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人物篇】凯塞林2
【人物篇】凯塞林2:他和隆美尔都把兵力用到了极限
1942年6月21日,隆美尔率领的非洲军团攻克北非重镇托布鲁克。yunqinme随即他又继续挥戈向东,逼近尼罗河三角洲。这是隆美尔军事生涯的顶峰,他也因此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在隆美尔对面的英军将领奥金莱克已经做好了撤离亚历山大港的准备,他并不清楚隆美尔的用兵已经到了极限,德军几乎拼光了坦克。当隆美尔抱怨己方糟糕的后勤保障时,站在他身后、为其提供作战补给的正是时任南线德军总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后者也和他一样,已经把德军的补给能力用到了极限。他也爱莫能助。
凯塞林对德国传奇元帅的评价不低也不高,他认为在指挥军级规模的机动部队时,隆美尔是一位伟大的将军,但在指挥规模更大的部队时,则显得太过情绪化,而且反复无常。二人的分歧起于1942年初,隆美尔主张对英军发动一次奔袭,一举将英军赶出北非。而凯塞林则主张先清除地中海补给线上的芒刺——英军控制的马耳他岛。
从后来的结果看,隆美尔错了,不过这样评判似乎也不算公平。本篇的主角不是隆美尔,也不是介绍北非战场,而是担任南线德军总司令的空军元帅凯塞林。他在1941年11月28日抵达意大利罗马,接管德国南部战线。由一位空军元帅指挥陆海空三军,在整个二战期间都是绝无仅有的。其中不仅仅是凯塞林的“两栖”身份,也夹杂着德国空军内部的倾轧。
我们将时间拨回到1940年7月,了解一下凯塞林是如何从第2航空队司令摇身一变成为战区总司令的。
1940年6月法国战役结束后,德国陆军将领们都能洗去身上的硝烟,好好享受一下闲暇的假期了。空军则不同,实际上在法国战役临近结束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对英国南部港口设施和英吉利海峡上的盟国舰船发动了空袭。
从军事角度上看,德国攻取英伦三岛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舰船。这就意味着即便陆军再强大,他们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海峡对岸。
论规模德国空军面对英国空军具有碾压式的优势,可若跨越海峡作战则暴露出了德国空军的弱点。德国空军没有重型轰炸机,而轻型和中型轰炸机载弹量小、航程短,无法胜任战略轰炸任务。德军的战斗机性能也不及英军战斗机,加上英军有完备雷达预警系统,夺取英伦三岛的制空权并没有把握。
空军司令戈林在这段时间很失意,二战爆发前他因为反对进攻波兰让希特勒感到不满。1941年1月发生的“梅赫伦事件”(该事件导致进攻法国的黄色方案泄密),更是让希特勒觉得戈林对自己的命令阳奉阴违,放纵部下违反军规。
英军实施敦刻尔克撤退行动时,其实已经给德国空军敲了一次警钟,显然德国人高估了空军的战斗力。但纳粹唯一的帝国元帅早已算不上是军人,他希望借不列颠空战让自己重新赢得希特勒的倚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下达“海狮计划”,命令德国空军在登陆前夺取英国本土制空权,并摧毁英国境内的港口、机场、舰船和其他军用设施。为此德国空军第2、第3和第5航空队共计3000余架飞机投入作战。凯塞林的第2航空队部署在比利时,下辖第1和第2航空军,包括821架水平轰炸机、74架俯冲轰炸机、764架战斗机,是此次空战的主力。
自7月中旬起,德国空军开始对目标实施试探性轰炸。8月2日,戈林在自己的私人庄园召开空军会议,正式下达代号“鹰日”的作战行动,他坚信5天内打垮英国的防空力量,13天内取得制空权。自8月8日起,德国空军加大了空袭力度。8月15日,空袭达到高潮,德军在这一天累计出动了2119架次飞机,但收效不大。
凯塞林在不列颠空战中不仅品尝到了当初反对研发重型轰炸机的苦果,还在战斗机的使用上犯了错误。他要求战斗机部队为轰炸机提供近身护航,包括让战斗机跟随俯冲轰炸机进行俯冲。第2航空队战斗机部队司令进而提出具体建议,让轻型战斗机负责在空中与英军战斗机格斗,让中型战斗机为轰炸机提供近身护航。凯塞林反对“护航战斗机”和“防御战斗机”分开的概念,因此反对将两种战斗机混编的做法。
8月18日,戈林第二次在他的私人庄园召开会议。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德国空军已经损失了358架飞机,另有102架被击伤,同期英国空军的损失只有165架,另有25架在地面被击毁。在这次会议上,戈林决定将施佩勒指挥的第3航空队所有战斗机都调给凯塞林,让其专注于日间空袭,第3航空队则负责夜间空袭。
至8月底,德国空军情报部门得出了一个错误结论:英国空军已经损失了1115架飞机,其所剩飞机不超过300架。与此同时戈林提出了将空袭目标改为英国城市的建议,并被希特勒采纳。9月5日,戈林正式下令集中轰炸英国首都伦敦。
据英国方面记载,德国空军情报部门在8月底宣布的数字虽不准确,但其结论是基本正确的,那就是英国空军力量即将耗尽。如果德国坚持原定方案,继续轰炸港口、机场、兵工厂等设施,德国空军很有可能夺取英国的制空权。自空战进入空袭城市阶段后,英国空军赢得了喘息的机会,英国战斗机部队司令道丁将防空任务全部交给地面高炮部队。9月底,恢复战斗力的英国空军再次升空作战,德国空军就此失去了唯一一次取胜的机会。
整个不列颠空战期间,德国共损失了1600多架飞机,另有700架飞机被击伤。加上越来越多的作战飞机东移,戈林和凯塞林不得不承认海狮计划失败了。
不列颠空战让凯塞林遭遇了双重打击,他的第2航空队损失惨重却没能夺得英伦三岛上空的制空权。与此同时他和戈林的关系亲密不再,后者将海狮计划的失利算在了凯塞林的身上。
让戈林恼怒的是,希特勒在不列颠失利的事情上更多地归罪于他,并从此再也没有让他承担重要工作。而同样负有责任的凯塞林则仍然受到希特勒的器重,继续指挥实力最强的第2航空队参加东线巴巴罗萨行动。
1941年初夏,第2航空队被调往东线,承担中央集团军群的空中支援任务。第2航空队此时下辖第2和第8航空军,另辖第1高炮军,负责为装甲部队提供防空和反坦克支援。第2和第8航空军则累计拥有作战飞机1611架,超过东线空军力量的1/3。
当面苏联空军是西方面军所属航空兵部队以及苏军统帅部直属的远程第3航空军,作战飞机共计1825架。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的第一天,第2航空队出动飞机2272架次。与驾驶bf-109和bf-110战斗机且身经百战的德国飞行员相比,苏军飞行员虽然同样训练有素,可他们驾驶的飞机大多是落后机型,大量的i-15、i-16、i-153战斗机被精悍的德国飞机轻易击落,而自身往往没有任何战果。
苏军在这一天累计出动1896架次飞机与德军第2航空队交战,速度缓慢的苏联战斗机只能利用转弯半径较小的特点,将德机引到射击位置,然后突然以180度的转弯回过头来对紧追不舍的德国战斗机进行迎头攻击。有的苏联飞机在弹药打完的情况下甚至干脆不顾一切地向德国飞机撞去。在6月22日全天的战斗中,苏军飞行员一共进行了17次空中撞击。
第一天的战斗结束后,第2航空队累计击落、击毁苏军飞机738架。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凯赛林这样评价道:“自从第二天起,我都亲眼看着俄国的重轰炸机,从其内地深处飞来投入战斗。照我看真是一种罪过,这些飞机用战术上不可能采用的编队自投罗网。几乎是隔着一定的时间,就有一批无辜的飞机飞来送死。对于我们的战斗机简直是最轻松的猎物,这简直是幼稚的自杀。”陆军总长哈尔德则在6月29日的日记中轻松地写道:“敌空军对我方影响很小。”
在地面部队被一次次合围歼灭的同时,苏联空军也迅速消耗掉了自己的空中力量。以7月28日的空战为例。当天德军第2航空队出动了696个架次,而当面的苏军各航空部队只出动了327架次,还不到德军的一半。
1941年8月中旬,希特勒下达“南北分兵”命令,第2航空军跟随第3装甲集群北上增援北方集团军群夺取列宁格勒;第8航空军则跟随第2装甲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增援南方集团军群夺取基辅。不久之后,凯塞林也离开了东线战场。
1941年9月,空军总参谋长耶内克第一次提出建议,由凯塞林出任南线德军总司令,负责地中海和北非地区的所有德国部队。11月28日,凯塞林抵达罗马,4天后他被正式任命。
凯塞林是陆军出身,但这不足以让其担任一个战区的最高指挥官。按照正常的晋升通道,他应该接替已经失宠的戈林位置,出任空军总司令。让人不由得起疑的是最初的提议者耶内克,他绝对忠诚于戈林,如果用这种方式消除了戈林的威胁不可谓不高明。
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凯塞林都没有表达过觊觎空军总司令的想法,而且他对自己的新职务很满意。跟随他来到意大利的还有第2航空队司令部以及第2航空军,一切都是他熟悉的班底。
南线德军的第一项重要任务是夺取英国人控制的、地中海上英军堡垒马耳他岛。在地中海上,偏西的马耳他岛和偏东的克里特岛是英国地中海航线上的两处战略要点,只要控制了这两个点,英国的海军就有了中转基地,空军也就有了辐射整个地中海的落脚点。
1941年5月,德军第7空降师、第5山地师和1个独立空降团,在空军第8航空军的支援下夺取了克里特岛。但这场战役让德国空降部队付出了惨重代价,希特勒从此失去了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空降部队的兴趣。
和进攻英国本土一样,德军夺取马耳他岛同样面临海军力量不足的问题,加上希特勒不愿意再次冒险使用空降部队,这个重任就只能落在空军的身上。自凯塞林就任南线德军总司令后,就立即制定了旨在彻底摧毁英军在马耳他岛海空军基地的作战计划。
非洲军团司令隆美尔对这项计划持谨慎态度,他认为凯塞林过于乐观了。1941年12月31日,凯塞林正式下达作战命令。第2航空军在持续轰炸2个月后,英国驻马耳他岛的轰炸机部队被迫撤往埃及。3月12日,凯塞林对下一步行动做出了新的要求:在德军登陆马耳他岛之前,第2航空军和意大利空军继续空袭马耳他岛,重点轰炸岛上高炮阵地、机场。在达成上述目的后,摧毁岛上港口和停泊在港口内的英军舰船。
第2航空军持续的空袭给马耳他岛守军造成了极大困难,岛上3万多驻军在1月时累计获得了21万吨补给,在2月和3月,轴心国空军先后袭击了给马耳他岛运送给养的mf5船队和mw10船队,导致该岛仅剩余能满足最低生存需求的补给物资。4月,驻马耳他岛的英军水面舰船撤离,潜艇部队不久后也撤离该岛。
最大程度削弱马耳他岛的防御力量后,凯塞林提出了“武仙座”行动计划。该计划规定在马耳他岛南部实施登陆,整个攻击部队约10万人,其中登陆部队75万人,作战飞机1300余架以及必要的海军舰船。
隆美尔反对这次行动,因为它和自己在北非即将开展的攻势在作战物资分配上存在冲突。隆美尔的计划是一路向东突袭,将英国人赶出埃及。这样不仅能在埃及彻底掐断地中海航线,还能达成对元首提出的战略包围态势。如果德军的行动顺利完成,马耳他岛的战略意义也将不复存在。
希特勒对二人的意见左右摇摆,凯塞林的计划本身存在巨大风险,因为德军不具备两栖登陆经验,唯一一次大规模登陆还给部队造成了巨大损失(克里特岛战役)。同时隆美尔的计划风险更大,但一旦成功将一举解决北非甚至地中海的战局。最终希特勒采纳的隆美尔的意见,“武仙座”计划搁浅。
1942年5月底,隆美尔开始行动。6月21日,非洲军团攻克托布鲁克。与此同时,第2航空队一部分飞机被调往东线,一部分飞机被派往北非,导致空袭马耳他岛的规模大幅减少。6月中旬,马耳他岛得到了25万吨补给。6月底,英军潜艇部队返回马耳他岛。8月,又有47万吨物资运抵马耳他岛。而在这一时期,轴心国负责给北非运送物资的舰船损失了1/3。
1942年11月初,隆美尔在缺少物资且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被英军击败,开始向西撤退。几天后,盟军实施火炬行动在西北非登陆,战局急转直下。
为了挽救北非的局势,凯塞林说服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立即在突尼斯构筑一条新的防线。11月9日起,所有计划支援隆美尔的地面和空中力量均收回,组建“突尼斯作战部队”。第一批部署在突尼斯的地面部队是第5伞兵团,他们于11月12日控制了突尼斯城和机场,随后一个空军战斗群进驻。
11月14日,隆美尔原来的参谋长瓦尔特·内林伤愈赶往突尼斯,指挥第90军先头部队在突尼斯城和比塞大之间建立了一处桥头堡,并派出一支部队向西展开侦察。11月20日,盟军先头部队与德军遭遇,经激战盟军撤退。
11月25日,英军第78步兵师分三路开始向内林的第90军防御的桥头堡进攻。其一路在进攻不久后被击退;第二路袭击了一座德军机场,摧毁飞机20架;另一路则挺进德军防线纵深。
11月28日,凯塞林抵达突尼斯城,他宣布增援部队即将到达,要求部队务必坚守。12月1日至3日,内林利用现有兵力(约1万德军、9000意军)和装备(64辆坦克)发动了一次反击。兵力占优的盟军被迫后撤。
1943年1月26日,南线德军组建第5装甲集团军。同时凯塞林的司令部也拆分成空军指挥部和野战军指挥部。自1942年11月起,第2航空队集中了大批运输机,为北非部队运输物资。但仅仅过去半年,地中海的制空权已经逐渐被盟军控制,那些宝贵的运输机白白成了牺牲品。1943年1月,第2航空队损失飞机282架;2月损失206架;3月损失308架。
1943年3月9日,隆美尔告别北非战场。从东线调来的阿尼姆上将接替北非军团。凯塞林心里很清楚,北非的彻底失败仅仅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