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兄弟帮帮我
赵普看着赵德昭着急。拱拱手道:“监国,这样大一笔银子,自然一家一户或者一个衙门是拿不出来的。需要各处想办法。”
赵德昭一听有门,连忙问道:“赵相,计将安出。”
赵普缓缓说道:“老臣倒是有一些主意,但是恐怕解决不了全部问题。”
赵德昭现在想着几百万就头疼,就算是有一个主意都成,所以依然很急切的看着赵普。
“监国,今年国库中尚有一些盈余,在前些日子军报下来的时候,老臣想着可能需要支用,提前清点了下,国库尚有纹银一百余万两,另外,皇上开国之初为了赎回燕云之地的封椿库中应该还有大量白银,想来应该是够了。不过······”
最讨厌这样话说一半留一半的人,但是遇到这样的老臣,也很是无力。赵德昭只好接上去:“赵相,可有什么不妥?”
话才出口,赵德昭突然醒悟了什么。
父皇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立下太子,原因很多。
早些年不立太子是因为一个故事,也算是皇室秘辛。
当年大宋取代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废晋王赵光义在兵变劳很大,而太皇太后弥留之际教训父皇说:“你可知柴家天下为何变成了赵家?”
父皇说道:“乃是将士用命,祖宗保佑。”太皇太后骂道:“非也,并不是祖宗保佑,乃是因为柴家主少国疑而已。”
所以当年太皇太后死前逼着父皇答应以后传位给晋王,晋王再传位给开封府尹赵廷美,从而避免周朝世宗过后主少国疑的情况。
但是随着大宋的逐渐稳固,赵德昭,赵德芳兄弟年龄见长,已经慢慢不会再有皇帝幼年继位大臣篡权的可能性了。父皇自然更愿意父死子继,将皇位传给自己或者赵德芳,但是囿于当年的誓言,难以决断。
直到几月之前,在羽皇子的协助下,父皇和皇城司破坏了晋王篡位弑君的计划,不久后大军又再度北上。
所以这大宋的太子之位一直悬着。
不过父皇也年过五旬,此次北上,任命自己担任监国,未必就没有考核的意思在里面。
唐国旧地赋税之事,赵德昭交上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
此次大军回朝,信使先将军报传回来,让监国安排相应事宜,未必就没有考教的意思。
封椿库乃是大宋开国,想着幽云等地地势险要,在没有十足的武力收复把握之时,每年从国库中挤出巨资,存在库中,寄希望于某一次大宋和契丹谈判,大宋可以用海量的白银,从契丹手中赎回幽云十六州。
如果这次动用封椿库中白银,自然可以顺利解决奖赏将士和抚恤伤残的任务。
但是这样一来,父皇会不会觉得自己能力低下,还需要依靠父辈存下来的银子解决问题。
如果没有封椿库呢?难道这次大军就不奖赏了?不抚恤了?
显然不是。
赵普人老成精,这句话肯定不会说出来的。
但是赵德昭知道,如果动用封椿库,那么这次的答卷便是最下等。
不动用封椿库,只动用国库银两,再想其他办法,这次答卷便是中等。
如果既不动用封椿库,也不动用国库,还可以漂漂亮亮解决典礼军饷抚恤之事,这才是上上之策。
可是,怎么样才做得到呢?
赵普和卢多逊这两只老狐狸,油滑得很。
谁才可以帮我想出一个主意,筹措这数百万两白银呢。
赵德昭不由得又想到当时拍卖冠名权的盛况了。
就是区区一个名头,各路商贩便是趋之若鹜,一掷千金。
当时商贩门的豪迈让赵德昭,赵普等人都觉得咋舌。
眼皮都不眨一下,数万两银子就出去了。、
可惜,这冠名权的拍卖,才弄了。按照最初的契约,有效期还早着呢?
怎么办?
冥思苦想之际,赵德昭响起了一个人来。
这个笑眯眯的年轻人,给国朝出主意拍卖冠名权,给国朝出主意兵不血刃的解决江南西路江南东路的商税和地税问题。
那么,今日这几百万两白银,他还有没有好办法?
仔细想了想,赵德昭轻轻问道:“赵相,父皇大军算下来,还有几日到开封”
赵普道:“从行程来看,最多还有六日,但是今日廿二,六日后乃是廿八,民间俗语一般叫做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有些忌讳。所以臣判断,皇上应该在廿九日到开封,三十正好举行典礼。”
赵德昭心中默默合计,照着这样算来,还有八天时间。
如果派遣红翎信使去军中问计,一日一夜足以。
自己还有七天时间可以缓冲。
应该做的到吧!
只是需要他在红翎使到后不久,便可以想出来一个万全之策。
他也应该做得到吧。他毕竟是魏羽,在货殖一道上无人能及的魏羽。
只要他帮我,这个问题一定会有最好的解决方案。
想到此,赵德昭心中大定。
如果魏羽都没办法将这个考教做到最好,自己得一个中等下等貌似也不丢人。
赵普卢多逊在下首,看着面前的监国,从一开始的愁眉不展道慢慢的眉头放松,眼神恢复了清明,心中疑惑,难道监国想出主意来了?
两名重臣带着疑惑才离开文德殿不久,一名小黄门就急急忙忙往皇城司值房而去。
刘进贤这段时间很忙,刚接受了降书的吴越和汉国地盘上面的皇城司明面的机构需要搭建起来,而且私底下防备吴越和汉国余孽反扑的准备也要做充分。
总不成大宋派去治理当地的官员被前朝余孽给咔嚓掉了吧。
那谁还敢去这些地方
所以小黄门找到刘进贤的时候,这名皇城司的大拿正焦头烂额,面前的长几上放着一叠汉国的文书,一叠吴越的文书。上面有很多事务需要他亲自裁定,在各地皇城司权限确定后,才按定例照章办事。
“传监国口谕,宣骑都尉,大太监刘进贤进宫。”
刘进贤起身,整理了下官服,吩咐佐官继续处理杂事,便随着小黄门一道往文德殿而去。
文德殿中,赵德昭面前一张茶几,赵德昭坐在一个圆凳上,茶几对面也是一个圆凳。
刘进贤进的文德殿,赵德昭笑容满面。
“赐座!”
刘进贤口称不敢,毕竟这段时间自己只是循规蹈矩得当值,甚至偶尔还偷懒回家和老张,王武几人打麻将,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功绩,这监国代天子行事,说赐座,你还真敢坐下去啊?
赵德昭道:“刘都尉但坐无妨。”刘进贤才扭扭捏捏的侧着身坐在圆凳上,缩手缩脚。
赵德昭道:“刘都尉,今日找你来,想劳你做一件事。”
刘进贤连忙站起:“监国在上,小的不敢当不敢当。监国有事尽管吩咐便是,便是赴汤蹈火,刘进贤也在所不辞。”
刘进贤这样说,心里没有底啊。他不知道这监国唱的是哪一出啊。
于是,赵德昭将大军回朝,朝中需要筹措大量银两之事和盘托出,说道:“此事孤王需要羽皇子相助,孤想着如果这次红翎使能够将孤的文书和刘都尉写的家书一并带到军中,羽皇子重情重义,看在刘都尉的面上,多少更愿意帮孤这一个忙的。所以才找人请你过来。”
说道此处,刘进贤才恍然大悟,心中也算是一块石头落了地。
君臣寒暄一阵后,刘进贤便在文德殿铺开宣纸写起了家书。
不久后,一名红翎使,身上背着两封书信,往返程的北伐大军疾奔而去。
赵德昭站在文德殿门口,心中暗道:“不知道这位皇弟又会拿出什么样一个主意来解决这数百万两军饷和抚恤之事呢?真的很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