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张三 断腿
“就凭我弟弟的身份,要弄死你简直易如反掌,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所以,你还是老老实实把事情交代清楚吧!”宋大老爷附和着,语气中充满了威胁和恐吓。
张三心知保住性命要紧,他的声音颤抖着,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一些。他避重就轻地说道:“宋玉和我们一起在烟雨楼玩牌九,他的手气实在是太差了。我好心劝了他好几次,让他不要再玩了,可他就是不听,一意孤行,结果输了那么多银子。”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委屈,仿佛他也是这起事件的受害者。
宋余其实心里早已洞察一切,他看着眼前的张三,知道他没有说出实情。张三他们拿来的那根棍子,粗壮得简直比手腕还要粗上几圈。宋余紧紧地握住棍子,然后毫不犹豫地狠狠敲了下去。
只听见“咔嚓”一声脆响,棍子应声而断,与此同时,张三的腿也发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折断声。张三痛苦地抱着自己的腿,发出凄惨的哀嚎。
这一幕让与张三一起来的那些打手们都不禁哆嗦了一下。他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恐惧。这位官员不仅官位高,手段更是如此凶狠,怎么看都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他们暗自后悔,怎么就惹上了这样一个凶狠的人。
宋余的眼神深邃而冰冷,眸中闪烁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寒光,仿佛在警告着张三。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再不说实话,你那条腿也别想要了。”张三的哀嚎声骤然停歇,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恐惧,目光缓缓移向宋大老爷,又与宋贵交汇,那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似乎在传递着某种无法言喻的信息。
宋贵心领神会,他深知不能让张三继续说下去,否则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宋大老爷也如梦初醒,意识到事情的起因竟是那笔卖人参的银子,他的额头顿时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宋大老爷的声音略带紧张地响起:“他这种地痞无赖,口中哪有半句真话,还是尽快送到县衙,交由县令裁决为好。”他的语气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惶恐。
宋贵连忙附和道:“对对!大哥所言极是,唯有交给县令判决,方能公正性。”他的附和带着几分急切,仿佛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掩盖内心的不安。
张三一听,顿觉生路断绝,他明白宋大老爷和宋贵不打算放过他。于是他急忙喊道:“我说!我愿将所知全盘托出,求宋老爷饶我一命!”话音未落,他便拖着那残腿跪在地上,拼命地磕头,额头与地面碰撞发出咚咚的声响,每一下都充满了绝望和哀求。
宋余见宋大老爷,宋贵紧张的样子,直觉得这里面有事儿,于是眼珠子一转说道。
“只要你说真话,我可以放你一马。”宋余的语气坚定而严肃,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够穿透张三的内心。
张三听到宋余的话,身体微微颤抖着。他的眼神闪烁不定,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犹豫。
最终,内心的压力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他如竹筒子倒豆子似的,将从卖人参开始到引诱宋玉上套的事情都说了个明明白白。
村长和族长们默默地听着,他们的脸色渐渐变得沉重。当听到宋大老爷、宋贵和宋玉贪了卖人参的每人一百两银子时,他们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叹息与失望,就宋大老爷,宋贵,宋玉这三人能顶起宋德福家的门户吗?
老王氏在一旁听着,心中的怒火如燃烧的火焰般升腾。她无法相信自己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孩子,竟然会算计自己爹娘的银子。
想起还躺在炕上的宋老爷子,她的眼中闪烁着愤怒和失望的泪花,平日里对他们三个掏心掏肺的好,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她看着院子里的村里人,强压住心头的怒火,决定在晚上没人的时候好好教训这几个不孝子。
宋余迅速伸手,将张三手里的欠条抢了回来。他的动作果断而有力,显示出他的坚定决心。接着,他转头对村子里的人下达命令,让他们把张三和打手扔出宋家庄。
“如果下回再让我在宋家庄看到你们,小心你们的狗腿!”宋余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让人不寒而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决绝和不容侵犯的气势,仿佛在警告着所有心怀不轨的人。
宋余满含感激之情,郑重地向每一位前来帮忙的人以及村长族长道谢。村长和族长也欣然接受了宋余的道谢,他们为宋余的懂礼数感到欣慰。
宋余从马车上搬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糕点,微笑着分发给每一个来帮忙的人。这些糕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村民们接过糕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纷纷夸赞宋余比宋老爷子家的那几个儿子会办事得多。
他们站在这里许久,宋家人却连口水都没给他们喝一口。相比之下,这个被过继出去的老四更加通透、会来事,懂得感恩和回报。
事情结束后,除了村长族长,村民们纷纷告辞回家。丁宁望着众人的离去的身影,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宋家村的民风淳朴、团结一心,几乎村子里所有有青壮劳动力的人家都赶来帮忙了。丁宁还注意到,有两家与宋老爷子和老王氏关系不太和睦的人家,也都前来伸出了援手。这种团结和互助的精神,让丁宁深受感动。
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人们之间的情感如此真挚,他们不计前嫌,只为了帮助他人。
宋老爷子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眼神还有些迷茫。他看到宋大老爷和宋贵坐在炕边,一脸的焦急和关切。宋余、村长和族长则坐在不远处的凳子上,神情严肃。
宋老爷子感觉自己的半边脸麻木不仁,嘴角也歪斜着,说话也含含糊糊。他艰难地问道:“那些要债的人呢?”
宋大老爷赶紧凑到他耳边,大声回答道:“您老就放心吧,张三那个混球被老四打断了腿,扔出去了。欠条也被拿了回来。”说着,宋大老爷将那一叠欠条递到宋老爷子眼前。
宋老爷子看着欠条回到了自己手中,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他的眼神渐渐变得柔和,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又睡了过去。
在外间,薛神医表情凝重地叮嘱着宋贵和老王氏:“他已经有中风的迹象了,情况不太乐观。我开的药一定要按时吃,而且要注意让他保持心情平静,千万不能让他情绪起伏太大。”
村长和族长见宋老爷子身体无恙,如释重负地站起身来。他们走向宋家人,用温暖而关切的语言,表达了对宋老爷子的安慰和对宋家的关切之情。在一番寒暄后,他们告辞离开,留下了宋家众人。
宋余带着丁宁和虎头,与薛神医一同登上马车,踏上了赶回秀水山庄的路途。一路上,宋余的心情如同压了千斤重担,异常沉重。他深知自己那几个兄弟的行事风格,担心他们会对宋老爷子的病情不利,导致病情愈发严重。
丁宁留意到宋余神情肃穆,明白他心中的担忧,轻声安慰道:“如果放心不下,就拜托村长和族长多费心照看。有他们在,那些人翻不起什么大浪。”
虎头也插嘴说道:“我们也可以时常去探望爷爷。”
听到儿子的话,宋余的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他感到一丝欣慰。
丁宁看着宋余,语气调侃地说道:“一天到晚净操些没用的心。”
宋余微微一笑,他明白丁宁这是在关心自己,让自己不要太过忧虑。他决定听从丁宁和虎头的建议,相信村长和族长的能力,同时也会经常去看看。
这几天,老王氏心里着实憋得难受。薛神医再三嘱咐,切不可让老爷子的情绪有太大波动,老王氏自然是谨记在心。
可三个儿子贪钱的事,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她只能将这口气撒在两个儿媳妇身上,不停地使唤她们,好使自己心里稍稍舒坦些。
杨氏一直在县城里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身子骨娇贵得很。
如今,白天要捡柴、喂猪、做饭,还要打扫院子,晚上还得点着油灯绣帕子,每天都累得够呛。她何尝不想偷会儿懒,可老王氏看得紧,让她心中怨气满腹。
而李氏呢,是个滚刀肉,以往老王氏安排两件活,她能完成一件半就不错了。这回老王氏真的是发了狠,她在山上精挑细选了一根拇指粗的竹条。
只要一发现李氏有偷懒的迹象,她就会毫不留情地用竹条狠狠地抽打她。这种抽打让李氏痛苦不堪,但她却又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忍受。
老王氏不仅驱使她们拼命干活,而且还嘴巴不饶人,用极其难听的话语辱骂她们。老王氏认为,一定是儿媳妇把儿子教坏了,才会让儿子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而宋大老爷宋贵却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娘心中有气,只要这气不撒在他们自己身上就行。老王氏曾私下里向两个儿子讨要银子,但两个儿子却耍起了无赖,谁也不肯给老王氏一文钱。
这让老王氏对两个儿媳妇的折磨变得更加凶狠,她心想,凭什么儿子手里的银子儿媳妇能花,而她这个当娘的却连一文钱都要不出来。
杨氏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晚上悄悄地与宋大老爷商议道:“老爷,我实在受不了了,娘这般折磨我,我快活不下去了。”她的声音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宋大老爷看着杨氏那憔悴的面容,心中也不禁涌起一丝怜悯,但他又能怎么办呢?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轻轻地抚摸着杨氏的手,安慰道:“夫人,我知道你受了很多委屈,但她毕竟是我娘……”
杨氏打断了他的话:“我明白,可是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这样下去,我怕我撑不下去了……”她的声音带着颤抖,显然是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宋大老爷皱起了眉头,他知道杨氏说的不无道理,但面对自己的母亲,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他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缓缓开口:“夫人,让我再想想办法吧。”杨氏点点头,靠在他的怀里,默默地哭泣着。这个夜晚,他们的心情都格外沉重,仿佛压着一块无法移开的巨石。我指使的像个陀螺一样,我每天回来腿都是打着摆子的。”
“跟着我,夫人受苦了,因为那一百两银子的事,我知道娘心中有气,她这口气出了就好了。”宋大老爷安慰道。
“可是我真的已经无法支撑下去了,现在村子里的人对我们充满了怨言,无论做什么都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要不咱们去找梅儿吧。”宋大老爷的眼睛突然间明亮了起来,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的姑爷可是侍郎家的公子,当初自己能够当上县丞,全靠姑爷的鼎力相助。如今,姑爷的一句话或许就能让自己重新官复原职。即使无法恢复原职,能够留在盛京也是极好的。
希望的火焰在宋大老爷心中熊熊燃烧,他迫不及待地与杨氏商议道:“夫人,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家里的孩子们都带去。或许借着梅儿的关系,还能在盛京为孩子们谋个好前程。”杨氏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轻声说道:“老爷,这样是否太过冒险?”宋大老爷却信心满满地挥了挥手,“此去盛京,机遇与风险并存。我们要为孩子们的未来着想啊!”
然而,这一切都被出去在大房后窗户下上茅房的狗蛋无意中听得一清二楚。狗蛋心中震惊不已,他匆匆回到房间,将所听到的一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宋贵。宋贵听后,眼珠子一转,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叮嘱狗蛋千万要守口如瓶,然后与李氏商量了一番。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渐渐有了主意。吩咐家里的孩子,要注意大房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