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逐渐消解
叔叔坤坦在柏威夏经营着一间皮雕店,以店为家。店里墙上方方正正地挂着一排排皮雕画,面积不小的厅里摆满了皮雕物件。
康煦跟着进了店,眼前的男人高大英俊,三十多岁的年纪,衣着也很讲究。坤坦看着跟在侄女后边的男人,满是疑惑。
黛葳连忙向叔叔介绍,听黛葳说康煦来自中国,坤坦很是开心,坤坦一家是暹国华人,几十年前搬来柬国,他们对中国很有感情。也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坤坦又听到黛葳说康煦是俞静的丈夫,瞅了瞅她满是关切,他已经知道俞静车祸去世,没想到俞静还有个丈夫在。
黛葳和俞静的情况坤坦并不是很清楚,家族的长辈不在意一些世俗观念,只要孩子不为非作歹就随他们去。
黛葳明白叔叔的意思,挽起他的手臂,安抚道:“康先生是来看俞可可的,她人呢?”
“下午在里间睡着了,也该醒了,你去抱她出来吧。”坤坦说着看向康煦:“康先生,店里太乱了,我去泡杯茶来,这有朋友送的中国绿茶,很不错。”
“您不必麻烦,我今天突然过来,打扰了。”康煦婉拒着,看到展台上摆的物件不由赞道:“这些皮雕真精致,看得出做工的人手艺精湛,颇具匠心。”
坤坦见他很是有礼,先前的担忧暂时去了七八:“谬赞了,我从10岁开始做皮雕到今年整整50年了,也就混口饭吃。”
康煦欣赏着一件件作品,一转身被墙上挂着的一幅皮雕肖像吸引,简约线条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从眼到唇无一不柔和。
画里的人,他觉得似曾相识,有莫名的熟悉感,不由地问道:“画里的人是?”
坤坦见他驻足凝视那幅画,满是好奇,他停了片刻道:“是我的侄子。”
“是黛葳小姐的哥哥?弟弟?”
“嗯,黛葳的哥哥,”坤坦神色沮丧地回应,“他不在了,黛葳做了他的画放在店里。”
康煦意识到“不在了”的意思,反应过来自己不该贸然问,随之道歉:“抱歉。”
话落,黛葳抱着俞可可从里间出来,孩子睡意朦胧的小脸红扑扑,眼睫毛裹着水汽,想来刚才哭过,委屈的小模样满是可爱。
康煦走上前,俞可可清醒了,见到康煦,抱着黛葳的脖子怯生生往后躲。孩子嫩白的小腿上系着一条脚链,一圈银珠围着一个像是戒指的银环,样式很少见,带着东南亚这边的风格。她不时偷瞄康煦,和黛葳一大一小两张脸挤在一起,像是最亲密的母女。
康煦多看了几眼,俞可可和黛葳确实像母女,眉眼间满是相似,又想到俞静和黛葳也有几分相像,俞可可和她像也不奇怪了。
离开皮雕店,三个人去了附近一家中餐馆吃晚饭。席间俞可可一直不肯让康煦抱,康煦不甚在意,黛葳却满是欢喜。
黛葳希望康煦能明白俞可可离不开她,更不会和他回中国。
令黛葳没想到的是,直到饭毕康煦送她们回来,他都没提带孩子回中国的事。
一连几天康煦再没有联系过黛葳,一开始的忐忑逐渐消解了,黛葳暗自想着兴许康煦已经离开柬国了。
黛葳想的没错,康煦确实离开了柬国。
他去了香港,俞静自小在那儿长大,虽然后来去柬国定居和一些亲戚联系少了,但方家有位族叔还在世。
康煦在夜色降临前到了慈云山附近的俞家家祠,老人坐着轮椅等在廊下。
“俞叔,好久不见。”他放下行李,走上前。轮椅上的老人和过世的岳父有几分相像,恍惚间仿佛看到了那位老人。
“阿煦,节哀顺变。”老人颤巍的双手紧紧攥着康煦的胳膊。在知道俞静的事之后,他的心一直没法平静,堂哥夫妻俩过世不过十多年,唯一的女儿也离开了。
康煦随老人回到祖屋,入目便是堂上挂的族谱。当年他随俞静一起来写过的岳父岳母的名字,墨色如新。刺目的红像是在骂他没有照顾好俞静,辜负了他们的嘱托。
康煦按俞叔说的规矩,一笔一划把俞静的名字写在红纸上,蘸了一点胶贴到岳父岳母名字下边。这一排只有俞静一人,昭昭示意着她英年玉殒。
康煦说不出此刻的感受,站在告别厅时他没有哭,在柏威山时他也没有落泪。此刻看着俞静与父母同画进一张纸上,他再也控制不住。
俞叔见状转着轮椅先退出堂外,把这里留给康煦。
再出来时,已是暮色四合。
康煦收拾好情绪和俞叔一起吃了顿饭,席间说到俞静生了个女儿,孩子还小不方便来香港,后边他会专门带俞可可来探望。
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悦色,他没有多想,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俞家的后人在,已是让人欣慰。
康煦在香港待了两天便离开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当天的航班回了上海,他提前打电话给助理,安排好一周的工作,让他们有事先找童慧,自己要休息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