷嚷着:“爷爷,你给我念念《谏太公十思疏》呗。”

    身为胖粒的爷爷,谭老爷子站在了起来,神情庄重而深沉。他知道这一刻的重要性,于是他用洪亮而坚定的声音开始念叨:“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铁锤重重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让人们无法忽视。他的眼睛闪烁着坚定和决然的光芒,恰如要看穿每一个人的内心。他的语气坚定而有力,让人无法质疑。

    胖粒站在一旁,听着爷爷的话,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她大声喊道道:“爷爷说的真好。”她的声音虽然大,但充满了对爷爷的尊敬和钦佩。

    谭板栗接着大声念道:“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老爷子的声音如同流水般流淌,每一个字都好似带着千钧之力。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反思,犹如在向人们展示一个更为深邃的世界。

    一旁的落灰说道说:“爷爷说的真好。”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敬佩和钦佩,他看到了爷爷的智慧和深邃。

    谭板栗自信满满大声继续说道:“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直指人心。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好似能看穿每一个人的内心。他的语气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仿佛在向人们展示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在他的话语中,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睿智而英明的君主形象,让两个小孙子听得好生敬佩。

    胖粒听闻从客厅拿了一支芦苇好似献花一般递给了谭老爷子,还瞅了她哥落灰一眼。

    谭板栗自豪的伸手接过芦苇没曾想板栗连忙问道:“爷爷,谏太公十思疏,爷爷,你刚刚说他是谁写的,他为什么要写,离现在有多少年了?”

    谭老爷子看着胖粒和落灰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眼神,自豪的摇了摇头温和地笑了笑,开始解释起来。

    “板栗啊,家里也就爷爷能给你解释这个问题了,你刚刚提到的《谏太公十思疏》是一篇非常有名的古代奏疏,它的作者是唐朝的魏征。

    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辅臣,以直言敢谏而著称。这篇奏疏是他在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写给唐太宗的,目的是为了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唐太宗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忘记国家的初心和使命,持续推行有益于国家和百姓的政策。”

    谭板栗边捏着爷爷耳朵边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她又问道:“爷爷,那这篇奏书离现在有多少年了呢?”

    谭老爷子思索了一下,回答道:“如果从贞观十一年算起,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这篇奏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它本身的文学价值,更因为它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理念。魏征的直言敢谏和唐太宗的开明纳谏,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君臣之间和谐相处的典范。”

    落灰摸着爷爷大胡子,听后若有所思,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历史和文化,传承先人的智慧和精神。

    而胖粒在一旁听着,虽然不太明白具体的内容,但她也感受到了谭板栗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和热爱。她决定以后也要多学习,多了解这些知识,和谭板栗一起成为有文化、有素养的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