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积善之家
皇家育婴堂的管事一听有人捐银子,立刻眉开眼笑,一听数额手又抖了起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等拿到银票,手抖得更厉害了,恭恭敬敬地把人送出去,
回头先想到的是以后好几年的经费都不愁了,立刻跑去厨房:“加菜,今天加菜,快去买肉,多买些,大家好好打打牙祭。”
厨娘大喜,接过银子欢欢喜喜地往肉铺子去了。
管事的冷静下来后,又有些担心,赶紧揣着银票往别院去,当面把事情报给了三公主。
三公主一听到这样一大笔银子也吓了一跳,拿着银票就来找玉琦,
“英诚公府给育婴堂捐银子是好,我就怕他是有所求,你我就算了,他们要是想跟太子……”
玉琦听懂了,三公主是怕英诚公府借此跟太子勾搭上。
英诚公府是武将出身,在军中有的是袍泽兄弟、过命交情,万一太子弄出些逼宫的事,她们俩不就成了帮凶?那大家还活不活了?
玉琦暗赞一句思虑周详,为了让三公主放心,她想了想说:“与其猜他想干什么,干脆把这事摊开了。”
三公主一怔,“摊开?如何摊开?”
玉琦一指暖阁外头,“就用厅堂门头上那东西。”
三公主好奇地出门去看,门上挂着一块匾,上书“多福斋”,三公主立刻明白了:送匾表彰。
玉琦跟着她出来,“育婴堂得了英诚公府的捐助,也得回礼才是,明天就让人给英诚公府送匾回礼,就写‘积善之家’几个字。”
三公主一下乐了,“这个主意好,最好热热闹闹地送过去。以后谁捐银子多的都照此办。”
她说着心就放下了,只要皇阿玛知道了,谁别想藏住龌龊心思!
说干就干,三公主立刻吩咐管事:“加银子让人连夜做匾,要有鞭炮、吹唢呐的,一定要办得热热闹闹的。”
隔天,
皇家育婴堂的管事口领着人吹吹打打地往英诚公府去,一路捧着“积善之家”的匾招摇过市。
英诚公整个人都懵的,一听对方说自家捐了多少银子,更懵了!
不停的问自己:老子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难道是醉酒后答应的?不该呀?
等皇家育婴堂的管事说银票收到了,还给了个凭条(收据),他才松了一口气,不用给银子就好。
等他细看凭条又觉得银子数目有些眼熟,猛然想起几个庶弟损失的家财数目,跟这个一模一样的呀!
他把凭条收好,机械地接了匾,笑着、敷衍着,好容易把人都送走了。
回到正院就跟英诚公夫人抱怨,“四福晋这是什么意思?还不满意吗?”
“那几万银子她捐了就捐了吧,干嘛非说是咱们府捐的呀?实在是欺人太甚!”
英诚公夫人端了杯茶给他,附和道:“四福晋可真大方,几万银子说捐就捐了。”
英诚公按按眉心,“这是银子的事吗?你说什么银子呀?我都愁死了,你就说她到底想干什么?”
英诚公夫人见他着急上火的,赶紧给他按按太阳穴,
“四福晋我也见过几回,面相上可不像小气的人,我听说十公主身边会医药的丫头就是她送的,听说八公主、九公主都有呢,”
“对了,还有曹家二姑娘也有,就是平王妃的妹妹,嫁到草原上那个,说是因为曹王妃跟四福晋关系好才得的。”
“这些丫头培养起来可不容易,谁得了以后都能派上大用场,可不比几万银子好弄,所以我才说她大方的。”
“再说,那几万银子不都给了育婴堂吗?论魄力我不如她,我看就是满京城也难找这样的人,四爷真有福气!”
英诚公眼睛一瞪,瓮声瓮气地说:“她把老三他们耍得团团转,我们理亏在先,我屁也没放一个就忍了,”
“就这她还是不依不饶的,弄了这一出;就这你还帮她说话?你哪头的呀?你还是我媳妇吗?”
英诚公夫人掩嘴一笑,轻轻地捶他一下。
英诚公冷哼一声,傲娇地把她的手放到太阳穴上,“赶紧按着,要不是你长得好看,我才不理你呢!”
英诚公夫人知道他听进去了,轻柔地给他按摩,柔声细语地说:“其实,要我说四福晋收拾三弟他们就是给咱们儿媳妇出气的。”
英诚公精神一振,立刻坐直了身子,“若真像你说的,四福晋就十分难得了!”
英诚公夫人见他精神好了,又坐回去,“我觉得她让人送匾就是要告诉咱们:她不要银子,只要十公主能过的好。”
英诚公想了想,脸上有了笑意,“若真是这样,跟雍亲王府的关系要好好维护才行,以后咱们儿子也能得她庇护。”
英诚公夫人笑说:“那就得咱们儿子对公主好才行!不然,有他苦头吃呢!”
英诚公理所应当地点头,“那是该当的,咱们对公主好,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她对儿子好,这很公平!”
“不过,也不用担心那小子犯浑,我看他们小夫妻好着呢,那小子都学会买点心哄媳妇了呢。”
“你上回吃那个有糯米、红枣、红豆的点心就是他发现的,说是什么陕西的点心,叫什么——”
“甑糕,那个还挺好吃的。”
英诚公点头,“对对对,就是甑糕。”他又招手让小厮进来,“上次世子买那个甑糕,赶紧再去买一份来。”
小厮恭敬应是,赶紧去跑腿;
英诚公夫人笑说:“国公爷赏我点心,是要我去跟四福晋说说吗?”
英诚公摆摆手,“不用不用,既然四福晋不明言,咱们就装不知道,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只是,捐银子的事传开了,那些弟妹们估计要来试探你,打听咱们的家底,夫人就有的烦了。”
英诚公夫人一笑,“弟妹们来试探我,弟弟们必然试探你,咱们夫妻共担就是。”
英诚公佯装感慨道:“所以我常说老天爷待我不薄,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呀!”
英诚公夫人笑盈盈地嗔他一眼,英诚公被她勾的心痒难耐,搂着她不肯撒手。
正月十五,朝廷开印。
一日早朝,康熙把四川提督岳升龙的折子单独提出来,“岳升龙奏四川兵事,言土司诸事……”
早朝后,太子借口四川兵事把英诚公叫去毓庆宫说话。
英诚公在四川打过仗对于土司的反复无常十分熟悉,说的头头是道;
太子不住的点头,不时提问,两人聊得十分投契。
再几日,太子就四川土司的问题上了一份折子,得到了康熙的赞许。
太子谦虚的说:“儿臣得英诚公相助才有这份折子,万不敢一人领功。”
康熙对太子的态度十分满意,对英诚公点点头,“嗯,都很好!”
英诚公顿觉太子可亲,皇上英明,恭敬一礼。