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第406章 【人物篇】隆美尔23

第406章 【人物篇】隆美尔2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人物篇】隆美尔23:他该为北非战局承担责任吗?

    1943年2月12日,守在马雷斯防线上的非洲装甲集团军举行纪念活动,这一天是非洲军团入非作战两周年的日子。jiyueme第21装甲师第8坦克团,也就是两年前的第5轻装师第8坦克团驻地奏响了非洲军的军歌。面容消瘦的隆美尔出席了这次活动。

    仪式结束后,19名军官和隆美尔举行了圆桌庆祝会,这是普鲁士军人的一种传统活动。随后隆美尔来到第8机枪营巡视,1941年4月,非洲军第一次进攻托布鲁克时,第8机枪营深陷敌阵,全营官兵除100多人逃出来之外,其余全部阵亡或被俘,营长波纳斯也未能幸免。

    现如今第8机枪营中经历过那场战斗的还有4个人幸存。隆美尔感慨万千,两年来,两万多名德军战死在北非沙漠上,可结果是他们被逐出了利比亚。

    北非战场格局随着盟军于1942年11月初实施“火炬行动”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此之前,非洲装甲集团军以的黎波里塔尼亚为依托,对阵英军第8集团军。双方你来我往,始终都无法彻底击败对手,绵长的作战区域可以迅速抵消进攻一方的优势,又给防守一方提供了休整、喘息的时间。

    “火炬行动”后情况发生了改变。盟军在德意联军的身后插进来一根巨大的钉子,战场上形成了盟军东西两线夹击对手的局面。战争的天平也就此倾斜。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被迫作出反应,一个规模和非洲装甲集团局相当的第5装甲集团军在突尼斯完成组建,其中包括德军老牌劲旅第10装甲师,空军司令的心头肉“赫尔曼·戈林师”、装备了虎式坦克的第501重装甲营,以及几个德国步兵师和意大利师。

    这支部队没有交给隆美尔,而是从东线调来了第39装甲军军长阿尼姆。这样一来北非战场上出现了两个平行的集团军级作战单元,彼此不受对方节制。

    阿尼姆与隆美尔曾是同窗,但两人关系很差,彼此都看不惯对方。阿尼姆从东线调到北非前,希特勒专门召见了他。阿尼姆得到了很多承诺,其中包括不久的将来指挥全部北非德军。

    隆美尔的“事业线”受阻,一向忽视意大利领袖终于招致恶果,墨索里尼已经正式签发命令,解除隆美尔非洲装甲集团军司令的职务,改派意军中将梅斯接替,部队也改称意大利第1集团军。

    这项任命对隆美尔来说是一种侮辱,他知道自己将要离开非洲了,但他原以为接替自己的会是一个德军元帅,结果却是一个意大利将军。

    梅斯给予了前任应有的尊重,当隆美尔提出推迟交接时间的要求后,梅斯爽快地答应了。

    很显然隆美尔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非洲之旅,虽然他对战局已经极度悲观,但仍希望用一场胜利为两年来的征战画上一个句号。

    战场局势总体上对德军不利,但隆美尔不是没有机会。阿尼姆的第5装甲集团军位于突尼斯北部山区,隆美尔的非洲装甲集团军位于突尼斯东南。他们共同据守着所谓的“马雷斯防线。

    英军第8集团军于1943年1月25日进入的黎波里。蒙哥马利随后也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他的补给线太长了,德军撤退前将利比亚境内的港口彻底破坏,英国人需要花时间修复。所以隆美尔判断第8集团军在短期不会冒险从东面攻入突尼斯。

    在德军的西面,是新组建的英军第1集团军、法军第19军和美军第2军。他们和第8集团军一道编入盟军第18集团军群,统一由英军将领亚历山大指挥。

    西面盟军的弱点是美军第2军,他们虽然装备精良,但没有实战经验。如果能趁着蒙哥马利准备下一轮进攻的空当,先将西线盟军击溃,德军就可以从容对付蒙哥马利。这个战略构想和德军在一战之初非常相似。

    隆美尔的困难是他手上的力量不足,非洲装甲集团军大部分兵力都要留在现在的防线上,勉强可以抽出第21装甲师。哈勒法山战役期间,第21装甲师师长俾斯麦少将阵亡,该师指挥权临时交给第8坦克团团长弗里德里希上校。待非洲装甲集团军进入突尼斯后,德军统帅部指派了一个新师长——阿尼姆从东线带来的希尔德·布兰特上校。不仅如此,第21装甲师很快就划归第5装甲集团军指挥了,然后他们获得了100多辆坦克和大批卡车。

    是不是有点太欺负人了。

    隆美尔放低姿态,主动向阿尼姆示好。他向对方介绍了自己刚刚制定的“春风计划”——以意大利第131装甲师(“半人马座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一部为左翼;以第10装甲师、第501重装甲营和第21装甲师另一部为右翼,向西面的美军第2军发起钳形进攻。捣毁盟军后方的补给线,给美国人的内心留下一个“无法磨灭的自卑感”。

    阿尼姆不出意料地拒绝了。他的理由有两个,其一是他已经决定向英军第1集团军发动反攻,无法抽兵与隆美尔一道行动;其二是他认为“春风计划”过于冒险。

    无奈之下隆美尔找到了做事还算公正的凯塞林,后者召开了一个协调会,最终决定第5装甲集团军全力配合隆美尔的行动。凯塞林私下里对阿尼姆说:“让他有机会在离开非洲前再风光一次。”

    阿尼姆满口答应,但他指派自己的副手齐格勒负责和隆美尔之间的联络。也就是说,隆美尔不能直接调动第10装甲师和第501重装甲营,命令需要经齐格勒转发。

    阿尼姆有自己的打算——隆美尔马上就要离开非洲了,他要是把自己的坦克打光了,那后面的战斗拿什么打?

    他的想法和英军过去的想法一样,只图自保。

    “好客”的美军以阅兵礼仪出现在隆美尔面前。

    2月14日,美军第1装甲师a战斗群的140多辆坦克排着整齐的队列向东推进。突然遭遇德意联军反坦克炮和88高射炮的伏击。德军都是久经战阵的老手,一次坦克冲锋就把美军击溃,战场上留下了44辆谢尔曼坦克残骸和26门反坦克炮。

    2月15日,第1装甲师再次遇袭,又损失了54坦克和29门反坦克炮。德军则趁势攻占加夫萨。

    隆美尔一向善于连续奔袭,通过打乱敌人部署扩大战果。但是当命令下达给齐格勒后,右翼的德军却迟迟不动。

    隆美尔找到第21装甲师新任师长希尔德·布兰特,但对方不接受他的指挥。隆美尔找到齐格勒,后者拖拖沓沓延误了两天,才命令部队向斯贝特拉攻击前进。

    美军前进的步伐被止住了,第2军仅被俘就达1600多人。隆美尔不肯罢手,他又制定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第21装甲师攻击凯塞林山口,将美军的退路切断。然后趁着混乱继续寻找战机。为了加强进攻力量,他准备把非洲装甲集团军的第164轻装师西调,迂回攻击美军后方补给基地和交通枢纽特贝萨。

    然而这个计划再次被阿尼姆否决了。恼怒的隆美尔再次找到凯塞林,并致电墨索里尼寻求支持。两天后,意军统帅部批准了隆美尔的计划,但不允许他把部队伸得太远。

    隆美尔已经无法像从前那样特立独行,他命令第21装甲师和第10装甲师沿正面推进,但没有动用第164轻装师,仅仅从侧翼派出了一个侦察营。

    2月20日,第21装甲师逼近凯塞林山口,第10装甲师则只投入了部分兵力,他们被美军阻止在西贝特拉。

    第21装甲师虽然更换了师长,但官兵仍然是跟随隆美尔征战的老部下。当天下午5时,第21装甲师集中5个营向凯塞林山口发动猛攻,对手是美军第34步兵师。

    隆美尔亲自赶到前线,他看到战场上到处都是被击毁的美军车辆和大炮,被打死的卡车司机还趴在驾驶室里,从姿势上看,他们是被空袭炸死的。

    占领山口后,隆美尔命令第21装甲师继续向前推进,但很快他们就陷入一片峡谷里。美军提前布设了雷场,不远处刚刚赶来增援的是英军的一个装甲旅。

    隆美尔催促第10装甲师加快脚步,但是最终只等来了一个团。

    他亲率这个团投入战斗,与第21装甲师会合。行进间遭遇敌方一支增援部队,双方爆发近距离战斗。美军完全被打懵了,当德军坦克冲过来时,他们丢下坦克和卡车,爬到附近山上躲避。第10装甲师缴获坦克20辆和装甲车30辆。这些装甲车后面还全部拖着一门75毫米反坦克炮。

    第10装甲师继续向前,又连续击毁了几个美军反坦克炮阵地。

    2月21日,英军第2装甲师出现在战场上,这支部队曾在1941年3月和非洲军在昔兰尼加交过手,结果被隆美尔率领的第5轻装师轻易击败。

    第2装甲师的反坦克炮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山脊上,猛烈的炮火倾泻在德军前进的道路上。部队无法前进,也无法实施迂回。隆美尔致电阿尼姆,希望他能把第501重装甲营调上来,隆美尔希望凭借虎式坦克厚重的装甲冲过这片火线。

    阿尼姆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在突尼斯的日子还长,决不能让隆美尔耗光自己的装甲兵力。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隆美尔凭直觉感到再进攻下去意义已经不大。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泥土,命令部队后撤。

    凯塞林山口战役结束后,隆美尔见到了自己的上司凯塞林。这一次隆美尔的话特别多,喋喋不休地谈论着战场上的经历。他指责阿尼姆不给他虎式坦克,咒骂第21装甲师师长希尔德·布兰特是个废物。他还埋怨突尼斯的天气,而在凯塞林看来,隆美尔显得过于神经质。

    2月23日,德军统帅部宣布组建非洲集团军群,下辖第5装甲集团军和意大利第1集团军(原非洲装甲集团军),由隆美尔出任集团军群司令。

    隆美尔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发现手下两个集团军司令阿尼姆和梅斯都不听从他的指挥。阿尼姆偷偷制定了一个新的进攻计划,但没有呈报给隆美尔,而是直接飞到罗马跟南线德军总司令凯塞林那里汇报。

    阿尼姆这次进攻的目标是英军第1集团军,目的是夺取突尼斯城以西的公路枢纽巴杰。为了确保行动成功,他集中了“赫尔曼·戈林”师、第10装甲师、“曼陀菲尔”师和第501重装甲营,以及第334步兵师。

    2月26日,战争后期德军最出色的坦克指挥官曼陀菲尔完成了惊鸿一瞥。但德军的整个攻势在英军顽强阻击下伤亡惨重。

    如果这些部队能够在凯塞林山口战役中投入战斗,德军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2月28日,隆美尔用三个半师向英军第8集团军发动进攻。160辆坦克和200门大炮以及一万名步兵遭遇英军500门大炮的阻击。战斗打了不到半天,德军已经损失50辆坦克,隆美尔下令停止进攻。

    隆美尔想做最后一次努力。他致电凯塞林和最高统帅部,提出北非战场下一步的作战要点——在失去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情况下,放弃马雷斯防线,将意军第1集团北撤,与第5装甲集团军集中防守一个更小的防线。他提醒统帅部,如果想在北非长期保留一块阵地,现在就必须主动放弃一些地段。

    凯塞林很快复电隆美尔:“统帅部和元首都不同意你对突尼斯局势的判断。”

    隆美尔觉得自己在北非已经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他的保健医生适时地建议他返回德国接受治疗,而这是统帅部早就已经批准的。

    1943年3月9日,隆美尔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将指挥权交给了阿尼姆。

    隆美尔走后,失去竞争对手的阿尼姆表现出自己的大度,他让部下每天给隆美尔送去一份北非的战况报告。但不久之后凯塞林出面制止了这个行为。

    3月底,盟军开始向马雷斯防线发动总攻,意军第1集团军不得不向北撤退。

    4月,盟军第18集团军群司令亚历山大签署命令,英军第1、第8集团军、美军第2军、法军第19军开始了肃清突尼斯最后残敌的战斗。

    5月7日,英军第1集团军攻入突尼斯。13日,阿尼姆率10万德军和15万意军投降。至此,北非战场经过2年多的拉锯战,以德意联军全军覆没告终。

    在这个从来就没有过势均力敌的战场上,隆美尔导演了一幕幕属于他个人的独角戏。韦维尔、坎宁安、奥钦莱克、里奇、亚历山大以及蒙哥马利,他们最终固然没有辜负大英帝国的期望,但手握巨大优势,花费了这么长时间才击败隆美尔,实在没什么可吹嘘的。

    蒙哥马利为什么能击败隆美尔?他只不过是很好地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兵力,以及一连串战场之外的有利因素,他有更出色的后勤补给,有显微镜般的情报来源,当然还有敢于跟对手搏命的决心。

    隆美尔不应该有遗憾,没有人会比他做得更多。抛开战争中的正义与邪恶,他配得上世人的尊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