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萧锐的雄心
萧锐开口询问正事,杨英也不好再东拉西扯,于是将李靖的军报递给父子二人传看。
看过李靖军报的父子二人,心中有些诧异,二人的职责都不与战事有何牵扯,不明白为什么杨英要把军报给他们看。
“陛下,让微臣看此军报,是何用意?”萧瑀问道。
“此军报是房杜二人送来的,杜如晦向朕建议,按照当初的方略暂停多草原用兵,对其实施贸易战,这其中便牵扯到锐儿的职责,所有找你们过来商议一下。”
“贸易战?”萧锐上前插话,“微臣在皇长孙府邸曾听过众人讨论此事,微臣以为以当前大隋的国力对草原实施贸易战,只怕是得不偿失!”
见萧锐反对,杨英眼前一亮,止住正要打断的萧瑀,
“说说你的理由!”
萧锐略加思考,随即开口:“就拿朝廷的神仙醉来说吧,起初神仙醉供不应求,在房杜两位尚书的支持下,皇家商会不仅将洛阳的两家工坊一再拓展,还在十几个重点郡县设立分厂,随着分厂的投入生产,如今朝廷每天的神仙醉产量已经突破一百万斤。”
“按说产量增加,朝廷的收入随着增加,然而事实并未如此”
萧瑀听到这里,生怕萧锐又犯了什么错,打断问道:“为何会如此,莫不是”
闻言,萧锐笑笑摇摇头道:“父亲过滤了,此间并无认为原因。”
见萧锐如此说,萧瑀也就放心了,又站在一旁闭口不言,如同雕塑。
“事实上,产量增加了,销售量却实固定的,也就是陛下说的市场需求已经稳定,原本的供不应求变成了供大于求,因此同样的销售量,销售的利润却变薄了。”
“这又是为何?”萧瑀还是忍不住插话道。
萧瑀连续打断萧锐的说话,杨英对此表示很无语。虽然萧锐也有些不满,但仍悉心解释给萧瑀听,
“利润变薄就是因为产量增加,这么说吧,原本父亲打算买一个桔子,却有十个人拿着桔子来问你要不要买,父亲会如何选择?”
“当然谁便宜买谁的!”
“那就是咯,神仙醉的市场需求已经稳定,每天的销售量只在八十万斤,如今朝廷各地的工坊每日产一百万斤,这多出来的二十万斤是不是要急着卖掉。”
“那是自然!”
此刻萧瑀父子二人就像在唱双簧一样,一个问一个答,看得杨英是一阵好笑。
“急着卖掉的后果,便是降价,销售的单价降下去,销售的利润势必变薄,所以产量上去了朝廷的收入也未必增加。”
“嗯,原来如此!”
见父子二人配合的天衣无缝,杨英忍不住插话道:“锐儿,你说了半天只说了供求关系的变化,这与贸易战又有何干系?”
见杨英出口打断,萧瑀眉头一皱,开口道:“陛下,容锐儿娓娓道来!”
闻言,杨英真想怼萧瑀一句,刚才是谁恨不得灭杀了萧锐,现在又知道护着了。
正要开口说些什么,不料萧锐打断继续开口,
“贸易战能否持续关键还得看供求关系,陛下莫急,容臣慢慢说来!”
见萧锐急忙解围,杨英只得暗叹一口气,
“唉!人家才是亲父子,你这个姨丈算个屁啊!”
“陛下,贸易战一旦开始,朝廷必须派出大量的商旅进入草原腹地收购牧民手中的羊毛、皮革等物品,这一来一回少说也是半年,这其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想必陛下也没有测算过吧。”
“以臣的经验判断,恐怕会得不偿失!”
“再者,虽然大隋百姓的生活日益好转,手上也有些余钱,但不足以支撑草原众多货物的销售,朝廷势必会向西域或是更远的地方销售,这其中的人力物力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两项算下来,朝廷非但不能从贸易战中获得实利,而会搭上更多的钱粮,如此的贸易战陛下以为能持续多久?”
杨英没想到萧锐会另辟蹊径想到这点,不由得对萧锐高看了一分,随即开口:
“既然如此,锐儿可有解决的办法?”
“办法微臣倒是想到了一些,只是”
见萧锐有顾虑,杨英鼓励道:“无妨,说说听听,再者此事重大朕也不会因你一人之言而决断。”
听杨英如此说,萧锐继续道:
“陛下,微臣以为朝廷可效仿古人在边境郡县,设立榷场专供与草原人交易。一则可以免除商旅草原奔波之苦,二来也便于朝廷时时监管。”
“最大的好处便是,朝廷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不断调整贸易的策略,如此便更好实施陛下贸易战的初衷!!!”
闻言,杨英发现自己好像真的忽略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榷场这个东西好像是历代朝廷控制草原不可或缺的手段,中原朝廷一旦关闭榷场便会引来草原人一次次的进攻,可见草原对于榷场的依赖性。
以现在草原的形势,榷场明显要比纯粹的商旅贸易要好很多,不仅可以通过贸易让草原人对榷场产生依赖,还可以通过榷场一点点的宣扬中原文化,慢慢的同化草原人。
更重要的是,一旦草原人有上面异动,便可以借机关闭榷场,对草原实施后世某国的经济制裁。
“哈哈哈哈!锐儿此法可行可行!!!”
得到杨英的肯定,萧锐满心振奋,幻想着抡起膀子大干一场。
一旁的萧瑀痴笑的看着萧锐,脸上满是骄傲,好像在和杨英说,
你看你看,这就是我萧瑀的儿子!
不过杨英接下来的话,让父子二人心境各有不同,
“锐儿,若是让你来操作此事,可有信心!!!”
闻言,萧锐是激奋异常,他所以提出榷场这个东西,为得就是能让自己离开家族的庇护,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向世人证明自己萧锐不仅是懂得吃喝玩乐的纨绔,还是治国安邦的良才。
萧锐的雄心壮志萧瑀没空关注,现在他想的更多的是,一旦这件事成了,萧锐必然会远调边关。虽然萧瑀没有到过边关,但这其中的危险还是知道的。
此刻,萧瑀的心中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的儿子总算是能有出息了,成为主政一方的人,忧得是萧锐从小就没有受过苦,不知边关的凶险,若是有个什么闪失
“陛下,此事重大,锐儿怕是能以承担,还请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