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拜访齐大夫
药材买好之后,药铺伙计叫了几个人,分了几次才将苏巧巧买的药材全部装入苏家的马车。
“姑娘,接下来去哪里?”采兰跟在苏巧巧身边,开口问道。
“去齐氏医馆。”苏巧巧说完,率先上了马车。
采兰交代了车夫两句,也跟着上车,坐在苏巧巧身边。
没几分钟,齐氏医馆便到了。
医馆里,齐大夫正帮一个病人诊脉,听到脚步声,他头都没抬。
“若是问诊,且先等上一刻钟。”
苏巧巧没有打扰他,轻轻应了一声,便带着采兰和采菊坐到一边,静静等候。
许是她们太安静了,齐大夫诊过脉之后,抬头朝苏巧巧一行人的方向看了一眼。
只一眼,他就将苏巧巧给认了出来。
“苏姑娘!”齐大夫起身,眼里带着惊喜,快步走到苏巧巧身边,“还真是你,刚才怎么也不叫我一声?”
“见齐大夫您正在忙,便没有叫,况且我也并不着急。”苏巧巧笑着开口。
齐大夫这才笑着道:“还请苏姑娘稍等片刻,待我给这位病人开了方子,再来和苏姑娘详谈。”
苏巧巧知道,齐大夫这是误以为自己答应他之前提过的,来齐氏医馆出诊的邀请了。
不过这个节骨眼上,她并未解释什么。
医者总是要以病人为重的,等齐大夫看完病人,她再细说自己如今的情况,也不会耽误什么时间。
过了一会儿,齐大夫给病人开好了药方,让药童拿着药方给病人去抓药,他自己则引着苏巧巧到了里间。
看到苏巧巧身后跟着两个面容清秀的丫鬟,齐大夫隐隐猜到了些什么。
过年之前,他曾去连山村亲自拜会过苏巧巧,那个时候,苏家还只是小山村里的一户普通农户,家里并无下人。
可现在,苏姑娘来自己的医馆,身后竟然跟了两个丫鬟,想必他们苏家,已经今非昔比了。
坐到齐大夫对面,苏巧巧率先开了口:“齐大夫,原本我该早些来拜访,只不过最近家里有些事情,给绊住了脚,才一直到今日才过来。”
齐大夫连连摆手:“这些都不碍事。苏姑娘,老夫还是想问一句,来齐氏医馆出诊的事……”
尽管心里已经猜到了结果,可齐大夫还是想亲自问上一问。
他明白,自己的年龄虽然比苏巧巧长一大截,可是在医术一道上,他却是不如苏巧巧这个小姑娘的。
若是她能来齐氏医馆出诊,哪怕只是偶尔,对于他们齐氏医馆来说,都是好事,他说不定也能跟着学到一二。
因此,哪怕只有一线希望,齐大夫都不想放弃,他甚至已经开始琢磨,要开出什么条件,才能努力争取一下,让苏巧巧答应来齐氏医馆出诊。
看苏姑娘如今的穿着,金银之物她如今应该是瞧不上了,自己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家传的几本医术,还有一些名贵药材……
还不等齐大夫心里有定论,苏巧巧就直接给了他答案:“抱歉,齐大夫。原本我是打算,等过了春节,来你这里出诊,不过现在,恐怕不行来了。”
“苏姑娘,老夫能问一下原因吗?”齐大夫小心翼翼地开口。
苏巧巧笑道:“我有这一身医术,自然是想要尽可能多的治病救人,若是旁的原因,不用齐大夫说,我也会尽量自己解决。”
见齐大夫面露疑惑,苏巧巧又道:“过年前几天,我父亲从战场上回来了,再过些天,我们家要去京城生活,父母和弟弟妹妹都过去,我总不能自己一个人留在康山县。”
齐大夫没想到,苏巧巧没办法来他的齐氏医馆出诊,竟然会是这个原因。
这样一来,他还真的没办法继续挽留了。
“苏姑娘说的是。”齐大夫脸上露出一抹苦笑,“如此看来,倒是我的齐氏医馆,可姑娘你缺少些缘分了。”
苏姑娘的父亲是从战场上回来,现在一家要去京城,想必是她的父亲受了封赏,这个结果,哪怕是苏姑娘本人,应该也是从未考虑过的。
想了想,齐大夫起身:“苏姑娘请稍等片刻。”
他从一旁拿了纸笔,提笔写了一封信,将墨迹吹干,放入一个信封中,拿给苏巧巧:“苏姑娘,若是到了京城遇到困难,可以按照这个地址找人帮忙。”
说完,齐大夫另外递给苏巧巧一张写了地址的纸条,想必是齐大夫在京城认识的什么人。
“多谢期待。”苏巧巧没有推拒,示意采兰上前,将纸条和信都收起来。
随后,她从袖口中取出一本小册子:“齐大夫,我虽不能在齐氏医馆出诊,不过,却也有一件东西给你。”
“这上面,是我自己总结的一些常见疾病和相应的药方,不算全面,齐大夫你留下看看,若是用得上,也算是为康山县的百姓做了一点贡献。”
穿越过来的这段时间,苏巧巧发现,这个时代很多常见的慢性疾病,都很难治疗,便是想要缓解症状,也要费一番工夫。
还有许多疾病,病发时容易有生命危险,但这个时代的大夫,却并不懂得急救之术。
这本册子,苏巧巧早就已经写好了,原本就是打算来齐氏医馆出诊之后,送给齐大夫作为礼物的。
如今她不会留在齐氏医馆出诊,这本册子,她昨天晚上还纠结了一下,到底要不要给齐大夫,今天出门的时候,想了想,苏巧巧还是一并带了出来。
算起来,她和齐大夫并无太多交情,可是这样的情况下,齐大夫竟然主动给了她这封信。
不管他们将来在京城会不会遇到困难,拿着信找到人,那人又能否提供帮助,这最起码是齐大夫的一番心意。
思及此,这本册子,苏巧巧也没有私藏,反正在自己看来,上面写的东西,只是一些常规的病症和药方,交到齐大夫手里,他若是能学会,也能救治更多的人。
这本册子交到齐大夫手里,细细论起来,也算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