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交易
刘谨良久没有说话,陆俊看到刘谨沉默,以为刘谨并不认同自己的意思,继续说道:“刘公子,如今朝廷势微,地方揭竿而起,诸侯乱战,刘扬州乃定乱兴国之人,必不忍民生涂炭也。袁术祸乱南阳郡,将一个百万人口的大郡变成了残破不堪之地,如今又将手伸进了扬州,就算刘公子不体恤我们陆氏家族对朝廷的忠心,也要顾念庐江郡数十万黎民百姓的生死吧。”
他的目光紧紧的盯着刘谨,心里不自觉的暗叹,这个少年居然拥有如成年人一般的沉稳与干练,光靠激将法是没有用的。看来还得从大义上说服他。
刘谨却侧着身子,沉吟片刻,终于开口说话了。
“陆公子,其实你无须激我,更无须给我戴高帽。我可以向家父建议援助陆使君,可是你也知道,我是一个名声不好的人,相比虚名,我更想要知道,若我们能出兵相助,能得什么实际意义。”
刘谨一番话,其实表现的颇为功利,但是从刘谨嘴里说出来,也没有违和感。毕竟,刘谨的名声早就坏了。
陆俊以为刘谨是向自己索要财物,不由得大为恼怒,倒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有多离谱,而是陆俊觉得刘繇乃堂堂一州刺史,更有天下二龙之誉,怎么生出这么个儿子。
“刘谨,你···”陆俊涨红着脸,指着刘谨的鼻子骂道:“枉我念你数月作为,不似传言中那般不堪,没想到你居然仍旧顽固不化,贪图功名富贵之物,实在是士林之耻,士林之耻啊。”
陆俊有些气急败坏。
刘谨则越发轻松起来。
屏风后的刘繇紧皱着眉,本想挪动脚步,一旁的许邵则轻轻按住刘繇的胳膊,示意刘繇再等等。
果不其然,陆俊话音刚落,就听到刘谨颇为喜悦的声音道:“陆公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既然有事请求我父子,我讨些回报,似乎也不算卑鄙小人啊。再说了,你都未曾听我说要什么,就直接肯定我这般不堪了,似乎并非君子之量?”
“你也敢妄谈君子?”陆俊都被刘谨气笑了,实在不知道刘谨哪里来的自信,都说出这样俗不可耐的话了,居然还敢口谈君子。若君子都长成刘谨这样,恐怕先师至圣夫子都要被气的从棺材里出来打人了。
“有何不敢,我又没说我是君子,倒是陆公子反应有些过度了吧。”
“好,那你说说,你想要什么?”
刘谨见陆俊来到正题上,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而是抬头盯着陆俊的眼睛,开口道:“忠义将军不附逆于袁术,对朝廷的忠义都是在下所钦服的,但是你也知道,家父刚刚平定丹阳,粮草军械损耗巨大,士兵百姓也需要休养生息,况且我们还要面对强大的袁术军团,所以没有支持,我们没办法出兵。”
“你想要粮草军械?”陆俊问道。
这又不是难事,刘繇若能出兵庐江,庐江郡自然要支持粮草所需。自己的父亲在庐江郡治政颇佳,粮草也好,军械也罢,储备都是很充足的。
“是,但是不止于此。”
“刘公子还想要什么?”
刘谨盯着陆俊说道:“巢湖与长江之间有一条河,名字叫濡须水,是沟通巢湖与长江的要道,濡须水畔有一座县城无为县,扼守濡须水要冲,如果我能说服父亲支援忠义将军作战,我希望将来如果出兵,能以这座县城为驻兵之所。”
“就这么简单?”陆俊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想到刘谨居然只是提了这么个简单的要求。
刘谨继续道:“是的。陆公子知道,无为县不仅扼守濡须水要冲,更是历阳与临湖之间的重要通道,如今吴景和孙贲退守历阳,与孙策长长互通有无,若不斩断他们之间的关系,则我们处处受制,因此我需要无为城的控制权。控制了无为,不仅可以切断他们的联系,同时也能威胁孙策的腹背,以分孙策之势。”
“可公子应该知道,无为县现在已经在袁术的控制之下,我们自保尚且艰难,何谈拿无为县来做筹码。”
刘谨笑道:“我知道,所以,无为县我自己来取,我只需要战后能获得无为县的控制权,想必陆公子不觉得唐突吧。”
陆俊脸色数变,终究道:“成交。”
这是一笔交易,陆俊也想明白了刘谨的意思,刘谨是想在庐江郡插入一个楔子。将势力延伸到庐江郡去,他虽然明白,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毕竟以庐江郡一郡之力,很难抗衡威震天下的枭雄袁术。
“其实我们同是为朝廷效力,为朝廷守土,也无须分的如此清楚。陆公子,今日之事,实乃我一人之意,家父并不知情,不过要想击败袁术,这件事就算是厚着脸皮,我也是要争上一争的。”
陆俊点点头,对于刘谨的敞开心扉,他心中感激。
“刘公子,既然你如此爽快,那我也非胸怀狭窄之辈。我临行前,家父曾经说过,只要刘使君能以国家为重,社稷为重,出兵助我们抵抗袁术和孙策的进攻,别说一县,孙策所占之临湖、襄安两县亦可让出,许刘刺史驻兵。”
陆俊之言,倒让刘谨显得有些意外,心中对陆康的钦佩不由得又多了几分。陆康当时面临的情势远比想象中严重,西有荆州刘表大将江夏太守黄祖虎视眈眈,东有袁术孙策鲸吞之志。北有豫州汝南郡黄巾军残部盘踞,更别说庐江郡西部是巍峨的大别山,群山环绕,蛮部山匪极多。而他将三县让出,不仅可以多刘繇一个极大地助力,同时等于缩短了庐江与九江郡之间漫长的边界,将整个巢湖以南的要道让出来,与袁术建立缓冲地带,由刘繇来承受袁术的攻击。
真是四两拨千斤的奇谋。
没想到刘谨会将这事情直接提出来。
只是陆俊哪里想到,刘谨其实早就预判了陆康的想法,他这样做,不过是想给陆康一个好的印象罢了。毕竟,历史上陆康的为人也好,为官也罢,皆留下了美誉,这样的人,刘谨是从心底里想争取一把的。
历史上陆康坚守庐江一年多,最后破城病亡,要知道,他死的时候其实年龄并不大。历史书上说是兵亡,可刘谨心想以陆康的性子,多半是自杀殉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