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墨家
公输家族?你是说公输家主死在羌人王城,仅剩一子一女逃亡北边草原不知生死的公输铁锤和公输铁剪?
众人纷乱的询问具体情况,秦坊说具体的秦黒狗没有说,只是说秦王已封公输铁锤负责营建光明城,是一座由大王设计公输铁锤修改营造的和中土不一样法式的纯石头城,据光明顶纯是大王设计公输铁锤营建,如此城池和城堡的营建,公输家能从里面学到和领悟到什么,大家可想而知。
公输家族与我墨家争斗数百年,他们偏向于投靠权贵投机钻营,我墨家兼爱天下,尚农、尚农,自公输家族老祖败于我墨家矩子,我们数百年学问争斗,碾压公输家族,我们墨家在秦国国力的支持下,多少大型营建都由我们督造,虽然秦皇背弃了我们墨家的主张,放逐了我们,但对我们伤害不大,我墨家仍然在庶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墨家仍然强大。
可是汉朝重用儒家,儒家同样兴盛了起来,儒家更狠,他主张罢除百家,独尊儒术。在庶民中又大肆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各个方面打压我们墨家,使我墨家遭受惨重打击,现在已很少有庶民仍像以前信奉我墨家。如今胡虏肆虐中士,许多高门世族都逃亡南方大齐,我墨家若不想逃亡南亡,苟延残喘,那只有投靠秦王保全我墨家香火传承。
一个墨家师兄提出,投靠秦王便能保全墨门吗?如今胡虏势大,如要求生、求存,那去南方大齐不是更安全。
秦坊回道,去南方大齐,也是一条路,只不过让我墨象多活一段时间而已,想要复兴强盛却是妄想,南方大齐以儒家思想为主政,他们对中土逃亡的儒门自己人都劫掠争夺、打压,其中残酷之处有甚于胡虏,就差将他们煮了,烤了吃掉,我们若是去南方大齐,除了解散墨家,为儒家为奴为仆断不会有第二条路。
秦王虽在关内名声不显,可在北方大草原却独霸一方,他在乃蛮人的祭祀神山建设他自己的王城,乃蛮人为其鹰犬爪牙,四处劫掠草原为其抓捕建城挖矿的胡人,这种事你们可曾听闻,秦王解救20万被柔然人劫掠的汉人百姓,杀光了柔然王、大祭祀和王子、大将,将曾经强大一时的柔然人王国打散了,而他的鹰犬爪牙在草原上已将柔然人抓光捕尽,与秦王交易为秦王修城挖矿。
秦王他坐拥铁矿、煤矿,有广袤的草原,公输家发现了这一点,提前投靠秦王,秦王便让其全盘负责王城营造,还让他可以建立学院开馆授徒,出师人员经考核合格皆可成为秦国官吏。
诸位师兄弟,这是儒门都不曾获得的条件。就是前秦的招贤令方可与之并列,如今我们已被公输家族甩在身后,不过好在他们也只是先行一步而已,公输家族现在仅剩二人,既使他们先行,又能如何?
秦王领地向前秦一样,以法家治国,但律法并不像前秦一样,据说五年可以视情况和庶民民意,征询各方意见修改一次律法,更提出律法至高无上,王在法下,这一观点可说旷古绝今,法家现在如同儒家一样风光无限,新秦国也无高门世族和儒家的力量与法家抗衡,法家现已在秦国主政。
今天秦王又说秦国的国民主体是工、农、兵、商,这说明秦王很重视工、农。重视庶民的力量。
我墨门如今又逢机遇。
公输家族数百年都被我们墨家压制的死死的,我们墨家最兴盛时可与儒家争雄。为何?因为有官方力量支持。
我们墨家在秦朝为何能独树一帜,新学问不断问世,更新迭代将墨家学问推向顶峰?
现今这胡虏肆虐中土,庶民朝不饱夕,颠沛流离,我们招收新人本就困难,中土又战乱频繁,称王建制的胡虏我们不愿意效力,高门世族又视我们如牛马,既防我们墨家为庶民提供指导、又惧怕我们团结领导庶民与其对抗抗;又让我们给他们营造邬堡,帮他们营建邬堡已经让庶民认为我们变成高门大户欺压盘剥庶民的爪牙,对我们已经不象以前那么信任。
矩子,我们墨家一分为二不就是因此造成的吗?当时矩子你不同意高门大户在胡虏肆虐的情况下,仍然残酷盘剥庶民,你建议高门大户抛弃个人私利,彼此联合起来共同抵击胡虏,墨家剑士可以为先锋。
高门大户对此建议一言不发,只说需要墨家剑士,又利用手中资源,收买了那些意志不坚,不想追求理想,想安家立业的墨家剑士、工匠。
墨家即将面临四分五裂之际,矩子你为了墨家香火传承一声高呼,众师兄弟才誓死相随的。
如今,大好时机就在眼前,大王是秦王血脉,这己确定无疑,大王在大草原已有根基,有铁矿、有煤矿,据说煤矿比木炭更适合炼铁,秦军现在的装备就是他们自己炼出的铁,自己锻造的,他们的铁除制造农具外还制造兵器装甲与乃蛮人交易。
听秦黑狗说北边大草原只剩他们大秦帝国和乃蛮人,现任乃蛮王是靠大王支持才登上王位的,他们前任老蛮王和将军们被大王杀光了,新蛮王现在是秦人的盟友。
其中的门道大家可以想象。
正此生死存亡之际,墨家如不投靠秦王,那存在与否?如何传承延续呢?
现在加上了解我们的公输家族已提前投靠秦王,并开始组建学院开办学堂,开馆授徒己走在我等前面,在这乱世我墨家若不投靠秦王,又能投靠谁?
矩子,请你明断。
秦坊把问题又抛给了矩子,他相信矩子会同意的,矩子能力挽狂澜,带大家出走,来到这边关求存,只是等一个变化,一份天机,如今眼前便是墨家发展的大机遇。
矩子说,我已当代墨家矩子身份,宣布明早墨家投靠秦王,与秦王商议投靠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