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书画里》(五)
和毅开始介绍:“《兰亭集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当时,他与一众文人雅士啊,在会稽山的兰亭处,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他讲得声情并茂,仿佛当时自己也在兰亭处:“大家是饮酒作诗,各抒胸怀!”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笑道:“和老师真是博古通今,看得出来阅读知识量很大!我想我今天的工作会很轻松。”
偏周远至在后面,还一脸赞同,骄傲道:“嗯,对,我们和老师,什么都知道!”
“哈哈哈哈哈!”
吕昕然虚虚指着他道:“和老师,你真是在哪里都能收获一波小迷弟小迷妹!魅力不减当年!”
“低调!低调!”和毅一脸慈爱,抬手指着《兰亭集序》道:“今天的主角是这一副天下第一行书,不是我。”
吕昕然:“那您继续,继续。”
“和老师继续讲啊!”王玲也附和道,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
和毅从善如流,继续道:“刚才说道,他们饮酒作诗,随之将这些诗赋抄录成一集,大家公推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为这诗集写一篇序文,这篇序文就是我们眼前的《兰亭集序》。”
周远至暗自称赞:这名字,起得那叫一个简单又不失格调!不愧是大文学家。
再瞧瞧前公司“明日之星”给他找人起的名字就很无语。
“有智”,幼稚!
和毅还在继续:“《兰亭集序》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
和毅看着书作,似乎发现了什么,收住话,低头欣赏起来。
一旁的工作人员见状,立马接上:“《兰亭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自然形态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的和谐的结合,似乎有天机入神,走笔如行云流水,进人书艺的最高境界。”
“据说啊!后来王羲之酒醒之后,懊悔怎么有如此多涂抹之处,便又重新写过几次,但始终不再得其神韵,只好放弃,这大概就是艺术的奥妙吧!”
和毅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已经把《兰亭集序》全都看了一遍,连连称赞。
他接过工作人员的话:“虽然它是天下第一行书,我觉得作为一篇文章来讲,也是相当不错的。”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放浪形骸。”
“这些我们平时引用比较多的词句,都出自这里!多么伟大的一篇文章啊!”
吕昕然点头:“是啊!看着它我就感觉自己回到高中时代,当时背这篇课文啊!可花了我不少心思,到现在就只记得第一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周远至立刻给吕昕然鼓掌:“不错,背得一字不差,娘娘记性真好。”
他一说话,引来大家的目光,旁边的工作人员才发现,这小孩长得真俊。
奇了怪了,刚才怎么没注意到?
工作人员顺着他的话讲:“说到背书,我们馆有个隐藏彩蛋,只要游客跟工作人员说,愿意当着全部人的面,全文背诵《兰亭集序》,一字不差,就可以得到一份神秘的文创礼物。”
“这位帅哥,要试试吗?”
周远至惊悚地举起手指,指着自己:“我吗?”
工作人员点点头。
周远至目光看向其他人,大家都用希翼的眼神看着他,包括总导演。
“不是,导演你也没叫我提前复习呀!”周远至两手一摊,试图摆烂。
总导演:“我们主打追求一个真实!”
众人哈哈大笑,都在看戏。
杨素英道:“小至,我们这群人里,就你离高考最近了,你应该还能记得点吧?”
额,这里除了他,最大的和毅,四十九岁,最小的王玲,二十八岁。
周远至:“……是还记得点。”
吕昕然鼓励他:“试试吧,小至,姐还挺好奇这份神秘礼物是什么的。”
“对呀,对呀!”王玲第一次庆幸自己比别人大五岁,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周远至把目光看向和毅,“和老师,救我啊!”
和毅背着手,一副“你一定行”的模样,不过也给他解了半个围:“不如这样,现场给远至五分钟,让他复习复习嘛,怎么样?”
工作人员:“可以啊!”
说着把周远至往另一边带,“这是第一版人教语文书上印的《兰亭集序》,小帅哥可以在这里背诵。”
周远至:“……”
我谢谢您嘞!
他深呼吸一口气,转头看向摄像组:“行吧!导演!给我计时,五分钟!”
“五分钟倒计时,现在开始!”总导演在场外道。
表面上,周远至前三分钟确实是在背诵《兰亭集序》,背着背着,他闭上眼睛一副默念的样子。
实际上,他幻想自己在一部戏份里扮演王羲之本人,出现在会稽山的兰亭上。
闭上眼睛后,他真的就出现在一个片场,穿着晋朝的服饰,准备上场。
“好险!幸亏我有意识空间,不然五分钟怎么可能背得下《兰亭集序》?!”
“这个工作人员也是的,好端端地看字呢,怎么就提起来背课文了。”
周远至跑去跟这位素未谋面的导演说道:“导演,等我一下,我背背台词啊!”
导演一个喇叭就丢过来了,“台词都没背,演什么戏?!”
周远至:“我立马去!”
亭子中间的石桌上,摆着的就是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仿版。
周远至跑上去,坐在石凳上开始背诵。
他本身记忆力就不错,加上对这篇课本印象深刻,没一会儿就背完了。
又配合导演演了一场王羲之酒醒后的戏,就从意识空间出来了。
他睁开眼的时候,便听到节目组导演提醒他,“还有两分钟。”
“哎!很快,背了一半咯!”周远至头也不回道。
众人在《兰亭集序》玻璃展柜那边高谈阔论,听到他还有心思回话,不由纷纷回头去看他,见他双手捂住耳朵念念有词的,连连失笑。
和毅却赞叹道:“少年意气风发,总是不知无畏,敢闯敢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