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咎由自取
383
巨大的悲鸣席卷了胤禩,彷佛忘记了如何去呼吸。
“查苏……”
他脑中闪过一幕幕,最后只剩下大婚那日掀开盖头时一张明艳如花的脸。
强忍着心中痛意,努力张着眼眸,可眼泪还是一滴滴落在纸面上,未干的墨迹被晕染开。
可他还是竭力书写着每一个字。
‘罪臣胤禩深知犯下大罪,辜负皇父教诲。自知罪孽深重,死无可归……
嫡妻郭络罗氏与罪臣结发十余年,伉俪情深,恩深义重。罪臣非受制于妇人,乃禩爱之重之。诚其平日行为有失,结交命妇皆因罪臣一人。当日挟持嘉侧福晋实受罪臣与理郡王合谋……’
写到最后,胤禩恍惚间听见一声娇俏声音唤他。
猛地抬头,才发觉是一场幻觉。
紧紧握着笔,一笔一画字透纸背般写下最后一行。
‘……罪臣胤禩伏地乞求,准允停灵于府上,不求以皇子福晋之名,只求罪臣与郭络罗氏百年合葬,魂魄安之。’
【作者瞎编程度就到这了。】
——
“你说谁死了?”
乌苏里舀水净手的动作停滞,恍惚了一阵儿,重复问了一遍。
“昨夜,被休弃的八福晋在安郡王府放了一把火,自个儿也吞药自杀了……”
“昨夜?”
“是的,约莫是亥时。”
乌苏里记起昨晚似乎听到了苏培盛声音,胤禛起了一回,没多久就回来了。
她以为没什么大事,谁料一起来就听到这样的消息。
尽管她和郭络罗氏不对付,可乍一听这消息也是被了一大跳。
服毒自杀。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这得是多绝望。
难得是因为被休了?
乌苏里用力咬了咬唇,“还有什么消息吗?”
诗瑶轻叹,“没呢,听说安郡王和郭络罗家的人到现在还跪在宫门外。”
这都快日中了,还跪着?
乌苏里叹道:“也是个刚烈重情的女子啊。可惜了……”
擦了擦手,乌苏里心里有些沉闷。
阴沉多日的天终是放晴了,绿琉璃瓦面折射出流光溢彩的光芒,乌苏里抬眼瞧了瞧天,白云一团团聚着压得天空低了几分。
冬梅姑姑这两日一直在清查库房,西廊前堆了不少箱子,十来个人围着库房。
夏桃意柳在一旁盯着人,见乌苏里从东屋出来,忙站定行礼。
乌苏里翻了会儿账册,点了几样物件,对诗瑶说道:“前日皇上赐了几匹紫花布,拿上两匹同这些一块送给额娘和大嫂。”
“是。”诗瑶点头应声,又问道:“侧福晋昨日老夫人和大夫人空跑了一趟,今日可要见一见?”
“竟忘了这事……”乌苏里想了想,于是道:“派人去爷和福晋那儿打声招呼,就说我今日想回去看看祖父。”
“奴婢这就去准备。”
这头,乌拉那拉氏忙着处理那些命妇和大臣女眷送来的请帖。
听说乌苏里要回娘家,十分宽容的允了。
前院高公公和苏公公听了这事,也不顾书房里头正商议着政事,悄声报了个信。
辍朝归辍朝,政事还是要照常处理的。
今日康熙将一些全部交由胤禛处理,送来府上的折子堆了一书桌。还有大臣求见上奏的要事,康熙只留了折子,却将一众大臣打发来雍亲王府。
辍朝两日,独独只宣召了钦天监。
苏培盛声音压得极低,书房几位大臣还在据理力争什么。
见苏培盛进来,几人都默契的停下。
胤禛听了这事,眉头蹙得更深。
可想着昨晚的软香温玉,雍亲王还是决定别把人关紧了。
“让高无庸陪着,叫李七带队人马。”
苏培盛道了是,慢慢退出书房。
“继续。”
……
出了府,街上的热闹好像没变。
隔着马车,乌苏里依稀听到议论安郡王府失火一事。
不知怎的她很想知道胤禩现在的情况。
他会后悔吗?
又会做出什么行动?
还有他会心痛自己失去了一个全心全意爱他的女人吗?
思及此,乌苏里又觉得自己还是不够狠心。
居然会可怜郭络罗氏。
此行突然,乌苏里派了个人去提前报信,没让人大张旗鼓的出府迎接。
可达椿还是让人开了正门,带着大儿子大儿媳和小儿子一家在门口等着。
“祖父!”
经历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乌苏里没想哭。
可看得一家人时,乌苏里没忍住红了眼。
“见侧福晋安安稳稳,奴才心里头也终于放宽心了。”达椿老泪纵横。
谁能想自己一家人的命运会在小孙女身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光听着传出的消息,他就能现象到当日是何等的凶险。
幸好,幸好自己小儿子终于是干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相比达椿等人的喜极而泣,库林乐呵呵笑着说:“不愧是跟着阿玛学武,宝儿可比你三个哥哥都有出息!”
乌苏里眼中的泪一时间被这话逼了回去,瞬间笑了,喜滋滋点头:“这是自然。”
达椿和阿保林不禁对着库林翻了一个白眼,随后又羡慕起库林的福气。
老话说,傻人有傻福。
嘿,这还是真的。
“快进去吧!外边天冷!”
“对对对,进去说话!”
乌苏里挽着自己额娘满脸笑,边走边忙着问候各位长辈。
终于问完了长辈,乌苏里才有空跟哥哥问好。
今日除了大房和五房人到了,其他三房想来也被达椿挡了回去。
这一大家子人来,可少不得问东问西。
达椿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可也不看看时候,自然是满口严肃的打发了三个儿子走,连孙儿都没让过来。
武卓独子敦哈布如今是跟着十六阿哥胤禄,大清皇子雷打不动的要去尚书房读书,身为哈哈珠子的敦哈布也是跟着住在阿哥所。
连放假都得提前报备,不过前日胤禄特地给敦哈布放了一日假。
“大哥!大嫂!”
“三哥!”
本想问问他何时回的家,却想了想还是没问。
毕竟如今他在府外安了家,若要问起,就必定让人想起那位。
为了少让自己三哥挨些骂,乌苏里觉着还是没多这个嘴。
尽管如此,乌雅秀云的脸色还是沉了沉,库林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大半。
连带着一旁的达椿和阿保林都冷冷哼了一声。
乌苏里:?
她三哥又干啥事了。
乌苏里眼眸中透着几分困惑望向自己大哥,武卓摇了摇头。
待去暖房入坐,一家人围坐,乌苏里才道明此行的来意。
“祖父,大伯,雍亲王继位,我们家日后得更加小心才是。家里头那些远房亲戚,尤其要谨慎对待,可别被人钻了空子。”
“今日孙女特地回家一趟,是为着家族子弟日后的前程。”
“孙女说话直,若家中有人借着我的由头,行不端不义之事,哪怕是我亲侄儿我也是不会管的。”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惊。
阿保林的福晋索绰络氏看了看乌雅秀云和温察静娴两婆媳,又转头看了看自己丈夫和公公,见两人并无怒容。
于是斟酌用语开口,“侧福晋此前也叮嘱过家中,家中也一直都是如此去做的。”
“但毕竟是侧福晋娘家人,难免期望着侧福晋提携一二。”
乌苏里笑着道:“大伯母,这是两回事,我自然盼望着家中子弟成才。可光靠我是不成的,总得家中子弟有本事。”
“我们爷这人公私分明,我亦然。”
达椿和阿保林对视一眼后,也保证会管好家中,教育好家中子弟。
乌苏里见状也放心许多,叹道:“祖父,大伯,如今我们家对爷并无太多助力,还得仰仗爷的帮扶。可到底没那些世家大族的根基,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恪守本分。”
说起这个,达椿也是一脸愧疚,“侧福晋,家中没帮上你什么忙,反倒是靠着你沾光……”
“祖父何出此言?”乌苏里淡淡笑着,满是真诚的说:“若是家中如年家显赫,我在爷跟前伺候,怕是要时时刻刻提着心,日子过的如履薄冰……有时候,娘家太显赫也不是件好事。”
阿保林被这话逗乐,“侧福晋见解别具一格啊!”
“这年家……”乌雅秀云敏锐察觉到什么,迟疑的望着乌苏里。
乌苏里随意揉着毛绒绒的手笼,“女儿也不确定,不过这年将军投靠我们爷,我难免有些担心。”
“年前不是还在传雍亲王上门训斥了年将军吗?”
“雍亲王在朝中支持者薄弱,军中又无多少助力,只怕还是要倚重年将军……”武卓无奈道。
温察静娴柔柔望着乌苏里,慢慢说道:“侧福晋不必过于担忧此事,毕竟您还有四位阿哥,又与王爷有多年情分。就算日后有新人,也越不过您。”
达椿怕乌苏里想岔了,连忙宽慰:“雍亲王乃皇子,侧福晋万不可因这样的事跟王爷堵气,到头来吃苦的还是您自个儿。您还有四位阿哥,再怎么着也得好好过日子。”
“我明白的。”乌苏里眉间闪过一丝愁绪,而后又说:“皇上昨日召我入宫,王爷同皇上提意,让阿玛和大哥护卫诚亲王下江南巡视。”
库林:“啊?”
武卓:“什么时候?”
乌雅秀云见库林一脸惊诧又有些不情愿的模样,暗暗掐了他一把,瞪了他一眼示意他稳重些。
达椿和阿保林脸色一喜,“这是好事啊!”
“要去多久啊!”库林苦着一张脸,郁闷的问。
乌苏里掩唇低笑,“听着好像是要两三年的样子,不过皇上说了,允许带上女眷。额娘和大嫂也可以一块去。”
在官场混了几十年的达椿从这话听出一点不对劲,道:“出京巡视还准带上女眷?”
乌苏里假装不知道,只点头道:“我听皇上是这样说的,其他的我也不清楚。”
库林表情好了些,“能带上女眷,想必也不是什么危险的事。”
扭头就讨巧的跟乌雅秀云道:“秀秀,你陪我一块去吧。我们俩还没一块去过江南,正好游玩一番,也不枉此生了。”
乌雅秀云又气又想笑,“行!”
温察静娴偷偷看了眼武卓,对上他沉稳眼眸,心跳失了一拍。
武卓抚上她的手背,轻声道:“想去便去。”
温察静娴心中暖暖的,可想到家中的事,又有些不愿,“家里还有一堆事,而且敦哈布还小……”
乌苏里觉得被人塞了满满的狗粮,揶揄笑道:“家里干事的人多了去,至于敦哈布他一直住在宫中,逢年过节回家有祖父大伯大伯母照顾,宫里有弘暻他们和密妃娘娘。”
“大嫂,这样的机会可不多了。再说了我大哥可是要出去两三年,你放心吗?”
温察静娴被说得心动,可自小受着大家闺秀的教育,令她还是有些犹豫。
“可……”
“静娴,我想你陪我。”武卓低声道。
声音压得低,可都坐在一起,大家连猜带蒙都懂了武卓说的话。
瞬间哄堂大笑起来。
泰敬笑着笑着,忽的有些失落,独独落下了自己。
乌苏里也瞧见他的脸色,心中暗叹,却也无法。
当初那事儿原本是压在家中无外人知道,可偏偏多少人都盯着她,盯着胤禛。
消息就被传了出去,连带那女人的来历都被传扬个一干二净。
满汉不婚是多少年的规矩,满蒙汉旗人不得娶未入旗汉人。
满人女子更不得嫁未入旗汉人,哪怕是入旗汉人,除非是为拉拢汉人,不得下嫁汉人。
而满人平民男子,也极少会娶汉军旗女子为妻。
满旗贵族男子可以娶汉军旗,但是极少极少,或者是根本没有一个贵族会娶一个汉军旗女子为正室。
那会被认为是耻辱。
当年若不是乌苏里提前拿到江云儿的奴契,胤禛又派人运作,将江云儿改名换姓入了尚府所在的汉军旗。
等着泰敬将会因违背祖训逐出满旗的后果,也不难怪康熙会耿耿于怀一个满人的后院。
乌苏里抿抿唇,她是不可能冒这个险。
求康熙倒是可能会成功,怕就怕泰敬一心不愿意江云儿为妾。
如若不然,也不会到如今还是分府别居。
连逢年过节,家里人也只让孩子过来一趟。
似乎是看懂了乌苏里的眼神,泰敬垂下头没说什么。
达椿几人自是察觉到,可也不会再为泰敬说话。
当初能说的都说,软硬兼施,现在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别人。
小科普:
清朝皇帝抬旗,往往会赐“佳”字为姓氏后缀,如佟佳氏,李佳氏,林佳氏,唐佳氏,白佳氏,刘佳氏……汉人有拉拢价值时,清朝皇帝会选择给他们抬旗,赐“佳”,表示恩宠。
扒一扒:如懿传中金氏王爷,金氏祖先主动投靠了皇太极,入了满洲正黄旗包衣。金玉妍的原型是乾隆的淑嘉皇贵妃,乾隆死后,嘉庆抬了金氏一族入正黄旗,从此便是“金佳氏”。
也不难怪她儿子不愿意娶金氏女为嫡福晋,毕竟哪个王爷的嫡福晋是个包衣出身?
当然嘉庆帝登位,他的生母魏佳氏也成了第一个汉人皇后。
不过满汉不婚一直延续到光绪帝时期,那时候再想继续也没办法,光绪就下旨废除。
而从大清建立开始,是推行满汉通婚的,但后来推行不了了之,不通婚成了定制,尤其是顺治康熙后。
满汉不婚实际上是旗人不与普通汉人通婚。
1,纳妾是不算在这里面。
2,汉八旗可以与满八旗通婚,但满八旗女子一般不会下嫁。
3,满人并非不能娶汉军旗女子为正室,只是很少。
4,普通旗人纳汉民,生的孩子不得入旗(存在争论。)
另外解释一下,清朝前期实行易发令、易服令推行艰难,就被废除。
多尔衮摄政时期又重新颁发,这个时期就有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暴力强制导致大量汉人死亡、逃跑、入佛等。但多尔衮死后,顺治为缓解矛盾,放缓政策,实行汉人汉制,满人满制。汉人不需要跟满人一样,但也要剃掉一点鬓角额前。
汉女也可以穿改制汉服,与明朝有一定相似。
到了康熙时期,这个政策相当于指对的都是当官的人。
而后,汉人基本上都已经基本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