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人在家中坐,官从天上来
几辆马车从京城出发,去往雪城。
可不就是6部中的一些官员派人出去了吗。
为的是招揽类似孙宇航那样的人才。
孙宇航这波操作,可谓是大力宣传了新雪书院。
孙宇航自己则入职了京兆府。
办理完手续之后,他才回了京城的家。
可把家中父母激动坏了。
长子重点培养那是因为他承担着整个家族的期望,以后也要由他引领家族往前发展。
幼子往往是被偏宠的那个。
孙宇航一回到家中,就被爹娘拦住了。
左看看,右瞧瞧,有没有瘦。
中午饭是全家人一起吃的,摆在花厅中。
也算为孙宇航接风洗尘。
“我的儿,怎么想要当官了,你不是一向不喜欢束缚的吗?”孙母,也就是安国公夫人念叨着。
孙宇航还没开口。
安国公就制止了妻子的问话。
“说这个做什么,我儿想通了是好事。
尽管一辈子纵情山水,也别有一番野趣,可终究不是稳妥之道。
宇航这一房,以后有了儿子,孙子,吃什么,喝什么?
为了他这一房以后考虑,有个正经的生路也是好的。
虽然没进六部,选择京兆府也不错。
宇航想开了就好。”
对于小儿子想通了,投身官场中,安国公是高兴的。
之前也担忧,家中儿郎全做了官,会不会让上头的人不喜。
这下不担心了,小儿子去了京兆府,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大理寺明明前途更大,刑部也不错。
可儿子偏偏去了外地官员觉得不错,而京中官员避之的京兆府。
不管是他自己喜欢也好,别的也罢。
算是误打误撞选对了路。
而且,作画帮助缉凶,这个活计,在一些人眼里跟仵作衙役也没什么区别。
无论在京兆府还是在大理寺,这一点都一样。
你家孩子拿了大头,固然让人眼红,嫉妒。
可你家儿子得到的东西,是让众人看都不会看一眼,也就没有了后续的烦忧。
穿小鞋这些的就避免了。
况且京兆府尹那个人是个干实事的,不会为难属下。
宇航应该也会喜欢这样的上司。
为子女操心,当父母的总算可以轻松些了。
之前不管儿子的选择,那是因为无论他做什么,家里都能为他兜底。
但儿子愿意走向康庄大道,做父母的自然是开心的。
孙宇航说了自己选择京兆府的原因,家中没有人不赞成。
往后的日子里,自他到京兆府上任后,京兆府的效率提高不少。
孙宇航如愿为百姓做了实事,在京兆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皇帝也对京兆府的办事效率感到满意。
却说雪城这边。
京中派出的官员到了雪城后,顾雪接待了来人。
听了他们的要求,顾雪把一些学子叫到了面前。
都是实用画技班的学子,和孙宇航是同窗。
毕业后,一些学子还留在雪城,另一些已经回了家。
顾雪把在雪城能联络到的学子都唤来了。
学子们还以为恩师要让他们做什么事。
结果,却被惊喜砸晕了。
天哪,忽然被要求去做官是怎么回事?
学子们按照要求,在那些京官面前,把自己的所学都展示了一遍。
然后就被不同的官员选中,直接想打包回京。
这些学子自无不可,表示自己先回家一趟,把好消息告知家中父母,然后跟着去京城。
选到苗子的京官们,逛了几遍雪城,惊叹几遍后,就回京了。
还有一些京官没选到心仪的人才。
尤其是工部的官员。
别的部门,顶多派出一位来雪城。
工部直接派出了三位。
目标很明确,要能画得了工部那些图纸的。
造桥建沟渠,建筑施工啥的。
顾雪还真有这样的学生。
那学子家中有叔伯学过木工建造之类的手艺。
也把这些技能交给了这位学子。
后来这位学子来了新雪书院后,又学会了实用画技,也就是顾雪教的素描画法。
然后那位学子就仿佛打通任督二脉似的。
不仅可以画人像,还可以画工部这种要求的工程作图。
他毕业后,回了老家。
他老家是别的州府的,临近应州。
他一位叔叔在应州有宅子,最近几年都在应州生活。
他原本是来应州拜访叔叔的。
结果看到了新雪书院的招生信息,这才直接报名来到书院求学。
学完毕业后,回去把自己画的图纸给自家叔叔一看。
他叔叔直接佩服的五体投地。
之后听到的消息,便是他跟着叔叔到处接活计。
接过一些施工的活计,还有建造房子的活儿。
他叔叔类似于包工头那种,也有自己的团队。
团队的人无一不佩服这位学子。
有了这位学子加入,他叔叔接的单子更多了。
可以说远近闻名了。
他教了许多素描知识给叔叔,他叔叔学得十分很认真。
他叔叔还把自己儿子也送来了新雪书院学习。
工部这次来了雪城,顾雪一听他们的要求,就推荐了这位学子。
还把地址告诉了他们。
还有另外2位学子,也是会画工部要求的那种图纸的。
顾雪也把情况说了。
工部官员要到地址后,挨个出发。
三个人,去3位学子家中找人,正好!
工部官员看着其他的同僚都找到人回京了。
本来还心急如焚,觉得自己一个也没选上,回去要丢工部的脸了。
结果九王妃直接给他们推荐了三位学子,全是工部用得上的人才。
三位官员逛完雪城,和顾雪道别后,忙不迭地去那3个学子家中寻人去了。
三位学子都是普通百姓,比起寒门,算得上小康之家。
家中忽然有京城的大官来访,可把他们高兴坏了。
周围的邻里得知后,都上门恭喜。
好听的话,跟不要钱似的,张口就来。
比如那位跟着叔叔接活儿的学子,也是顾雪向工部官员首先推荐的学子。
此时,那位学子门前。
“哎呦,你家小子真有出息,这还没考秀才呢,就能到京城做官了。”
“你家祖坟冒青烟了,你儿子以后是官身了,可以给你挣回个诰命了。”
“那孩子,我从小就觉得他不一般,以后一定有大造化,这不,应验了!”
“你家这不得大摆宴席,庆贺一下,让我们这些邻里也沾沾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