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刘兴初
就在多尼等人商讨的时候,吴三桂的大帐中,折返营中的平西大将军也在跟麾下诸将商议对策。
说是商讨,其实不过是将窘迫局面说与众人听罢了。吴三桂麾下都是一些只会打仗的糙汉,又有谁个真能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一干人等喧闹良久也没议出个名堂来,听得吴三桂烦躁不已,想了想,差人把随军书吏刘玄初请过来。
这人以前是残明伪蜀王刘文秀的幕客,保宁一战被俘,吴三桂看此人颇有文才,便纳入帐中。此时唤来,看看是否能出些主意。
不多时,一尺长须,温文儒雅的刘玄初来到了大帐中。诸将注视,这人倒也丝毫不怯场。
待知晓了当下的形势后,刘玄初亦是颇感震惊,但仔细梳理了一番后,还是给出了些建议:“大帅,如今天下既乱,朝廷威信无存,南征大军自然就分成了两派。一派自是以多尼郡王为首,皆外族之兵,陷于中国之地,胆战心惊,但求一安身之所。一派以王爷为尊,士卒多北人,急欲返回陕甘。其余势力虽亦有几万人,却战力既差又一盘散沙不值一提。当此之时,八旗一方掌握粮饷,以此为要挟,逼迫我等效命。急切间难以破局,不如先广结盟友,一则坚固我方势力,二则万一事有不济也可寻个退路。”
吴三桂细问道:“广结盟友?你是说让我跟张勇等人沟通联络?”
刘玄初抚了把胡须道:“大帅明鉴,既然大家都想北返,自然便有了同进共退的基础。多加交流,日后有事也好一起行动。刘某以为,他们定然也是同样的想法,这会说不定已经派人过来了。”
正在说着,也是巧了,外面传报,李本深、张勇等陕甘绿营诸将联袂而来,要拜访平西大将军。
吴三桂没的说,马上请诸人进账。一众人等甫一入内便躬身行礼,接着开门见山表示来意,说是愿意唯平西大将军马首是瞻。
吴三桂自然是大加安抚,拍着胸脯表示愿与诸将同舟共济,渡此难关。
寒暄半晌,待到一干人等都散去后,吴三桂又单独召见了刘玄初。此时,平西大将军对这个书生已经高看了一眼,想要询问是否还有更多的建议。
刘玄初有了这施展才华的机会,自然也不会放过:“除了这些人,如线国安等黔、贵之地绿营兵亦须多加示好。既然粮草要千里转运到贵州等地,那多半便是这些辅兵出力了。日后若有需要,或可共成大事。”
指望八旗天兵去干苦力活吗?怎么可能。抓青壮卖苦力也不是什么好主意。
大清天兵一路给云贵人民“送温暖”,人家躲避你都还不及,还给你运粮?就算抓了些人丁,也得花大力气看着防止逃跑。
这么一来,还是少不了需要大批绿营兵做监工乃至亲自上阵客串民夫。跟这些人打好关系,日后做什么手脚也方便些。
“刘先生想的周到,此乃应有之意。”吴三桂看刘玄初说的头头是道,也不觉换上了尊称。
这也是两利之事。线国安这些眼瞅着要成为无根浮萍的小势力这会想来也惶恐的很,要是能有个抱大腿的可能,又怎么会不抓住。
最后,刘玄初的表情严肃了起来,认真向平西大将军建议到:“大帅,此时最要紧的,是须得立即通知散落于昆明等地的前明降卒,让他们赶紧逃命去。”
吴三桂瞳孔一缩:“你是说多尼他们可能会。。。”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刘玄初斩钉截铁道:“后院起火的消息瞒不了多久。只要大军一开拔,这些降卒肯定要反复的。日后多尼所部无论是扎根两湖还是占据两广,都少不了和云贵残明军打交道。与其到时候烦恼,不如提前把他们清理干净,日后也免得麻烦。”
吴三桂微微颔首,然后唤来亲兵,安排人手速速赶回昆明报信。
前路漫漫,谁也不知道北行归乡之旅是否顺利。
有这么一份天大的恩情在,那日后不管局势如何恶劣,总是有一条退路。
至于通风报信会不会被信郡王知晓,吴三桂也不在乎。
知道了又如何,你多尼是掐着粮袋子没错,但眼下也是需要我吴某人麾下数万将士卖命的时候,惹毛了,两方互相攻伐,八旗兵仅剩的这么点骨血就不用打算有活路了。
当晚,多尼、赵步泰统辖的八旗兵尚未动手,战俘营里便乱了起来。
收到辫子军即将高举屠刀的消息后,营中本来安分的俘虏们在大小头目的带领下夺路而逃。
猝不及防的满兵提前开启了杀戮模式,但是一片混乱中依然有半数以上的战俘逃出生天。
很快,清军屠戮战俘的消息传遍了四面八方。本来因为局势困难动摇的残明各部纷纷息了投降的心思。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坚定了大家抗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