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 > 第60章 大金驸马

第60章 大金驸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京师的动荡虽未波及四百里外的边疆重镇,宣府的居民却也隐约感到一丝异样。近几日,城里突然出现了不少陌生面孔。他们穿过城门卫兵的严密检查,身披黑色长袍,交谈时口音生硬,唯有领头的首领带有汉人的特征,这样的队伍引来了众人的疑惑。

    幸好,这些陌生人并未在宣府久留,仅仅两日,他们便离开府城,朝张家口堡的方向行去。一些机敏的市民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低声猜测:“会不会是来自草原的鞑子?”

    几年前,朝廷与蒙古和睦相处,宣府镇附近常有蒙古鞑子的身影。但近年来,这样的景象已不多见,这群身份不明的人在城中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不论宣府的民众如何揣测,此刻,他们口中的“鞑子”正置身于张家口堡的“范家”府邸之中。

    “范家主,交易的时刻将近,为何你这边还无动静?大汗对此已有微词。”

    范家书房内,一位脑后挂着“金钱鼠尾”的中年男子坐在首位,他阴沉的目光紧锁着范永斗父子,语气冷峻。

    平日在张家口堡乃至整个宣府都颇具威望的范永斗,在此人面前显得畏缩,面对咄咄逼人的男子,他不敢流露出丝毫不满,反而赔着笑脸说:“驸马爷请放心,货物已备好,不久就能送到沈阳。”

    原本他计划亲自带长子前往辽东,谁知还没出发,这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已登门拜访。

    闻言,首位的男子面色稍霁,微微点头,承认范永斗确有过人之处。

    近几年,大金与明朝连年征战,耗尽财力物力,辽东地区早已荒芜。幸亏有张家口堡的富商们提供粮食,才勉强缓解了国内粮食短缺的问题。

    大金凭借不断的胜利,掠夺明朝的城池和资源,虽然日子艰难,但还是撑了过来。然而今年,皇太极亲自领兵,在宁远城受挫,不仅损失了大量钱粮,还令不少女真勇士丧命。

    眼看冬季临近,按照往年的经验,又会有饥寒交迫的人死去。汉人自不必说,但如果国内的勇士们挨饿,恐怕会立刻引发动乱。

    作为皇太极的亲信,他深知当前君主承受的压力何等沉重,于是主动请命,跋山涉水,从辽东直抵,只为亲自面见“介休范家”的范永斗。

    \"驸马爷,有些情报,想禀告于您。\"

    察觉到高位上的“驸马爷”心境尚佳,范永斗心中一动,将近日在京都听到的消息,一一转述给眼前之人。

    \"京都的小皇帝对恭顺侯采取行动了,恐怕已察觉到了蛛丝马迹。\"

    \"另外,大同那边也有消息,那些与蒙古交易的商队已被代王那个老家伙禁止出城。\"

    \"此刻这般紧要关头,我们是否应暂时搁置计划?\"

    听罢,\"驸马爷\"脸上闪过一丝惊惧,猛然拍打桌面,目光直指京城,怒吼道:\"小皇帝,好大的胆量!\"

    他名为李永芳,曾任抚顺游击,是明朝首位投降大金的将领,因努尔哈赤的\"千里马骨\"策略受到重用,娶了其孙女,成为大金的驸马。

    身为大金的驸马,他渴望大金能势如破竹,直指中原,以此洗脱自己身上的\"汉奸\"污名。然而,闻知小皇帝对恭顺侯下手,他不禁心惊胆战。

    大约过了一刻钟,\"驸马\"李永芳的情绪渐渐平息,深深吸了口气,眼神凶狠地望向范永斗:\"这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吗?\"

    尽管知道范永斗人脉广泛,连京城都有他的势力,但小皇帝既然对恭顺侯动手,难免会顺藤摸瓜查到他们头上。

    \"驸马爷无需担忧,那些蒙古商人大都与大同代王有交情,还触及不到我们。\"

    范永斗闻言,脸上掠过一抹得意的笑容,言语间满是毫不掩饰的自负。

    作为国初时期便在边疆从事贸易的家族之一,介休范家声名远扬,也是最早与建州女真人做生意的商人之一。

    当大同的\"蒙古商人们\"还在与草原上的蒙古达子进行交易时,他们范家的生意已经扩展到辽东。

    对此,范永斗有十足的信心,即使明朝的小皇帝沿着恭顺侯的线索追查到底,也查不到他们范家,最多只会日后对大同和宣府的监管更加严密。

    但这对范家而言,丝毫没有影响。

    从巡抚到堡中的军官,乃至中央派来的巡按御史,哪个不是被他们范家用银子喂得心满意足。

    \"既然如此,那就继续进行。\"

    略作沉思,驸马李永芳的脸上显露出锐利的神色,大汗皇太极正准备大举进攻蒙古各部,此时正是急需粮草的关键时刻。

    已至十一月,通常此时,京城官员们已开始悠闲地筹备年货,公务之心渐淡。然而今年却不同寻常,新帝甫一登基,便以其超龄的政略手腕,通过“拉拢分化”迅速驱散朝廷的混沌局面。

    进入十月后,新帝的举措更为频密,委派辽东巡抚,召回前朝老臣,整顿京师军队,严惩叛逆贵族。相较于这些震动朝野的举动,他重新启用锦衣卫前指挥使骆思恭,并赋予其重任,显得微不足道。

    按常理,骆思恭执掌锦衣卫二十载,手下受惠者无数,这次复职应能轻松重返高位。然而近日,骆思恭却忧心忡忡。

    在恭顺侯吴汝胤伏法前,锦衣卫在其府邸搜出几封与商人的信函。以吴汝胤昔日地位,巴结他的商人不在少数,这些信函并不稀奇。然而老练的骆思恭从信中察觉到一丝异常。

    这些与吴汝胤交好的商人皆居于张家口堡,他们的生意大多集中在宣府和大同两地。要知道,宣府和大同皆是京师的门户,肩负守护重任,也是朝廷设立“马市”的交易之地。

    沿着这条线索深入探究,骆思恭发现一个让他寒心的事实:这些商人似乎与大同的代王朱鼎渭有着微妙的联系。事关皇族藩王,又是镇守边疆的“塞王”,骆思恭不敢怠慢,深夜进宫禀报详情,请求新帝裁决。

    自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中枢便对宗室藩王厚待有加,赋予诸多特权。

    当明成祖朱棣平定内乱后,为巩固权力和维护声誉,他对手下的皇族诸侯执行了一项名为\"养肥猪\"的策略。除非诸侯们擅自\"举兵叛乱\",否则即使他们的行为激起民愤,朝廷通常也只是轻微惩罚,最多扣除俸禄并口头警告。

    近来,大同的代王朱鼎渭似乎与一些不法商人有所牵连。骆思恭在过去两天里收集到一些线索,这些受恭顺侯庇护的商人们私下里确实在从事一些见不得光的活动,比如与女真人进行非法交易。

    \"微臣,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参见陛下。\"骆思恭竭力掩饰内心的震惊,向坐在文案后的皇帝恭敬行礼。刚踏入温暖的书房,他便注意到曾经权倾一时的\"九千岁\"魏忠贤正与司礼监的王承恩太监分立皇帝两侧。

    这位令无数朝臣闻风丧胆的\"九千岁\"显然仍深受皇帝宠爱,被释放出来。不久前,他重掌锦衣卫时,得知东厂督公的职位由御马监的曹化淳太监兼任。然而,曹太监既要掌管腾骧四卫,又要负责整顿皇家军队,无暇顾及东厂,这才让锦衣卫在那次勋贵哗变中独占鳌头。

    现在\"九千岁\"魏忠贤重获重任,恐怕有些人将夜不能寐了。

    \"东厂今后仍由魏公公管理,骆卿只需专心做事。\"皇帝在文案后轻轻开口,声音中听不出任何情绪,从书房中传出。

    \"微臣见过督公!\"骆思恭不敢怠慢,立即向笑容满面的魏忠贤鞠躬致敬。他曾与天启皇帝共事,见魏忠贤势力壮大,便主动辞职,以保全自身。

    今日重逢,场面并未过于尴尬。

    \"骆大人太客气了。\"历经风雨的魏忠贤对再次执掌东厂并无过多情绪波动,平静地点点头,默默退回到朱由检身边。他深知自己能活下来,全因懂得\"识时务\",能够死里逃生已是天大的幸运,不敢有过多奢求。

    \"你负责的事,有什么进展吗?\"

    片刻后,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起身伸了个懒腰,俯视着下方的锦衣卫指挥使,声音一如既往地不带感情色彩。

    \"禀陛下,有些许发现。\"骆思恭不敢耽误,立刻回答。

    近几日,为了取悦于主上,他可谓竭尽全力,整日在北镇抚司中钻研,期盼能早日揭露真相。

    所幸,辛勤的努力并未白费,他确实找到了一些新的线索。

    听此,司礼监的王承恩笔帖式眉头紧锁,疑惑地注视着满头银丝的锦衣卫指挥使。众所周知,恭顺侯源于蒙古,商人们投其所好赠送一名蒙古婢女,并不令人惊奇。

    当年太祖的后宫中,别说蒙古女子,就连朝鲜出身的嫔妃也有不少。就连“九千岁”魏忠贤脸上也闪过一丝困惑,难道骆思恭已经无计可施,开始胡乱攀扯?

    这不正是他一贯的手法吗?

    而在案牍之后,主上的眼珠微微转动,似乎想起了什么,低声自语:“异族?”

    以吴汝胤昔日的地位,府中有个别蒙古婢女并非触犯禁忌,但“异族”二字却引人深思。

    “回禀主上,那婢女后来因琐事被吴汝胤处以杖刑,如今已无法对质。”

    “据吴汝胤府中的家丁回忆,那婢女的容貌和口音都很奇特,恐怕并非真正来自蒙古。”

    “当时府中有传言,她可能是辽东人士……”

    骆思恭未将话说完,他确信身后的主上能领会他的暗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