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狼烟四起,是事实还是虚张声势?
就在方才,明康帝接到了一条线报,西北、江浙、东北,各地狼烟四起。
时至凛冬,正是一年之中最为酷寒之时,就算是北地边境最混乱的瓦剌,现在也都是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躲上了暖炕。
在古代冬夏之际不动兵戈,也算是一个常识了,夏天天气炎热,将士披着战甲,在炎炎烈日之下极易中暑,在古代可不比现代,那时条件极为艰苦,一场头疼脑热就可能要了一个人的小命,可况是大热天中暑呢!
当初刘皇叔伐吴,就是不分时宜,在烈日炎炎之下,尽起西蜀兵马,因为寻找水源以及为了避开酷热扎营于深山密林,被东吴的陆逊巧施火攻,火烧连营,葬送了西蜀统一全国的底蕴。
冬天也是同理,气候寒冷,不宜行军,当将士们活动出汗后,被凉风一吹,极易受寒,甚至情况严重的会直接被活活冻死,在世界大战史上也有这样的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最为经典的闪电战,在一开始就取得的辉煌的战绩,当初的苏联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德国人就已经将坦克开进了莫斯科。
当然这也是转折的开始,俄罗斯国土面积太大,德国的战线拖得太长,补给跟不上,这是其一,其二便是莫斯科的气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对习惯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德国人,那简直是惨无人道的折磨,最惨的时候甚至连哈气都是亮晶晶的。
若是异地而处,或许我们会除了那句“见上帝去吧!”还会加上句,“卧槽,日了狗!见鬼去吧!”
当然明康帝不可能知道莫斯科阻击战,但是绝对了解冬季动兵的危害,所以他很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次各地发生的战乱是底下的人在搞鬼,甚至说就是他们一手操控的,看着勋贵中几位领头之人不慌不忙的模样,他更加确信了这件事情!
一想到这里,明康帝怒发上冲冠,恨不得将眼下的乱臣贼子千刀万剐,但是形势所迫,他不能这么干。
朝廷之上,军旅之中,他并没有几个可用之将,除了贾理现在独当一面,其他的人都是纸上谈兵之辈,用那些人去打仗,他不是赵襄王,怎么会犯这种错误!
其实造成这样的原因有好多方面,一方面泰康帝不放权,军权依旧死死的拿在手里,就算是再有天赋的人,没经历过实战,也终究是个花架子。
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康已经算是久不经战火,奉行的又是儒家的那一套,重文轻武,所以大康很少有人喜欢去沙场建立功名,沙场之上一不小心就是命丧当场,哪有科举来的舒服,当然只是论危险程度,不是其中付出的艰辛。
“行了,这件事到这儿吧!”
林如海丝毫没有意外,勋贵的动作他也提前知道了,所以听到明康帝的话,也没反驳,躬身退回队伍中,勋贵一脉不禁舒了一口气,他们可没有林如海那么好的嘴皮子,一件事可以说出花来。
方才他们是站在了劣势,他们也没料到明康帝会饶了他们。
“方才朕得到消息,九边之地,有人联合外族,意欲犯上作乱!”
朝中部分大臣脸色一变,他们并不知道这件事的底细,还以为明康帝说的话是真的呢!
牛辅这个时候突然站了出来,嗡声说道:“启奏陛下,臣昨夜也接到了急报,还没来得及向陛下奏报,不过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而是北地兀良哈部,朝我等九边发动突然袭击,邙山大营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后三十里,再图其他。”
柳虎在牛辅回答完之后,随即也站了出来,面带愤怒之色说道:“江浙地区实则是沿海倭寇作乱,他们趁年关将近,装扮成我大康百姓,骗过了我们的守卫,进入到内地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是他们习惯都是以游兵的方式作战,当秦将军带兵赶过去时,就做鸟兽散,根本不与我们交战,所以当地百姓才会误以为是秦将军在兴兵作乱!”
石怀礼亦出列说道:“西北地区的察合台后王诸部作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日前臣也接到了李将军传书,正想向陛下汇报,察合台后王诸部因为王位之争,将战火燃到了我大康西北边境,他们已经应付不过来了,请皇上派兵增援呢!”
明康帝冷冷一笑,“诸位国公倒是消息灵通,怎么朕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三人连忙躬身请罪,“不过是忠于王事,想多为陛下排忧解难,就对朝中战事多上了几分心,知道的快了些,想必那些急报应该也快到了!”
明康帝看着几人十分得瑟的模样,怒火已经掩盖不住,就要发作出来了,谁料一道一道八百里加急奏折递进了金銮殿中。
“报东北边境兀良哈兴兵犯境,目前铁山关失守,边境告急!”
接着又是一道,“报江浙倭寇横行,秦将军率兵追击之时,遭到倭寇伏击,身受重伤,大河镇失守,两淮总督黄世忍上奏告急,请求支援!”
“报西北地区的察合台后王诸部尽起三十万大军犯境,目前哈密卫死伤惨重,龙门镇失守,李将军在乱战中被敌人偷袭,一箭贯胸,生死不知,边境告急!”
听着这三道八百里加急文书,明康帝一口气差点没喘过来,晕过去。
“冬季藏兵,春秋动,这是才是兵家之道,也是古代众所周知的事情,如今三方边境同时战火重燃,还来的这么巧,这里面有什么猫腻,明康帝是一清二楚,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人居然敢这么做!”
明康帝眼神变得极为阴沉,盯着他们,若是目光可以杀人,这几位怕是已经被乱刀分尸了。
不过也就是在这时,沈放刚缓和几分的脸色猛然一边,这次不像方才,而是一张脸变得惨白无比。
作为泰康帝的心腹中的心腹,自然是知道泰康帝的底线是在哪里,就是那些得之不易的疆土,北境的那些疆土可是当年他亲率将士打下来的。
若不是那样,他们这些勋贵一系怎么可能在那几个地方驻扎,这也是泰康帝信任他们才会这样做的。
如今几人为了跟明康帝分庭抗礼,竟然重燃此地战火,这何异于亲手扇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