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论心(下)
亭中。
大宗师虞晋年本是作壁上观之态看着宋怀真这番好为人师之举,但见温言竟是又能开悟,也是稍稍上了几分心思,便对对坐的宋怀真言道:“温言既有此根器,宋院长不若与其讲一讲《孙不二元君坤元经》吧。”
宋怀真只是略一思索,觉得甚是合宜,便欣然应允,道:“倒也未尝不可。”
温言闻言心中一动,虞大宗师所言的“孙不二元君”,她自然知晓,号清静散人,正是全真道“北七真道脉”中清净派之宗祖,重阳祖师之嫡传。
未待温言细思,宋怀真已是激荡道音,开始了他的讲道:“天阳地阴,天动地静,乾行坤顺,元亨利贞。”
微言大义,大量经意道理通过宋怀真的道音灌入温言脑中,将她拉入到与之同频的闻道状态中。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独阴不长,独阳不生。刚柔得其中庸,水火始能既济,孕生万物。盖载苍生,慈忍无争,敬顺辅相……”
从某些方面来讲,低位修行者听取法境巨擘讲道,就是在接受对方以其法理对自己进行侵染。若是这位法境巨擘心怀歹意,便可以藉此扭曲了听道者的道路。
正常来讲,一次法境讲道便足以让普通职业级修行者消化以年月计,这个冷却时间会随着修行者境界的提升而降低。是以,即使是大型道脉子弟,平日里也多是以自修为主。
等到修行者到了职业级高段,基本便可无视掉法境巨擘讲道时的法理污染了。但到了那时,他们也往往已是明了了自身的前路,同样需要以自修去攀登更高之境界。
“……是故居母道之仁,为后元之配,致功论化,其道一焉……”
宋怀真对于温言当然是没有恶意的,因而讲经便只是高屋建瓴地以中立之论来阐明道经中的一些幽秘关隘,并不夹杂自己的道理。
温言听得如痴如醉。
自辟乾阖坤以来,以坤元之柔顺而能修真得道,证明高果者,虽是较乾元少之又少,万载以降,却又不乏其人了。
女子修行之难,在于己身碍漏难修。身虽有漏,但其心却是无有走漏的,若是因为女子修行先天之缺漏自蔽本心,那才是泄漏了无漏之心,难上加难矣。
这也是宋怀真要讲述给温言听的道理。
见温言已是完全进入了状态,宋怀真因以喝问:“无始以前,何有色相?何有身迹?”
温言脱口而答:“惟一惟空,原无二心。”
问:“汝何修身?汝何弃心?”
答:“返思其原。”
问:“夫乾道动,坤道静,欲修性命,务须从静。汝今原静,又何以修?”
答:“坤道浊,乾道清,欲修性命,务须从清,是谓以浊修清!”
……
“哈哈哈……”宋怀真开怀而笑,开怀于自己今日随性起意指点的道家后进竟有如此之禀赋根器,实在惊喜。
大笑之后,他继而又道:“那吾今便为汝说是修清之道。”
温言俯首聆听。
宋怀真:“夫清浊虽别于形质,而本元出自心神。汝欲心净神清,务修其性,能悟修性,便是立命,汝能悟者,即是汝性。”
“汝性非性,汝心非心。”
“心即是心,性即是性。”
“性非汝心,心非汝性。”
“若问汝性,性即说性。”
“若问汝心,心即说心……”
连串的道音贯耳,在温言听来其实不啻于魔音贯耳,因为这些都是对于目前的她而言显得超纲了的道理。
过,犹不及。
此时,温言心中便只有【心】【性】二字在互相争斗、纠缠,将心灵空间内糟蹋得一片狼藉。
但是宋怀真的讲道却仍在继续:“心无所心,性无所性,亦非无性,亦非无心。性亦非心,心亦非性。性无有心,心无有性。性本无心,心本无性……”
说来也是怪哉,温言原本已是有些不堪重负的心灵空间内,再又涌入了新的经文后,竟又出奇地稳固了下来。
这些新进的经文带着玄奥的法理融于温言的心灵空间之内,提升了其本质,于是【心】【性】之争便可以在此间肆无忌惮地继续展开。
至于那些未被解读的经文法理,则会在将来随着温言心灵修为与道学修为的精进而逐步被其真正消化吸收。
这也正是法境巨擘讲道演法真正的好处与玄奥所在。
并非法境巨擘的每一次演讲都能有此惠泽,能否得到此中裨益全在于法境巨擘是否愿意向听道者分享自身的道。
以及,闻道者是否有此根器承载法境的道理。
这种分享虽不是剪切性质的你有我无,复制之后却同样会对法境巨擘本人的心神法理产生不小损耗,后续还需要进行调养恢复。
“心若有性,即非道心。性若有心,即非道性。”
“道性我性,道心我心,是真实性,是妄想心……”
宋怀真端坐亭中,舌绽莲花。
今日只是一对一地传道于温言,自然也消耗不了他多少心神。
金丹法境与职业初段修行者之间的境界鸿沟,莫说一个温言了,再来十个百个,对他而言都算不上吃力。
“性若真实,即见道性。”
“心若妄想,即非道心。”
“虽曰道心,又有云说,名何云心?——有肉团心、有虚灵心。”
“此虚灵心,是名何心?——是真道心,是真实心。”
“彼肉团心,是名何心?——是非道心,是妄想心。”
三番自问自答之间,宋怀真已是将【心】【性】的道理掰开揉碎了喂到温言嘴边。
当然,这也是属于他的【心】【性】的道理,温言摄入后还需要以自身之肠胃进行消化吸,才能成为储备于自身的能量,供应修行之消耗所需。
末了,宋怀真总结道:“【心】【性】之修持,不过剔肉团心为虚灵心,悟非道心为真道心,破妄想心为真实心,加以勇猛心,精进心,除却烦恼心,碍障心——如是而已。”
温言只觉心中一片光明,道音经文,字字珠玑,于心内绽放万千皓光,照彻虚空,逐尽迷惘。
这当然也只是闻道恍惚间的错觉,温言很快便从此中“大开悟”的伪境之中脱离,继而问道:“敢问障碍心?”
宋怀真顿了顿,而后道:“惟碍障心是执着,故欲除执着,务加金刚心,虚空心、死了心、不动心、智能心、坚固心……”
说着,便以目光示意温言。
温言领会玄机,接着宋怀真之言,道:“圆满心、成就心、菩提心、慈悲心、欢喜心……”
宋怀真颐然而笑:“不错。如是诸心,是名道心!”
“能明道心,心即是道。若入是道,务守是心。”
“若遇色相,如如弗动;若遇患疾,如如不变;若遇霹雳,如如不惊;若遇是非,如如不乱;若遇刀斧,如如不惧;若遇死亡,如如不坏……”
“守心,如如……”温言口中念念有词,心中智慧飞速转动,算力在这一刻被开发至极致。
宋怀真则是继续口吐道音:“惟是不坏,即是不死,惟是不死,即是道心。惟是道心,即是修道。惟是修道,即是修性。”
“性若无明,非是真性。”
“……”
感受着自己心灵空间内的光明,那自己这算是“性光明”,“是真性”了么?
温言默默感悟着此间之道理,心神再度沉浸入无思无想之境。冥冥之间,于心灵深处,发出一声追问:“舍此真性,更何有心?舍此真心,更何有道?”
“嗯?”宋怀真微微一愣,摇头失笑,还是解答道:“性外无心,心外无道。神通智慧,皆从心道而生;清静虚灵,皆自性道而出。”
“三宝一而无二,四大总是幻空。务向浊处存清,惟自静中防动。能防其动,即明其性,能明其性,即守其心。”
“……”
至此,本次讲道也暂告一段落。
当心光隐退,一切外在的内在的道理异象通通消逝,温言也从闻道状态中退出,心神却仍有些昏昏沉沉——这是因为心灵性灵在短时间内接收了太多知识道理的缘故。
宋怀真并未再说什么,此番讲道已算是全了彼此间两度顿悟纠葛的因果。
温言闻弦歌而知雅意,起身告退,宋怀真亦未有挽留,只是以言相赠:“心若常修,六贼难入,惺惺觉察,五蕴何来?”
“……”
温言再拜而领受,又向一直不做言语的虞晋年大宗师行了一礼,便退步出了小亭,继而出了小院。
破败小院再度恢复了宁静,唯有院内一座小亭,其中二道人影交错,品茗相对,一如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