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到达兖州
虽然震惊,但是严浩还是兢兢业业的做着本职工作。
另一边,车队继续前行,在四月份到达了兖州。
“一路上的官员还挺不错的嘛。”叶容君挺欣慰的。
叶怀安倒是不奇怪:“在直隶和直隶附近的地方搞小动作,那是找死。”
而且直隶附近县的官员都是世家推荐的,都是家族重点培养的精英,主要是攒资历去的。
很少有为了那一点钱财而祸害百姓的,为了那一点蝇头小利而惹怒皇帝,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叶容君看了看窗外:“应该到陈少泽的家乡了吧。”
“嗯,到了。”
叶容君有些不爽:“又是一个姐姐送给别人了。”
江慕蕾也是很疼叶容君的,所以叶容君还是挺在乎江慕蕾的。
此时,陈少泽家乡的县令带着官吏在官道上迎接。
“臣。安华县令,叩见皇帝陛下。”
“免礼吧。”叶容君从车里走了出来。
安化县令一愣,不过随即他就反应了过来:“臣,参见太子殿下。”
安化县令还在奇怪,为什么是太子?皇帝呢:“太子殿下,请问陛下在哪?”
下一刻,叶怀安就从车里走了出来:“朕在这呢。”
安化县令平复了一下心情:“请陛下入城。”
周边还有不少百姓,来这里无非就是想看看皇帝。
人群中,陈家人看着跟随的陈少泽,那真是非常羡慕,跟着皇帝巡幸天下,还能教导太子。
最主要的是,马上要娶国公家的千金小姐,皇帝的表侄女。
这一桩桩,一件件,简直不可思议。
陈父带着家里人来到了很久没来祭拜的祖坟。
“爹,娘,儿子回来了,你们的孙子都有家庭了,家里的老大难也要娶妻了,还是国公的孙女。”
陈少泽语塞,他成老大难了,他这是招谁惹谁了,随后陈少泽看向了自己的妹妹。
陈可萱也立刻有了不好的感觉。
“爹,娘,你们在九泉之下保佑你们的孙女,赶紧找个人家嫁了吧。都十八了,年纪大了,再过几年就没人要了。”
陈可萱欲哭无泪,有这样的爹娘吗?竟然说她以后没人要了。
如果说陈父从前被赶出去时,包括村民在内都是冷眼旁观的话,那么如今这一家就是众星捧月。
皇帝太遥远了,他们不敢想,但是陈家的祖籍可是这里的。
安华县的举人,秀才也来了不少人,只为陈少泽而来。六元进士,太子洗马,每一个头衔都是他们要高攀的存在。
他们来无非就是学习,有的甚至想搭上叶容君和江国公府这条线。
“弟弟去哪了?”叶容月看向四周,没看到叶容韬的身影。
“还能去哪啊,陈家祖坟。”叶容君对叶容韬也是服气:“有人跟着,没事。”
“小胖子,你说你弟媳妇比你还大,你是什么感觉?”
叶容君一头黑线:“我不胖。”
叶容月伸手捏了一下叶容君肉乎乎的脸:“这叫婴儿肥,唉,你说其他人如果知道你一个孩子继位,会怎么样?”
叶容君笑了笑:“哦,一开始会相安无事,等他们知道爹真的不管朝政的时候,就会试探大宁。”
叶怀安的名号,对于周边国家来说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来无影去无踪的乃蛮如何?占据高原优势的乌斯如何?隔海相望的倭国又如何?
大宁周边的三大强国被打了个遍,每一个都是摧枯拉朽的击败。
可是一但叶怀安退位,他们就会再起心思,纵然叶容君是天纵之才也不行,毕竟太小了。
“你要如何?”叶容月替周边国家感到悲哀。
叶容月可是知道的,他这个弟弟,比他爹还要可怕。
心思缜密,把你坑了,你还找不到一丁点的证据,更多的时候,你明知道这是个坑,但是你不得不跳。
“我觉得大宁的版图要扩张一下了。”
“不错嘛,知道给自己立威,不过你有没有考虑过那些地方的人如何看待大宁?”
叶容君呵呵一笑:“如何看待?大宁可不是让他们喜欢的,而是让他们恐惧的。”
叶容月懵了,随后默默的在心里给周边国家烧了张纸钱。
就凭这句话,叶容月就能看到日后叶容君的治国理念。
“唉,真为他们感到悲哀。”
就在这时,随行官员带着安华县令到了,而且还带着安化县的公文。
“太子殿下,陛下说这些公文都给你批阅检查。”
叶容君懵了:“不是?他真的是出来游玩的?”
安华县令浑身颤抖,他听到了什么?太子这么勇的吗?
大臣们也挺无奈:“太子,陛下现在什么都不想管了。”
大臣们觉得自从皇帝陛下决定禅位后,就越来越懒了,以前的皇帝可不是这样的。
“大逆不道的想法越来越大了。”叶容君接过公文,不由的碎碎念。
叶容月乐了:“快去,去造反,让臭老头退位。”
。。。。。叶容君不想搭理自己的姐姐,这个臭姐姐越来越不可爱了。
安华县令更害怕了,太子和公主在说什么啊?造反?让皇帝退位?
关键是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
安华县令看向周边,怎么觉得大臣们还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到底怎么回事?
其实这很简单,如果说其他人造反,风险非常大,但是他们的太子造反?
皇帝都会加入到造反的队伍中,可以说唯一的风险就是造反途中崴了脚。
离开时,安华县令不由的问朝中的熟人:“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被问的官员的官职也不算太大:“怎么回事?如果太子造反,皇帝绝对是第一个加入的。”
安华县令人都傻了:“这就是地位最稳的太子吗?”
“这才哪到哪啊,给你透个底,这次巡幸结束后,陛下将会禅位于太子,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安华县令急忙点头:“下官明白。”
这钱没白花啊,竟然得到了这么重要的消息。
也难怪带着公文请皇帝检查时,皇帝一脸不耐烦,这下都解释通了。
皇帝陛下这是培养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