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极 寒
听完沙狄讲的故事,伍道祖自然又要酸上几句的,说他总要拉上自己的亲人,不过是为了增加故事的可信度。真是多此一举。俞小蛮笑嘻嘻地说:
“这个故事可以接着讲下去,换一个视角。”
“换哪个的视角?”沙狄问。
“你外祖母表弟王德安的母亲呀,那个自杀的女人。焉知她和那个奸夫不是真爱?”
“我怀疑你道德感严重缺失!”沙狄说,“把这种奸情当作真爱,真他妈让人恶心!”
“你文明一点儿好不好。”
但是,连伍道祖都这样说:
“就算他们是真心的,基本前提是不损害不影响他人啊。更别提谋杀亲夫了,死不足惜!”
“也有可能是被迫的呀,”俞小蛮还犟嘴。
“简直是放屁!她就是脑子里进了屎,为了男人连儿子都可以不要的蠢货!”沙狄骂道。
很奇怪真的有这样的人,其实也不止是这样的女人,也有男人不管不顾地活着。说白了这种人就是极度自私,除了自己他谁都不爱。碰见这样的货色,只能自认倒霉。
自古如此,易牙烹子献主,郭巨埋儿事母,居然一个列忠,一个列孝,完全不理人伦,不顾残忍本质。文明教化人类朝着理性有序的方向发展,各种规则的制定是为抑制住最深层的邪恶。然而事实证明,欲望加持之下,犯罪是永远不能杜绝的。
我忽然想到我那个冻毙于草庐的小舅婆,有着如何曲折、如何凄惨的一生。
当年,小舅爹不过是个普通的乡下青年,随着村上人沿水路下汉口,在龙王庙码头上卖劳力挣口饭吃。一晃三两年过去了,他也是二十好几的人。
最冷的那个年节前,也是在夜里,他回来了,行李没什么,倒带回来一个女孩子,也就是后来成为我小舅婆的女孩。乡下码头上哄动了,好消息随即传到了湾上,满湾男女老少都跑去看热闹。
女孩子娴静斯文,一眼就是城里人哪,白白净净的,手腕上戴着金镯子,身上的衣服一看就是好品质,描金绣彩的。大家羡慕不已,纷纷猜测她肯定不是普通人家的出身。
可以对比的是小舅爹家的环境,三间土房,父母兄弟一大家子,容身之处都成问题。他们连夜隔出大半间房备作新房。村上结婚不易,如今竟然能够带回一个城里媳妇儿,本该当成宝贝捧着。
小舅婆不善劳作,是因为不会,而不是懒惰。相反,她是非常勤快的,什么都愿意学着做,尽管做什么都是乱七八糟。小舅爹心疼她,尽量不让她从事体力活,更极少允许她下到地里去。
她换上粗布衣裳,将带来的好衣服都改成孩子穿的小衣裳。不出五年,他们有了三个孩子,衣服早没得改的了,金手镯也拿去变卖了。日子过得艰难,她却从没怨言。她只说小舅爹对她很好,哪怕吃野菜羹她也心甘情愿。
可惜她能忍受饥荒,孩子们却忍受不过。旱灾的第二年,她接连失去两个孩子。小舅爹含着眼泪埋葬了孩子们,必须离开故土去寻找出路了。一行人乘着船到了汉口,江面上起了风,船翻了,水性极好的几个人给淹坏了,包括小舅爹。
乡亲们帮忙运回了尸体,草草下葬了事。死人成了太平常的事情,在外人看来,不过叹惜一声。对于小舅婆而言,却无异于山崩地裂的末日景象。分明就是一棵弱小的树苗被遗弃在冷冬,她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存活下去。
此时近乎一无所有,她紧紧抱着唯一的儿子。米缸即将见底,田地里连可吃的草根都变得稀罕起来了。她不得不哀伤地望向四周。
亲戚们都难,没有一家日子好过的。短期内问题还不算太大,时间一长,只有逃避。她却不是那种惯于伸手的人,从不为难亲戚们。
我母亲也曾多次前往接济,苦于能力有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是,我听见我母亲对着小舅婆承诺过,只要我们有饭吃,决不会让她们母子饿死的。小舅婆听后,泪眼中有希望。实际上,母亲那时还不能完全当家,虽然我家里算得上富裕。对于三番五次接济娘家亲戚一事,我的祖父是颇为不满的。如果再迟几年,我父亲在外面站稳了脚步,母亲一定会不遗余力地保全小舅婆一家。
母亲询问过小舅婆的家世,得知她果然出身大富之家,住在租界,有半条街都是她父亲的。因为她母亲去世早,父亲续了弦,又有了三个儿子二个女儿,没人把她放在眼里。
认识小舅爹后,她自愿跟着他跑到了乡下,而不是象旁人说的小舅爹诱拐了她。比起城市里的生活,她更喜欢乡下的日子,虽然困难重重。父亲对她是不经心的,令她极其害怕继母。她说她相信父亲会找她,但也不大可能找太久。
亲情不会完全丢失,主要是他的面子,他肯定更在乎。小舅婆是这样认为的。
为什么不愿意回汉口看看呢?这是我母亲的疑惑。既然都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求助于亲人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原来在小舅爹还没出事前,他们就一起偷偷去过一次汉口,躲躲藏藏地在租界区转了一大圈。那天晚间下着雨,很冷,家门前的法国梧桐树落光了叶子。高大的院门紧闭,宫殿一般的豪宅里透出耀眼的灯光。小舅爹胆怯了,想赶紧逃跑。这里是他不敢想像的世界,不会跟他产生联系。而她,抚摸着冰冷的院门,也在迟疑。有门卫发现了他们,手持短棍,问也不曾问一声,便喝斥着叫他们滚蛋,不然给拘起来。最终他们还是逃跑了,一直跑回到乡下。她答应丈夫,不会再去那个地方。
她见识过繁华,是享过福的人,本不该再有遗憾。只舍不得儿子跟着受苦挨饿,在死亡的边缘无力挣扎。长久的困顿,使得她躯体残损严重,挨到孩子十二岁上,她再也挺不住了,冻死在湾口的一间草棚里。
临终前,她将儿子托付给我母亲,让我父亲带去了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