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另嫁权臣(重生) > 捐粮

捐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义学堂。

    这个曾经被陆闻砚、从思拓和严智文三个人讨论得翻来覆去的名字,轮椅上的人从没想到会在此刻从黎蔓口中听到。他稍稍怔楞,目光逡巡一遍四周,温声道:“想来是要紧事,不如回去说。”

    黎蔓本就觉得此事事关孙县令中饱私囊,但又还需商议确认,便也赞成寻个安静地儿说。她本想问问陆闻砚和孙县令交锋得了些什么消息,不过这些好像也不适合大声嚷嚷,目光最后还是落到那两包油纸上:“你这买的什么?”

    真是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寺,陆闻砚也暗自疑惑这有什么难回答的,所以故作镇定地说:“……听秋月说你这几日不舒服,买了些红糖和生姜。”

    “我这几日不舒服?”黎蔓稍稍怔楞,正想说自己这几天觉得精神劲儿还成,旋即意识到什么,再开口时不免磕巴一下,“……多谢二郎挂心。”

    她自幼体虚,来月事不仅不太准,和平日比起来还容易发热,偶尔受了寒更是腹痛难忍。而这几日恰巧是她来葵水的日子,的确称不上舒服。

    秋月这丫头怎么什么都往外说?黎蔓心头思绪纷杂,分不清自己是恼是羞,只觉有些脸热,一时间竟然连自己本来还想问陆闻砚些什么都忘了。

    坦白来说,买红糖和生姜是一桩小事。陆闻砚此人八面玲珑,黎蔓老早就觉得他一张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最佳典范,也习惯了和他一起在旁人面前装出一副情投意合、恩爱不已的样子。

    因着他们不是愚笨的人,知道携手共赢能事半功倍;也知道他们在外人眼里,是最该亲密的夫妻。

    就像陆闻砚在陆家众人面前送出那盏漂亮的宫灯作生辰礼,黎蔓则笑眯眯地说二郎送的我都会欢喜;就像他们在求是堂前一唱一和,互相配合着让凌鹏远出尽洋相。

    她借他的手走出后宅,京城人尽皆知乐安郡主做起生意大刀阔斧,不知黎掌柜在暗暗收集燕北之战的真相;他借她的手解决陆良白,看着朗月清风的人实际心思深沉,就连天子出行都敢掺和一手。

    多么登对,多么般配,一样的各怀心思,一样的虚情假意。

    黎蔓悄悄地瞥了一眼陆闻砚,心想,这个人实在难猜。

    你说他待人真诚吧,好像偏了十万八千里;可你说他全无真心吧,又好像辜负了什么。

    给出玉佩时说的那句“凡有所命,莫不遵从”,生辰那天被最后拿出的烧刀子,马车里字字句句关于益昌公主的解释,宛若疯魔一般质问“黎蔓,你的心是石头做的吗?”,那日晚上顺嘴说的“实在让我揪心”,还有眼下油纸包的红糖与生姜……

    陆闻砚平日说话做事总是有太多弯弯绕绕,当然黎蔓也知道自己也非完全真诚。但现在她看着那两包油纸,心想,可是现在没有旁人啊。

    上面所说的种种,都只有他与她。不是利益所需,不是形势所迫。

    被一道圣旨牢牢绑住的两人在外界早已密不可分,但于他们而言,他们原本是泾渭分明的。

    可现在还是吗?黎蔓心想,我今日对孙县令说他腿脚不好,说“我实在不忍”,在我希望那个捕头能通融通融时,是因为我是“闻娘子”,还是因为要被带走的是陆闻砚呢?

    她竟然无法给出应答。

    那陆闻砚呢?

    八面玲珑、春风拂面,却又在她面前怒不可遏、几近疯魔的陆闻砚呢?

    黎蔓的二哥以前扛着长枪,得意洋洋地笃定燕北之地的姑娘十个里起码有六个会觉着他不错,彼时康修婉一个飞镖砸过去,说他太过自恋,以后怕是找不到媳妇儿。

    可是母亲,我现在觉得我好像和二哥一样……也有些自恋了。黎蔓抿了抿唇,觉得自己的想法疯狂又大胆,没准儿让某人知道了能带着轮椅跑出十里地。

    可她就是觉得,陆闻砚似乎……有点逾矩了。

    好吧,说直白些,她觉着陆闻砚好像有点喜欢她。

    不过父亲说过,情啊爱啊最难把握了,他当年最开始追母亲的时候,也老是有这种错觉。

    黎蔓回忆起这里不免有些被逗乐,她心情松快许多。

    算了,等这些事都忙完吧,等远州这里结束,等我查明白当年的事,等陆闻砚哪天彻底不再搞这些弯弯绕绕,或许我就可以直接问他……又或是真的搞明白了。

    黎蔓半天不吭声,陆闻砚本就因为直言自己是因为听秋月说她不舒服所以买的东西而感到有些不自在,一向舌灿莲花的人也暂时哑口无言。

    毕竟他也不知道黎蔓的沉默代表什么,是觉得自己体贴还是关心太过?又见她神色郑重,心想没准儿对方根本没想这么多,只是在思考那义学堂县本的事。

    毕竟她只会对着旁人心软,对着自己除开正事就是正事,至多再捎上陆闻墨和陆茵茵两个小家伙。

    主子不说话,小厮丫头们更不好开口,那就遑论伪装成家丁的暗卫和真正的家丁们了,是以一行人沉默着回到孙县令安排的院子。

    黎蔓这才注意到阿晟手里一直捧着柄剑,后者把剑放下就退出屋子。她又觉得有几分眼熟,随口问陆闻砚:“你让阿晟拿的什么?我有点眼熟。”

    屋子里只留下两人,回答的人则很是轻描淡写,“尚方宝剑,”他伸手轻轻地抚了抚剑身,“我记着陛下曾给镇国公赐过一把,夫人可能在之前就见过。”

    “虽说那孙县令就是个欺软怕硬的草包,”他笑道,“但总不能师出无名。”

    陆闻砚既然提到孙县令,黎蔓自然而然地接过话头:“看样子二郎已经把他摆平了?可得了什么有用的?”

    瞧吧,“闻娘子”只会对正事感兴趣,陆闻砚在心底微哂。但提及要事,他脸色也郑重了些,伸手取了块墨,没忍住冷笑一声:“你是不知道他们胆子有多大。”

    平日里欺压百姓、强抢民女、徇私枉法、中饱私囊不必再提,这次远州大水,远州牧传信与他,言明南流县在安定自身后,若有余力,需得竭力帮助兄弟县城,即受灾最为严重的彰河县和渠县。

    黎蔓听到这儿也忍不住冷笑:“他连自己所管理的县城尚且不尽心尽力,还指望他为着另外两个县掏心掏肺?”

    孙县令自然不是什么舍己为人的性子,得了信都恨不得啐上两口。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不敢造次,叫人替自己编了篇文章又誊抄了拿给驿站的人,赶紧召集自己的手下帮忙出主意。

    是以他原本想一边给上司诉苦一边咬牙从南流县的粮储里拨出一些送到渠县,实在不行跟县里的富商地主商量商量,叫他们也出一分力。但富商地主也不是完全好相与的,个个在家里装模作样地喝起了稀粥,还说家中小妾都饿晕了。

    见人不配合,孙县令自然急得跳脚,但他往日里没少在这些人家身上捞好处,况且人家又不是无权无势的,总不好撕破脸皮。

    “就在他着急上火的时候,京城派来的汪侍郎到了,”陆闻砚嘴角勾起一丝讽刺的笑,“汪侍郎想出了一个绝佳的主意。”

    猜到他要写字,黎蔓递给他毛笔。

    白纸黑字,赫然陈列着“捐粮法”。

    黎蔓稍稍怔楞,随即狐疑地皱起眉:“这话怎么说?”

    陆闻砚压着冷笑,对着纸上的三个字娓娓道来。

    远州大水,百姓受灾流亡,风餐露宿,见之者皆心生不忍。虽中央拨款调粮救灾,但若家有余力者能帮忙赈灾,自是再好不过。

    “孙县令的意思是,上头许了好处。”

    这不奇怪,正如陆家之所以成为皇商,便是在昔年大虞刚刚建朝、百废待兴却遇上大水之时出钱出粮,几乎散尽家财。帝王感其大义,钦定皇商。而历朝历代如有在这种大灾难中而出者,官府也会予以一定补偿,虽然多半因为受灾财政短缺所以价值较低罢了。

    可孙县令这次遇到的情况不一样,他的上司远州牧向他暗示,若是有人能积极响应这个“捐粮法”,不仅自身,家里人也会受益,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什么好处能让南流县“土皇帝”的孙县令也心动不已呢?

    那便是监生的名额。

    黎蔓几乎是一点就通,当即瞪大了眼睛:“监生的名额……意思是说,谁家捐的粮食多,谁家就能获得这个监生的名额?”

    陆闻砚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

    原来如此,黎蔓旋即明白,怪不得远州明明发了水灾,却还是有富商往这儿跑,怪不得城门守卫私收过路费那般驾轻就熟,怪不得酒楼里那人上来搭话问“你们也是来救灾的?”,怪不得林氏说孙县令近来见了一个又一个富商……

    大虞的监生,相较于普通学子,是可以不用考试通过举荐就能做官的,因为一般选的都是有名的才学之士,大伙儿都相信科举对他们来说不成问题。

    可若是让“成问题”的人得了这个名号呢?那不就成了明晃晃的捷径?各地州县确实可以向中央举荐人员成为监生,前朝对于这个名额卡得很严,而大虞每州府一年可举荐三人,且先帝年轻时为了“不使天下贤才遗漏”,特意表明若有合适者,尽皆可以上报后由中央核查选录。

    但其实国子监哪边的核查也不一定就那么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水就深。说直白些,家里有关系的多走动走动,再不济多使些银两,总是能成的。

    而国子监隶属礼部,礼部尚书之位空缺,而这些日子主办天子祭祖秋猎之大事,还尚了长公主的礼部侍郎,正是汪梁的兄长汪栋。若是由后者做些手脚,多匀一些监生的名额给远州,也不见完全不可能。

    黎蔓对这些事确实不如陆闻砚熟悉,待后者解释其中关窍后她反应过来,刹那间明白了这其间对于那些富商的巨大诱惑。

    富商地主们不缺钱,但谁都想自家能出个当官的,而且官职越大越好。免除科举那般困难的重重选拔,在你面前摆上一条显而易见的捷径,是多么“贴心”的举措。

    黎蔓迟疑着说:“此法有损监生选录公平,但适逢远州大水,国库又不算充裕,若真能引得富商们捐粮救灾,就算被陛下察觉,大抵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怪不得……”

    怪不得汪梁敢出这样的主意。

    陆闻砚垂下眼,冷笑一声:“是啊,若他们真要富商地主们捐的是粮食,这至多是个利大于弊的法子。”

    但人心不足,高高在上不曾体会过饥饿的高官们才不在乎有多少百姓饿死。

    他们更想要白花花的银子。

    是以名为捐食粮,实为吞银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