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每年总有那么几天,张花春比来大姨妈还要易暴易怒。
这就是春节。
正月初二,天还没亮,张花春就得在鸡鸣声和爆竹声中起床。
她迅速地穿上棉衣,系上围裙,开始帮忙准备亲戚们来拜年时的点心、瓜子、糖果及二十来人的饭菜。
八点刚过,姑姑、舅舅、姨母们便陆续到来,尚未粉刷的毛坯房顿时热闹起来。
张花春忙着端茶倒水,添火加炭,虚假赔笑,应对亲戚们的各种毫无边界感的提问和关心。
做完这一切后,张花春又回到厨房和母亲、姐姐一起在厨房忙碌,准备两桌中午的餐食。
餐后,晚辈要陪着长辈们围着火炉唠嗑。
张花春一向不喜欢这种场合,更是厌恶了亲戚们七嘴八舌,张家长李家短,炫耀攀比的嘴脸。
她主动承担起洗碗和打扫卫生的任务,让母亲和姐姐去作陪。
隔着一层墙壁,舅妈和姨母她们极具穿透力的嗓音依然冲击而来。
话题无非是围绕:某某家儿子今年挣了多少万,某某家闺女嫁了好男人,每年给婆家多少钱,又或者某某家姑娘出门打工一年就买车了。
以往,母亲听了这些话总会信以为真,私下里数落姐姐不争气,出门打工几年还没人家半年挣得多。
然而,今年她坐在客厅角落里,一声不吭。
也许是她自己也跟着出去打工,亲身感受了打工的艰辛,明白世上没有白捡的好事。
洗碗扫地结束后,张花春决定前去火房露个脸,免得又落人口实,被胡乱扣一顶大帽子。
她端着一盘瓜子糖果,刚要踏入房门之际,意外听到舅妈正议论着她的事情。
“秀叶,发春今年十六了吧,可有人家上门来?”
母亲突然被舅妈点名,只得尴尬赔笑,“她还是个学生呢。”
“哎哟,亲人们,你们说怎么着?”舅妈夸张地摇摇头,特意放大嗓门。
“我去年就劝秀叶说让发春初中毕业后和平乐一起进厂,十六岁的老姑娘哪还兴读书,赶紧找个好人嫁了才是正经事。”
“就是啊,秀叶。哥哥嫂子不会害你。”舅舅吸了一口旱烟,发表了他的观点。
“毕竟,女孩子终究要嫁出去,读高中大学的费用,少则也要十来万,这些钱最终都是花给未来婆家的,实在是得不偿失。”
舅妈接腔,继续说:“谁说不是啊。嫁出去了倒还好,就怕年纪大了没人要,砸自己手里了。”
舅妈的言论使得在场众人陷入沉默,瞬间,火房内的氛围变得尴尬不已。
张花春站在门外,气得脸色发紫,她真想踹开门破口大骂,但理智告诉她万万不可。
去年为了盖房子,父母低声下气找舅舅一家借了五千块,到现在还没还上。
张花春深吸一口气,透过门缝,观察着里面的情况。
父亲坐在矮马扎上,埋着头,一言不发。
母亲低着头,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显得焦虑不安。
刚上初中的弟弟和妹妹还不懂事,早已没了踪影,不知道跑哪玩去了。
唯有姐姐脸上青筋暴起,仿佛即将爆发的火山,被坐在她旁边的姑妈按住了。
这时,坐在一旁抽烟的姑父开口了。
“她舅妈,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我们家小春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她自己,为了她以后能有更好的出路。女孩子也要有自己的事业,不能一辈子都依赖男人。”
舅妈瞪大了眼睛,看着姑父:“哎哟,她大姑爷,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呀。咱们柚乡镇不都这样吗?女孩子长大了不就是嫁人,相夫教子吗?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姑父放下手中的烟,神色认真道:“谁说没用的,现在只要有了文化,女性照样可以创出一番事业,在社会上立定脚跟。”
姑妈附和道:“与城里的孩子相较,我们已经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落后,不能再连她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剥夺了。”
母亲也忍不住开口:“是啊,哥哥嫂子,姐夫说得对。花春读了大学,有了出息,咱们全家都跟着沾光。”
舅妈说不过,环顾四周,想要找到支持她的人,但姨母姨父几人都低着头,只想看热闹。
恰在这时,舅妈发现张花春站在门口。
“发春,你怎么愣在门口,快进来呀?”舅妈有些尴尬地唤她。
张花春挤出一抹冷笑,走进房间,将手中的瓜子糖果放在桌子上,转身就走。
舅妈赶忙拉起她的手,“发春,你知道吗?你舅舅和舅妈都是为你好。”
张花春看了舅妈一眼,那细小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脸上堆满褶子,一看就不安好心。
“发春,我跟你讲,俺们村王婶的闺女,和你一样大,去年出去打工,让大老板看上了。那个大老板不仅给她安排轻松工作,还买车买房,日子舒坦得嘞。”
张花春内心一阵作呕,表面不动声色恭维道:“是嘛,那王婶可真是好福气。”
舅妈喜上眉梢,顺着杆子往上爬:“可不乍地,我见过王婶的闺女,模样还不如你标致。这样,等过几天,你跟舅妈一块出门,舅妈认识一个老板,保证比王婶闺女那个大老板更好更有钱。”
张花春笑了笑,笑容中带着一丝讽刺:“舅妈,既然是这么好的福气,咋不介绍堂姐?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
舅妈脸色一沉,“什么叫外人?我是你亲舅妈,你是我亲侄女,我能害你?你堂姐那不是结婚了吗?”
张花春轻轻点头,故作感激地说:“哦,原来是这样,那舅妈真是为我着想。”
心里却早已对这种所谓的“好心”深恶痛绝。
舅妈见张花春没有反对,以为她已经动摇,于是趁热打铁:
“发春,你爸妈养你们姊妹几个也不容易,这些年欠一屁股债不说,连你弟弟妹妹的学费都交不起,你早点嫁人也是给他们减轻负担。
再者说,只要你跟了大老板,不仅是你以后的生活不用愁,连同着你爸妈弟弟妹妹也会跟着享福啊。”
舅妈的话虽然难听,但却是现实。
张花春深吸一口气,不断告诉自己要冷静,不能动怒,不能泼妇骂街,更不能动手扇这个女人大耳刮子。
她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舅妈,你说的对。不过在此之前,我想先念完大学,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哎呀!你这个丫头,怎么油盐不进呢!果真是书读多了会变成书呆子。”
舅妈有些气急败坏,她指着张花春,语气中充满了责备。
看着舅妈气急败坏的样子,张花春嬉笑道:“多读书并不会变成书呆子,真正的白痴蠢货,是那些觉得读书没用的人。”
舅妈一时语塞,被张花春的话噎得说不出话来。
气氛尴尬了一会儿,舅妈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好啊,张发春,你长大了,翅膀硬了,敢跟你舅妈顶嘴了!我倒要看看,你到底能不能考上大学,以后能混成什么球样。”
舅妈说完,便气冲冲地站起身,摔门出去了。
舅舅也紧随其后,走出房间。
“哎哟,这就要走了。”张花春故作惊讶地说。
她送他们到门口,微笑着说:“慢走不送,明年可别来了。”
这句话让舅妈更加生气,直接摔了个狗啃泥。
姐姐在一旁却忍不住笑了。
张花春回到火房,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沉着脸道:“若还有人想打着为我好的旗子来对我的事指手画脚,别怪我翻脸。”
“我爸妈欠你们钱,对你们低眉顺眼,我可不欠你们的。”
火房里的气氛一时间紧张又尴尬。
片刻,终于有人开口:“花春,我们知道你心里有气,但说话别这么冲,大家都是亲戚。”
张花春看了看说话的人,是她的姑姑。
她笑了笑,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姑姑教育的是,但我张花春不想和笑贫不笑娼的势利眼成为亲戚。”
姑姑叹了口气,不再劝她。
火房里的气氛愈发紧张,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种局面。
这时,楼上的座机响了。
-
刚放假回家那几天,张花春每天都在心里期待着,盼望着,但温泽宇的电话迟迟没有打来。
当她心灰意冷,快到把这件事忘掉时,电话又偏偏在这时响起。
电话响了很久,才终于被张花春接起。
“喂?找那位?”
“小花,是我。”电话那头传来男生熟悉的声音。
“温泽宇……”张花春的声音中透着惊讶,她莫名紧张起来。
“抱歉,本该早点打给你的,期末考试成绩腊月二十五就出来了。”温泽宇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
“没、没事。我的成绩……怎么样?”张花春说得小心翼翼。
“你想先听年级排名还是听各科分数?”
“年级排名吧。”张花春绞着电话线,心跳如鼓。
“好的。”
电话那头传来了点击鼠标的声音。
“比上次月考有进步。”温泽宇的声音再次响起,“年级第二百三十三名。”
“真的?”张花春惊喜地问,尽管心里已经猜到会比上次考得好,但听到温泽宇亲口说出,还是忍不住激动。
“真的,恭喜你。”
两人又在电话里聊了一会儿。
简直不可思议,张花春心中的燥郁情绪,在听到温泽宇的声音后,平复了下来,心情也变得愉悦。
挂断电话后,她看着纸上记录的成绩,内心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鼓励。
-
正月初九,天刚蒙蒙亮,张花春家的大门被敲的轻响。
老王一家和母亲在一个厂里打工,今年约好一同出门。
父亲在厨房准备早饭,母亲和姐姐在收拾行李,弟弟妹妹还在熟睡。
早饭过后,张花春和父亲送娘俩到村口等车。
姐姐偷偷塞给张花春200块钱,沉默了一会,然后缓缓开口:“小春,姐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继续读书,我不想让你也走我的老路,希望你以后能过得比我好。”
张花春看着姐姐,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她紧紧地握住姐姐的手,用力点了点头。
车来了,母亲带着姐姐上车,张花春和父亲跟她们告别。
临别前,母亲拍了拍张花春的肩膀,低声说:“花春,你要为我们张家争气,好好学习,别让人家看不起。”
车渐行渐远,张花春望着车子的身影消失在转弯处,心中仿佛被压了一块沉重石头。
当晚,张花春整理了自己的行李,准备第二天去学校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